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篇“ 复尔康注射液“的相关文章
尔康注射液抗肿瘤活性研究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尔康注射液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油,与甘草酸铵和维A酸组合研制成的能供静脉给药的多相脂质体注射液。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尔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不同程度减弱HepG2...
宋姗姗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复尔康注射液抗肿瘤活性血管生成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尔康注射液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尔康注射液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阿霉素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尔康注射液对4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尔康注射液对人白血病HL-60、人红白血病K562、小鼠黑色素瘤B-16及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2.80μg/ml、146.65μg/ml、463.37μg/ml和945.37μg/ml,在浓度为520μg/ml时,对4种细胞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9.12%、80.68%、63.40%和34.92%。结论:尔康注射液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抗癌新药的潜力。
田吉冯文宇何兵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肝癌白血病MTT法
尔康注射液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
2011年
目的:建立尔康注射液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HPLC特征图谱。方法:以蒿酮为参照物,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尔康注射液的HPLC特征图谱,并标定了33个共有峰,共有峰的参数符合"中药注射剂特征图谱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建立的特征图谱检测标准,能同时控制尔康注射液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可作为尔康注射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何兵冯文宇田吉李春红刘艳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HPLC
尔康注射液热原检查试验
2010年
目的:观察尔康注射液给予动物后的热原反应,对尔康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结果:尔康注射液静脉给药后无热原反应。结论:尔康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安全可靠。
李蓉任美萍陈海霞肖顺汉李茂刘明华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家兔法
尔康注射液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尔康注射液给予动物后主动全身过敏情况,对尔康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分别于首次致敏后第14天和21天以致敏量的2倍进行激发,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反应情况。结果尔康高、低剂量组豚鼠均呈现弱阳性反应,补充实验豚鼠亦呈现类过敏反应。结论尔康注射液豚鼠静脉给药后出现的过敏症状属于类过敏反应范畴,不能判断为主动全身过敏反应。
李蓉张潇任美萍陈海霞肖顺汉刘明华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
尔康注射液血管、肌肉刺激性及溶血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尔康注射液给予动物后的血管、肌肉刺激性情况及溶血情况,对尔康注射液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给药、股四头肌肌肉注射给药,取相应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尔康注射液血管、肌肉刺激性;家兔红细胞悬中加入尔康注射液,观察其溶血情况。结果尔康注射液静脉给药、肌肉注射给药后对血管和肌肉无刺激性,对家兔红细胞体外不溶血。结论尔康注射液静脉、肌肉注射给药无刺激性,无溶血反应。
白映涛李蓉任美萍刘明华肖顺汉李茂陈海霞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血管刺激性溶血
高效相色谱法研究尔康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高效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的血药浓度,利用3P97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与维A酸注射液比较其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Dikma 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分段变波长测定,0~23 min为252 nm,23~40 min为35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及维A酸注射液在家兔体内均符合开放二室动力学模型特征。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的t1/2α=10.61 min,t1/2β=99.44 min,K10=0.02 min-1,AUC=257.14μg.min.ml-1,CL=0.02mg.kg-1.min-1;维A酸注射液的t1/2α=8.61 min,t1/2β=54.05 min,K10=0.03 min-1,AUC=174.86μg.min.ml-1,CL=0.03 mg.kg-1.min-1;尔康注射液中甘草酸铵的t1/2α=5.50 min,t1/2β=129.06 min,K10=0.02 min-1,AUC=28611.23μg.min.mL-1,CL=0.01 mg.kg-1.min-1。结论:HPLC简便、快速、精确,可同时检测尔康注射液中维A酸和甘草酸铵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
刘明华肖顺汉何兵冯文宇章卓李蓉李茂任美萍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维A酸甘草酸铵
尔康注射液及拆方制剂对SMMC-7721和NB4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尔康注射液(青蒿油、甘草酸盐、维A酸等)及拆方制剂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了解该注射剂的抑瘤谱以及组方的合理性。方法:以相同药物浓度的尔康注射液及拆方制剂作用于SMMC-7721及NB4细胞48 h,阿霉素为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检测尔康注射液及拆方制剂对两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尔康注射液及拆方1、2、3号制剂浓度为1.260μg/mL时,对SMMC-772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4.78%、55.49%、53.18%、53.79%,半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415μg/mL、0.376μg/mL、0.715μg/mL、0.636μg/mL;浓度为0.630μg/mL时,对NB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8.6%、82.5%、77.9%、76.9%,半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091μg/mL、0.108 1μg/mL、0.084μg/mL、0.120μg/mL。结论:尔康注射液及拆方制剂对SMMC-7721和NB4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单味药在方制剂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冯文宇何兵周黎明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SMMC-7721细胞抑制率
尔康注射液抗肝肿瘤的实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尔康注射液对移植性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为开发新制剂提供药效依据。方法将肝癌H22S及A型瘤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腋皮下及腹腔内,每只小鼠接种瘤细胞数量为2×106,次日随机分组,实验组分别静脉/腹腔注射尔康注射液315、157.5、78.75mg/(kg·d),连续给药10d,分别计算肿瘤抑制率及小鼠生命延长率。结果尔康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对肝癌H22S型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9.36%、39.10%、21.50%;对肝癌H22A型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82.19%、65.18%、50.61%。重2次,结果基本相似。结论尔康注射液对移植性肝癌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冯文宇何兵冉长清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小鼠肝癌H22肿瘤抑制率生命延长率
尔康注射液抗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尔康注射液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刮痕法(cell wounding healing assay)和小管形成试验(tube formation assay)等检测尔康注射液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s)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影响;采用CCK8、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尔康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尔康注射液明显抑制HMEC细胞的增殖,IC50为(11.44±3.97)mg.L-1;尔康注射液质量浓度在3.125 mg.L-1时,表现出抑制HMEC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的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呈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尔康注射液还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减弱VEGF的分泌表达。结论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是尔康注射液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刘明华肖顺汉章卓顾立李华冯文宇
关键词:复尔康注射液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关作者

冯文宇
作品数:95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青银注射液 青蒿油 复尔康注射液 绿原酸 HPLC
刘明华
作品数:132被引量:651H指数:13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研究主题:抗肿瘤 复尔康注射液 凋亡 荷瘤小鼠 肿瘤生长
肖顺汉
作品数:267被引量:946H指数:1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药学院
研究主题:小鼠 复尔康注射液 药效学 抗肿瘤 镇痛
何兵
作品数:132被引量:830H指数:15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HPLC测定 指纹图谱
任美萍
作品数:69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凋亡 复尔康注射液 S180 荷瘤小鼠 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