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篇“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相关文章
- 一种稳定的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还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制备方法,法莫替丁与聚乙二醇、羟丙甲纤维素制备颗粒A,碳酸钙、氢氧化镁制备颗粒B,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加入外加辅料C,压片,制得复方法莫替丁...
- 郑会勤吴淑飞李心雨
- 文献传递
- 一种掩味的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掩味的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将法莫替丁与聚氧乙烯水溶性树脂(PEO)制备法莫替丁颗粒,将碳酸钙、氢氧化镁制备碳酸钙氢氧化镁颗粒,将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加入外加辅料A,压片,即得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该咀嚼片可以...
- 王宇丰万山青轩豪月
- 文献传递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酸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240例患者按1∶l比例随机进入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有症状时,先口服法莫替丁模拟胶囊1粒,后咀嚼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B组:有症状时,先口服法莫替丁胶囊1粒,后咀嚼复方法莫替丁模拟咀嚼片1片。无症状时,两组均于睡前先服用胶囊,后咀嚼片剂。试验药和对照药一日不超过2片或2粒。疗程7 d。治疗前及治疗每天分别对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进行评分,每剂服药后5、10、15、20、30、40、50、60、120 min时进行观察。结果 227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A组114例,B组113例。第1天:A组服药10 min和15 min后烧心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分别为31.63%和44.90%,显著高于B组(P分别为0.006 7和0.037 0);A组服药后10~60 min内各时间点反酸、上腹痛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服药5 min后总体症状的即刻缓解率为17.70%,至60 min内各时间点总体症状的即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B组(P分别<0.05)。第2~7天各症状的即刻缓解率与第1天类似。A组所有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在50 min之内,治疗第1天和第2天,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46.57±27.39)min和(40.95±22.02)min,显著快于B组(P分别为0.010 6和0.006 2)。本研究发生不良事件7起,均在B组,A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较法莫替丁胶囊更快速缓解酸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烧心、反酸、上腹痛等症状。
- 茅益民戈之铮韩英郑力张玫汤辛谢鹏雁田雨姜慧卿冯志杰曹爱平曾民德
- 关键词: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法莫替丁酸相关性疾病多中心临床试验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对稳定性差的组份法莫替丁进行包衣制粒,然后以等量递增法与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其他药用辅料混合,制粒后压片。本发明方法根据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组方中各成份的特点,解决了复方法...
- 戴琍萍高原
- 文献传递
- 制备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制备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方法,主要解决法莫替丁在制备、贮藏过程中不稳定,这不仅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生成对患者不利的有关物质,产生毒、副作用;特点是用隔离剂将法莫替丁与碳酸钙、氢氧化镁隔离,使有效成分相互间...
- 俞凯
- 文献传递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估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期间胃酸相关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每组30例)。复方法莫替丁组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50±10.09)岁;法莫替丁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72±9.54)岁。复方法莫替丁组第1天出现胃酸相关症状时给予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每片含法莫替丁10 mg、碳酸钙800 mg、氢氧化镁165 mg),1次/d,第2天有症状时,继续给予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1~2次/d,如无症状,于睡前服1片,每天最多服2片;法莫替丁组第1天出现胃酸相关症状时给予法莫替丁胶囊(20 mg)1粒,第2天用法同复方法莫替丁组,每天不超过2粒,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首次服药后10、30、60、120 min时症状即刻缓解率和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症状评分情况和治疗结束后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血常规、血钙、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结果: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首次服药后,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64.31±39.64)min与(72.75±51.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首次服药后10、30 min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53.57%和82.14%与22.22%和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120 min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89.29%和92.86%与81.48%和92.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2组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92.86%和9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症状积分值治疗前分别为(3.70±1.18)分与(4.39±1.27)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93±1.12)分与(2.72±1.2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法莫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例出现口干),法莫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头晕、恶心各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 孙立东张玫汤欣
