搜索到10491篇“ 孕激素“的相关文章
- 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雌孕激素、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雌孕激素、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88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宫腔镜手术加孕激素。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后患者雌孕激素、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雌孕激素优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确切。
- 张思虎孙早兰
- 关键词:孕激素宫腔镜手术雌孕激素
- 滋肾疏肝方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滋肾疏肝方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6例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肾疏肝方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卵巢体积、窦卵泡数及性激素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38/43),高于对照组69.77%(30/43)(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E2水平升高(P<0.05),卵巢体积增大(P<0.05),窦卵泡数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窦卵泡数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疏肝方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改善卵巢功能,安全性较高。
- 陈英华
- 关键词:卵巢早衰肾虚肝郁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 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周期疗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周期疗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效果。方法:选择94例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分组方式以不同治疗方案为依据,各47例。周期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雌孕激素周期疗法,联合组治疗方案为补肾疏肝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周期疗法,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月经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性激素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较周期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与周期组相比,联合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行经时间、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与周期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与周期组相比,联合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量过少期间联合应用补肾疏肝活血方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月经状况及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田田
- 关键词:月经过少性激素
- 宫腔镜手术联合术后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及复发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术后孕激素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看诊的100例E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宫腔镜手术方案,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术后孕激素。术后6 m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6 m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中ER、PR水平;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通过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上述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量;统计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1 y后电话随访的EP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 m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与血红蛋白水平更高,ER、PR表达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更低(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EP应用宫腔镜手术+术后孕激素治疗可改善患者ER、PR水平,提升血红蛋白水平,能够降低EP复发。
- 苏倩倩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孕激素受体复发
- 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雌孕激素口服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 观察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雌孕激素口服预防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00例,将其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行TCRA治疗,对照组采用放置宫内节育器联合口服雌孕激素方案,观察组采用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雌孕激素口服方案,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术后康复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再粘连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观察组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出血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治疗4周后,2组AFS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 4.00%,χ^(2)=0.177,P=0.674)。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粘连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6.00%(χ^(2)=7.441,P=0.006)。结论 宫腔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雌孕激素口服预防TCRA术后再粘连效果良好,可改善宫腔粘连情况,促进患者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再粘连率低。
- 朱莹莹
- 关键词:宫腔粘连雌孕激素
- 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研究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雌二醇(E_(2))水平低于对照组,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孕激素受体表达,改善性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安全性高。
- 刘秀敏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孕激素性激素
- 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 2025年
- 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案中,探讨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整理2022年1月~2023年5月间我院接治之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信息,患者在月经期间或经后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另有相关症状,通过触诊进行盆腔检查,并经超声波和宫腔镜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按接诊序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等归入对照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和观察组(联用孕激素醋酸甲羟孕酮片),收集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性激素水平检测情况、并发症发生与复发率情况并予以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三项临床指标均衡可比,治疗后,观察组在两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两项同时变小中测得更小值,在两组血红蛋白同时变大中测得更大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两项性激素检测值同时变低中(治疗前基线均衡)测得更低值(P<0.05)。观察组并发症合计发生5例,占比11.11%,发生率明显控制在更低水平(P<0.05)。观察组术后一年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共3例,占比6.67%,发生率控制在更低水平(P<0.05)。结论 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案中,孕激素联合宫腔镜手术的应用,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率,改善月经量和性激素水平。
- 张灿
- 关键词:孕激素宫腔镜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性激素
- 妊娠早期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真实世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孕妇,根据是否在妊娠早期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将其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1∶1倾向得分匹配(PSM)控制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进行药物因素(是否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服药天数、剂量、药物品种)与结局指标(妊娠晚期是否发生GDM、空腹血糖值和OGTT 1、2 h血糖值)的关联性分析。结果PSM前两组共纳入孕妇709例;PSM后,给药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56例。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与GDM的发生之间无明显关联性(P>0.05),但与OGTT 1 h血糖值存在显著关联性[β=0.965,95%置信区间(CI)(0.007,1.922),P<0.05],使用药物具体为地屈孕酮片[β=0.977,95%CI(0.009,1.944),P<0.05]和黄体酮软胶囊[β=1.089,95%CI(0.077,2.102),P<0.05];其余药物因素与结局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妊娠早期使用口服孕激素类药物与GDM的发生之间无显著关联性;妊娠晚期血糖值,特别是OGTT 1 h血糖值与黄体酮软胶囊、地屈孕酮片存在一定关联性。
- 秦燕顾锦华顾锦华罗琳平鹏顾玲琪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队列研究合理用药
- 探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 2025年
- 探讨研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2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执行随机分组,每组病例数量相等各为4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氟维司群治疗,研究组采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它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时,取得不错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满足安全性要求,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李建华
- 关键词:氟维司群乳腺癌
- 姚氏资生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姚氏资生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所致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72例薄型子宫内膜所致月经过少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口服姚氏资生汤+戊酸雌二醇+黄体酮治疗)和对照组(36例,口服戊酸雌二醇+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月经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经量、经色与经质、经行时间评分及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姚氏资生汤联合戊酸雌二醇和黄体酮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引起的月经过少,不仅能改善月经情况和中医证候,还能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周丽高春泽陈星石丽琼徐涟
- 关键词: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薄型子宫内膜月经过少
相关作者
- 王建六

- 作品数:1,343被引量:6,823H指数:3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 魏丽惠

- 作品数:1,018被引量:6,014H指数:3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 阮祥燕

- 作品数:348被引量:3,088H指数:3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组织 冻存 绝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 林守清

- 作品数:215被引量:1,655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雌激素 绝经 骨密度 骨质疏松 雌二醇
- 黄光英

- 作品数:333被引量:1,80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针刺 胚泡着床障碍 健胎液 补肾益气活血方 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