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篇“ 奈瑟淋球菌“的相关文章
- 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基因优势型及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 2015年
-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基因优势型分布情况,构建porinⅠA与porinⅠB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确定的porinⅠA和porinⅠB基因进行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顺序,分析porinⅠA和porinⅠB的地区优势基因型。再构建porinⅠA和porinⅠB基因优势基因型的原核表达系统,0.5 mmo L/L IPTG诱导后,10%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的5株porinⅠA全为血清型ⅠA-6;测序的11株porinⅠB中,血清型ⅠB-3有5株,血清型ⅠB-3/6有3株,血清型ⅠB-6有1株,其余2株为变异株。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PET-42-PⅠA的PⅠA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0%;PET-42-PⅠB的PⅠB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20%。结论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A以血清型ⅠA-6为优势基因型,porinⅠB以血清型ⅠB-3为优势基因型,porinⅠA相对于porinⅠB而言更加保守。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高效表达PⅠA与PⅠB重组蛋白。
- 任斌李小余雷勋亮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基因型
- 尿路清合剂体外抗奈瑟淋球菌作用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尿路清在体外抗奈瑟淋球菌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抑菌时间观察试验、抑菌环试验,分别检测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的抗淋球菌作用。结果:对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进行比较,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尿路清作用最强,体外对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PPNG)和非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NPPN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512(160mg/L)~1∶1024(820mg/L)时可抑制淋球菌生长;抑菌时间观察试验:尿路清高浓度能快速杀灭淋球菌,当浓度为7.81mg/mL时,30min可以对淋球菌有杀灭作用;当浓度为15.63mg/mL时,20min能杀灭淋球菌;浓度为31.25mg/mL时,10min即能杀灭淋球菌,而当浓度升为62.5mg/mL时,5min内即可杀灭淋球菌。抑菌环试验:尿路清对淋球菌的平均抑菌环为15~21mm,敏感菌株占63.63%,八正散平均抑菌环12~15mm,敏感菌株占54.55%。壮观霉素平均抑菌环为16~19mm,敏感菌株占72.72%。结论:尿路清有确切的体外抗淋球菌作用。
- 陆原陈达灿禤国维李清柴宝何雯翁翊
- 关键词:尿路清奈瑟淋球菌体外抗菌试验
- 2004年-2008年成都地区奈瑟淋球菌耐药质粒谱变化的分析研究
- 目的:通过对2004年-2008年成都地区奈瑟淋球菌耐药情况的研究,分析近五年该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情况及其耐药质粒谱,为淋病耐药监测提供依据及为临床治疗淋病提供方向。方法:1.收集2004年-2008年确诊淋病患者的奈瑟...
- 雒玉辉林昭春
- 文献传递
- 奈瑟淋球菌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 2002年
- 陈培刚段耀华贾静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抗生素药敏试验
-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女性尿标本中的奈瑟淋球菌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评价连接酶链反应(LCR)技术诊断女性淋病的价值。方法对 170例 STD门诊女性就诊者作宫颈拭子淋球菌培养和尿标本LCR检测,对两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作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参照“扩大的金标准”确定LCR技术和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70例患者中16例LCR检测阳性(9. 4%),14例培养阳性(8. 2%),对8例两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作了PCR检测。LCR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4.1%、100%、100%和99.4%;而培养法分别为82.4%、100%、100%和98.1%。结论尿标本LCR检测对诊断女性淋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宜作大规模的STD普查,使筛查女性无症状感染者的机会大大增加。
- 彭学标张建秀王宗发曾抗周再高于娜莎周冼苡
- 关键词:淋病连接酶链反应尿液
- 奈瑟淋球菌质粒及其传播的研究
- 1996年
- 对奈瑟淋球菌质粒的3种类型:隐蔽质粒(2.6MD)、耐药质粒(3.7MD和4.5MD)、接合质粒(24.5MD)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耐药质粒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间的转化试验和接合试验,证明了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可传播性,认为遗传物质在细菌间的传递,不仅是细菌生物学性状改变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微生物正常菌丛变化的物质基础,耐药质粒DNA流向的发生,会导致某些细菌形成耐药质粒库,引起耐药性的广泛扩散,影响微生物生态.
- 吴承龙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耐药质粒
- 奈瑟淋球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Z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入侵人体泌尿生殖系统后造成化脓性感染的一类十分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它在性传播疾病中的广泛性仅次于衣原体感染。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出耐各种抗生素的奈瑟淋球菌致病菌株,导致全球淋病防治形势...
- 严川强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晶体结构二聚体
- 河南地区奈瑟淋球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 韩榜成易顺强颜秉兴高胜旗董玲毛虎康孝理
- 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致力于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的基础研究,关于淋病奈瑟菌对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并不多,特别是河南地区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调查报道,由于不同的地区治疗淋病应用的抗菌药物并不完全相同,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也不相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淋病耐药性抗菌药物药敏性
- 淋球菌耐药性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淋球菌是引起人类淋病的病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等。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淋球菌感染。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淋球菌逐渐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目前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治疗淋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主要有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等。但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是,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淋球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特别是2010年分别在日本、法国和西班牙报道了“超级淋球菌”,因此,临床亟需寻找新的治疗方案。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应根据耐药监测数据制定适合本国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增加头孢曲松的剂量或者联合用药来治疗淋球菌感染。
- 于瑞星陈绍椿尹跃平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淋病药物耐受性
- 2011-2012年海南地区淋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基因分型
- 2013年
-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在海南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质粒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了214株淋球菌,检出PPNG65株(31.31%),其中55株(84.62%)携带TEM-1基因亚洲型质粒,10株(15.38%)携带TEM-1基因非洲型质粒;未见多伦多型和里约型。结论海南地区流行的PPNG以亚洲型TEM-1基因为主(84.62%),非洲型其次(15.38%)。
- 钟娜乔凤刘巧许玉军裴东怒郑文爱王芳乾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TEM-1基因
相关作者
- 郑文爱

- 作品数:31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梅毒 淋球菌 艾滋病病毒 耐药性分析 血清学
- 赖穗萍

- 作品数:13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东山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青年人 中老年
- 王芳乾

- 作品数:28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淋球菌 梅毒 艾滋病病毒 耐药性分析 血清学
- 林奕

- 作品数:70被引量:4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结核性脑膜炎
- 刘巧

- 作品数:31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梅毒 银屑病 胶囊 淋球菌 暗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