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86篇“ 复极“的相关文章
- 早期复极综合征
- 2024年
- 早期复极综合征可能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有关,而早期复极模式在1%~13%的健康人群中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的机制与心外膜和心内膜之间电流的不平衡有关,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去极化和复极的离散。大多数展现无症状、孤立早期复极模式的个体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干预。然而,对于早期复极患者可能遭遇的致命和严重后果之间的不匹配,仍然是临床上的一个挑战,需要通过细致的风险评估来应对。
- 康钰淇蔡天志马鸿兰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律失常
- 早复极波及早复极综合征研究进展
- 2024年
- 早复极既往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改变,且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发现早复极波/早复极综合征是可以首发表现为晕厥乃至猝死的遗传相关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对早复极综合征认知迫在眉睫。而目前关于早复极综合征的细胞学机制是复极化还是除极化问题、遗传背景以及如何识别高危早复极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文章结合早复极波及早复极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系统性综述。
- 张中和(综述)胡丹夏豪
- 关键词:早复极综合征基因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反复发作心室颤动一例
- 2024年
- 患者男性,23岁,因“呕吐3 h,意识障碍6min”入院,入院后反复发作心室颤动,既往心电图提示“Ⅱ、Ⅲ、aVF、V4~V6导联J点抬高伴ST段弓背向下抬高”,排除了造成早期复极心电图改变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其他可能原因,可基本确诊为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恶性心律失常。
- 朱裕鑫陈宝峰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室颤动
- 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18岁,n=30)、B组(18~45岁,n=38)和C组(>45岁,n=32)。三组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比较三组各项参数包括HRV指标、J波出现的导联情况、ST改变程度及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B组和C组的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LF/HF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V2~V3高于A组,V4~V5低于A组,B组的Ⅱ、Ⅲ、aVF低于A组,C组的Ⅱ、Ⅲ、aVF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ST段抬高距离高于A组,且Q-T离散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ER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监测动态心电图对判断ERS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为ERS的临床监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正确评估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陈思维郭玲刘娟谷建峰赖小娣杨艳敏
-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年龄
- 以心脏性猝死为首发症状的早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精要
- 2024年
- J波综合征是一种病理性早复极的心脏电疾病,包括Brugada(BrS)综合征和早复极综合征(ERS),其特征是心电图上可见明显的J波、ST段抬高,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BrS和ERS不同在于J波的振幅和导联不同。这些离子通道病与心脏性猝死有关,多见于30~4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
- 刘元生陈传军
- 关键词:心脏性猝死早复极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
- 一种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所述离子膜分别夹设于相邻槽框之间,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电极隔板,所述电极隔板通过连接结构固定于槽框内,所述电极隔板用于区隔各单元电解槽,所述槽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所述槽...
- 刘文崇刘文凯邹福旺
- 一种电解槽系统及其微型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组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微型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组,所述阳极端板以及阴极端板的边沿均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双头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设于阳极端板以及阴极端板的通孔中,所述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分别旋设于双头螺栓的两端;所述阳极进液口以及阳极...
- 刘文崇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心肌复极心电图(ECG)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6例)。另选择同阶段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描记各组12导联ECG,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4组研究对象心肌复极异常ECG表现,比较观察组各亚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观察各组T波峰-末(Tp-Te)间期、QT间期离散程度(QTd)、QTc间期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长于对照组(P<0.001)。AMI组患者ST段和T波异常率、Tp-Te间期、QTd、QTc间期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SAP组和UAP组(P<0.001);UAP组以上指标均高于SAP组(P<0.001)。不同类型CHD患者Gensini积分均与Tp-Te间期、QTd、QTc间期呈正相关(P<0.05),其中AMI患者相关度最高。结论CHD患者较正常体检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均明显延长,CHD患者中AMI患者Tp-Te间期、QTd、QTc间期延长最为明显。不同类型CHD患者心肌复极ECG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 谢璇红洪亚娇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电描记术心肌复极
-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患者心室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患者心室复极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心绞痛、心前区不适症状就诊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90%,将其纳入CAD组;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或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且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测定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2.0,将其纳入CMVD组;3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或CAG检查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50%,且SPECT的测定CFR≥2.0,将其纳入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指标,采用12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测心室复极指标[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校正的JT间期(JTc)、JT间期离散度(JTd)]。结果 CAD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和CMVD组(P<0.05)。CAD组和CMVD组QT间期、QTc、QTd、JT间期、JTc长于对照组,CMVD组JTd长于CAD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MVD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QTc、QTd、JT间期、JTc及JTd延长。
- 蒋红英程功王依阳任园园赵慧梁宸源陈亮许百灵
- 关键词:QT间期QT间期离散度JT间期离散度
- 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探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入院时接受心电图检查,得到心电图复极相关参数(胸导QT均值、胸导QTc均值)。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nenzymes,CKMB)以及N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析心电图复极参数对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65例AMI患者中50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92%。发生组的cTnI、CKMB、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胸导QT间期均值、胸导QTc间期均值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结果显示,A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复极参数胸导QT均值、胸导QTc均值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0、0.837,有中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AUC为0.882,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AMI患者心电图复极参数存在异常表现,主要表现为胸导QT间期均值与胸导QTc间期均值减小,二者可用于预测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风险,且联合预测价值理想。
- 黄晓静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相关作者
- 张存泰

- 作品数:378被引量:2,08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老年人 钙调蛋白激酶 心肌肥厚
- 李泱

- 作品数:288被引量:92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动作电位 心室肌细胞 心律失常 膜片钳 心房肌细胞
- 崔长琮

- 作品数:311被引量:1,498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长QT综合征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冠心病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
- 杨延宗

- 作品数:554被引量:2,56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射频消融
- 梁延春

- 作品数:567被引量:6,1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射频导管消融 室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