- 关键词: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疗效安全性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临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动学,据此拟定临床给药方案。方法采用HPLC测定12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空腹po(低、中、高剂量,即含法莫替丁20,30,40 mg)、进食后口服以及多剂量口服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后,法莫替丁血药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单剂量空腹po低、中、高3个剂量法莫替丁AUC0→12分别是:(243.39±41.10),(347.05±25.95)和(516.12±55.37)μg·h·L-1;达峰时间分别为:(2.96±0.33),(2.50±0.30)和(2.63±0.38)h;峰浓度分别是:(67.10±5.71),(94.18±3.21)和(125.43±5.30)μg·L-1;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18±0.02),(0.17±0.02)和(0.19±0.04)h-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85±0.52),(4.12±0.59)和(3.85±0.77)h。进食后服用低剂量的供试制剂,法莫替丁AUC0→12为(257.94±39.88)μg·h·L-1,达峰时间为(2.83±0.39)h,峰浓度为(64.56±2.18)μg·L-1,消除速率常数为(0.20±0.04)h-1,消除半衰期为(3.54±0.69)h。多剂量给予20 mg供试制剂达稳态后,法莫替丁AUC0→τ为(310.02±23.95)μg·h·L-1,达峰时间为(2.46±0.33)h,稳态谷浓度是(7.84±1.31)μg·L-1,稳态峰浓度为(60.78±2.13)μg·L-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25.83±2.00)μg·L-1,消除速率常数为(0.20±0.03)h-1,消除半衰期为(3.61±0.54)h,波动度(DF)为2.06,蓄积因子为0.02。结论对空腹po3个剂量供试制剂的AUC0→12/剂量进行q检验,结果表明,法莫替丁在体内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对空腹与进食后给予供试制剂的有关药动学参数进行差别检验,结果表明,食物对法莫替丁的体内过程无显著影响;多剂量试验结果表明,法莫替丁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 周静王凌杨俊毅兰轲蒋学华
- 关键词:临床药动学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人体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人体药动学。方法:采取开放试验,选取1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法莫替丁浓度,所得数据经上海宏能软件有限公司PKS软件处理。结果:受试制剂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法莫替丁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2.3±0.4)h,Cmax(88.73±15.07)ng·mL^-1,AUC0-14(436.6±49.6)ng·h·mL^-1,AUC0~∞(562.4±63.3)ng·h·mL^-1,Ka(0.7±0.4)h,t1/2Ka(1.36±0.84)h,t1/2K(3.8±0.7)h,CL/r(0.08±0.01)mg·mL·ng^-1·h^-1,MRT0-14(5.0±0.3)h,MRT0~∞(9.6±2.3)h。结论: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碳酸钙与氢氧化镁2种成分不影响法莫替丁的吸收与代谢。
- 郑敏周世文汤建林
- 关键词: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法莫替丁人体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缓解胃酸相关性症状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缓解烧心、反酸等胃酸相关性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法莫替丁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共入组215例,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组(试验组)106例,法莫替丁组(对照组)109例。结果:治疗2 wk后,试验组烧心、反酸等症状发作频率、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下降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首次服药后烧心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87±s 125)min和(120±131)min(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和6.6%(P>0.05)。结论: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能迅速改善烧心、反酸等胃酸相关性症状,且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 朱振胡乃中许建明唐国都冯子坛林斌占淑惠
- 关键词:法莫替丁胃酸多中心研究双盲法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
- 制备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制备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的方法,主要解决法莫替丁在制备、贮藏过程中不稳定,这不仅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还会生成对患者不利的有关物质,产生毒、副作用;特点是用隔离剂将法莫替丁与碳酸钙、氢氧化镁隔离,使有效成分相互间...
- 俞凯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汤建林

- 作品数:89被引量:4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血清 药动学
- 周世文

- 作品数:242被引量:1,684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小檗碱 糖尿病 顺铂 高效液相色谱
- 许建明

- 作品数:507被引量:3,272H指数:2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褪黑素 肝硬化 小鼠 结肠炎 肝损伤
- 徐颖

- 作品数:57被引量:3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人血浆 高效液相色谱 钩藤碱 反相高效液相
- 张玫

- 作品数:173被引量:1,058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幽门螺杆菌感染 急性胰腺炎 老年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