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5篇“ 城市青年“的相关文章
“一直在路上”:城市青年极端通勤的困局与破局之策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单程超60分钟的极端通勤对青年群体成长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制约影响日益增大。本研究基于对30名城市青年的深度访谈,描摹了城市青年极端通勤的画像,揭示城市青年因极端通勤引发的时间恐慌与焦虑、身心俱疲的亚健康状态、“生存即生活”的低品质生活状况、通勤交通风险增大及疲于应付的负面工作状态。本研究通过解析从业岗位跨区性流动、高消费与低收入矛盾、城市功能分区的失调、公共服务匹配性欠缺等通勤困局成因,提出更新城市建设理念共筑青年友好之城、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力促职住平衡、改善城市规划打造功能混合区、完善交通接驳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运力、加大社会服务关注青年身心健康等破局之策。
许克松罗亮李泓桥
关键词:城市青年
互联网使用对城市青年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4年
城市青年的社会参与是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21年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与城市青年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青年文化参与水平较高,社区参与、政治参与水平较低;互联网的使用能够激发其社会参与意愿和行动倾向,且主要提升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社区参与的可能性,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如此。异质性检验后发现,不同地区城市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对其政治参与、文化参与影响依然显著,互联网使用能够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和提升文化参与度;中部地区城市青年互联网使用对其社区参与行为有积极影响,能够显著提升其社区参与行为和参与意愿。基于此,提出重视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以持续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契机,依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拓展青年社会参与渠道;重视青年、看好青年、帮助青年,提升青年社会参与活力等对策建议。
常进锋章洵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城市青年社会参与CSS
城市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基于福州的实证分析
2024年
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创业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法、质的研究方法,对在福州创新创业的青年人才群体进行调研,全面总结青年人才在福州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现状,进一步探析福州青年创业者投资动机、行业选择、团队结构、政策帮扶、社会支持等经营生产和营商环境所面临的困难与原因,并提出“提高政府服务管理效能”“加强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加大财政创业支持”“注重创业能力培训”等对策建议,旨在提升福州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性、营商环境的适应性、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杨佳钦
关键词:创新创业青年创业青年人才
“拼贴式婚礼”:城市青年的婚礼实践
2024年
文章通过观察、深度访谈与网络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广州18对青年初婚夫妻的婚礼实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面对营造新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浪漫想象,城市青年成为积极的生活项目实践主体。在婚礼策划和实践中,他们兼具经济理性与造梦能力,以自我体验和自我表达为核心,利用婚礼表达城市认同,重视婚礼社会网络中的情感投资作用。同时,他们保持着经济理性的头脑,将数字时代的媒介文化资源当作重要的拼贴素材来源。城市青年充满主体性的改造让婚礼变得简约化、个性化、精致化,推动了“高价婚礼”模式向“拼贴式婚礼”模式的转变。
裴谕新方颖李凤娟
关键词:城市青年
中国城市青年的生活压力与收入分配公平感
回首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历经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场化程度不断深化;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并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伟大飞跃,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再到如今的...
王洋
关键词:青年群体
超大城市青年保租房住区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为例
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青年群体在居住层面的贵、难、远的问题逐渐突出,如何解决青年的居住问题是超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在2021年提出了增加保障性租赁用房的政策方针,北京也结合自身特点于2...
程帝
关键词:青年群体住区设计
低生育背景下大城市青年生育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7312名楼宇青年的研究
2024年
自1991年起,我国总和生育率已在低位运行了近三十年,掉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性极大。通过武汉7312名楼宇青年的问卷调查,采用Logit模型显示: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国大城市青年生育受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生育孩子的成本受家庭生活、文化形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是现阶段月收入在1.2—1.7万元青年,特别是体制内的“80后”女青年的生育行为最强。三是降低以子女教育和住房为代表的生育成本;提升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转变青年生育理念;通过职称晋升、杜绝畸形加班文化等方式提升青年工作稳定性均会显著提升青年的生育行为。基于以上实证结论及其他国家和城市所提出的提升生育率政策的相关措施及相应经验,可从树立新时代人口婚育观、提倡全生命周期生育政策、保障女性就业、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更适合中国大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曹莹
关键词:生育行为生育率LOGIT模型
超大城市青年社会组织对推进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作用——以广州、深圳两地为例
2024年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治理问题,青年社会组织是推进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的重要力量。本研究对广州、深圳两地参与垃圾分类的典型青年社会组织开展调研,通过分析发现,两地青年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在垃圾分类治理中发挥了丰富环境教育经验、构筑志愿者培育体系、推动垃圾分类相关立法执法等积极作用。同时,青年社会组织也面临着发展乏力、组织间联动不足、与共青团耦合性较弱的实际困境。未来应当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能量、加速青年社会组织间的联动、促进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紧密耦合,使青年社会组织成为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张夏妮
关键词:环境治理社会治理
草根篮球文化在城市青年中的传播与影响
2024年
城市化进程中,草根篮球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对城市青年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给理解体育文化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的作用提供新视角,从篮球场地、新媒体、街头篮球赛事和品牌赞助等方面分析了草根篮球文化在城市青年中的传播机制,从身份认同与社会融合、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阐述了草根篮球文化对城市青年的积极影响。
苏成武回军
关键词:城市青年
交换论视域下婚姻关系中的匹配:成对城市青年夫妻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青年夫妻婚姻匹配模式的形成、完善及其对婚姻关系的影响。方法:均衡地区代表性抽取10对中国城市青年夫妻,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匹配的实质是婚姻交换中双方的需要被满足;婚姻建立阶段基于主动的择偶形成关于“资源等价”“特质契合”的初期匹配;婚姻建立之后通过调适形成关于“关系边界”“关系经营”“角色分工”和“权力关系”的具体匹配;达到高需求层次的匹配和内在匹配更为重要。结论:婚姻匹配的实质是婚姻交换中双方需求得以满足,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个体在择偶时需要对双方心理资源以及性格和观念的契合性认真评估和权衡。一旦婚姻建立,双方则需要在具体的互动中持续调适。幸福婚姻的匹配模式并非刻板的严丝合缝,而是一种富有弹性、能够适应变化的动态平衡。
肖若兰严文华张云婕旭古日根刘诗雨高诗媛刘彦汐许多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青年

相关作者

风笑天
作品数:309被引量:5,643H指数:4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独生子女 青年 生育意愿 生育 城市
吴鲁平
作品数:65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
研究主题:青年 中国青年 城市青年 中国青少年 婚前性行为
张华
作品数:112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年 共青团 青少年 中国青年 城市青年
宋健
作品数:160被引量:1,947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生育 家庭 人口 生育政策 流动人口
张云武
作品数:45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幸福感 人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