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64篇“ 城市生态环境“的相关文章
城市生态环境被引量:20
2003年
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描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和特征。包括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辩证关系、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开放性和负荷能力等。分析城市生态环境效应,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结构与功能。
周毅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辩证关系整体性开放性环境容量
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属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及方法,城市生态环境修复装置包括固定于河道两侧边之间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靠近河道进水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水闸组件,所述河道两侧边之间设置有在水闸组件断开水流时抬升...
郜神峰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控制分析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在监测点获取的生态环境信息;根据城区范围内监测点的生态环境信息以及接收的时刻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根据数字孪生模...
杨玉强宋冉李子豪
水资源管理下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探究
2024年
水资源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谐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工业生产的扩展,水资源的压力逐渐增大。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水资源管理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我们采用了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以及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在水资源管理中,我们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的控制,同时也要注重水生态的保护。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方面,我们应关注环境教育的提升,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环保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能够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和实施在水资源管理背景下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从而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胡海兴付露露李桃红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环保技术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新时代美丽城市
2024年
城市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单元,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美丽城市建设作为重点,统筹绿色低碳发展、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现代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城市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要一一策、分区分类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制定实施规划是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统筹各方资源、汇集各方力量,持续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守护我国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万军陆文涛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协同机制研究
2024年
在于深入研究都环境生态保护保护和都建设规划之间的配合机制,考察都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构造的理论根基及实践操作,强调了两者协同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文章首先阐述了关于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与规划工作的基本观念及其相互关联,接着对城市生态面临的多重挑战进行了讨论,并强调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与建设活动中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作用,本文提出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活动的协同推进策略与原则,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着重指出合作机制的重要作用,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期盼。
李旭志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本研究关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加的垃圾产量及其渗滤液处理难题,该问题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并造成资源浪费。为应对此挑战,我们深入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处理技术,并探讨其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及深度处理方法,对渗滤液进行全面处理。结果显示,这些技术能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氮、磷等主要污染物,回收的水、氮磷及有机物等资源不仅达到环保标准,还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为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新思路,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张冬逢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处理技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去除
浅谈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园林病虫害防治
2024年
园林病虫害防治能够有效维护城市景观效果,促进城市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要应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本文就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做了阐述,重点分析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做好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些对策,供园林管理、建设及养护等相关单位予以参考。
史锦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城市生态环境
基于正态云相似度度量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024年
近年间云模型相关理论发展,其与综合评价模型之间的组合应用也愈发广泛。本文提出构建基于正态云相似度度量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改进正态云组合赋权方法,进行权重信息的有效解读与融合,提出一种兼顾距离与形状的云相似度度量方法,计算得到云模型间相似度大小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群在2021年经济发展及社会保障整体发展水平属等级“一般”,资源利用及生态健康整体发展水平属等级“良”,近半数城市综合评价等级属“良”且城市群整体发展趋势向“良”。
刘星星张延飞官加俊陈萍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基于遥感绿色指数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为例
2024年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我国近海发达城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该文以南京为例,基于2021年Sentinel-2A遥感影像,利用绿色空间、蓝色空间、建筑及不透水地表面构建了一种新的遥感绿色指数(remote sensing green index,RSGI)模型,并初次将模型应用于南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对南京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神经网络监督分类,构建RSGI,用于评价南京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其次,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RSGI与城市生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聚合层次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南京各区之间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南京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结构,其中六合区RSGI值最高(0.86),秦淮区最低(0.38),相差0.48;RSGI与绿色空间密度呈现0.01级别正相关趋势,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透水地表面密度呈现0.01级别负相关趋势;南京11个区在城市生态要素方面以70%相似度为阈值可划分为4个集合,第一集合为秦淮区、鼓楼区和建邺区,第二集合为雨花台区和栖霞区,第三集合为玄武区和高淳区,第四集合由其他4个区组成。研究结果可为南京未来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潘金胤王世东范沁河
关键词:RS生态环境质量

相关作者

宁小莉
作品数:88被引量:4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层次分析法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 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浑善达克沙地
袁绪英
作品数:23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系统
胡习英
作品数:11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生态环境 指标体系 计算方法 生态需水 重金属
叶林标
作品数:126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研究主题:防水工程 防水材料 治理技术 渗漏 渗漏治理
徐建新
作品数:266被引量:1,58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研究主题:水资源 灌区 综合评价 农业用水量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