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70篇“ 国家课程“的相关文章
- 学校课程纲要:把国家课程方案转化为课堂行动
- 2024年
- 作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石家庄一中以研发编制课程纲要为抓手,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学校课程体系中每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进行规划,将国家课程方案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指导,成为鲜活的课堂行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娄延果马瑞华高灵灵
- 关键词:新课程新教材课程纲要课程实施
- 落实新时代的纲领性文件,深化国家课程教学改革
- 2024年
- 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3年11月2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召开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家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本刊将陆续摘编并推出会上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也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共谋深化改革的方向、重点及突破口。
- 崔允漷
-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党组纲领性文件
- 论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与建设校本课程
- 2024年
-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路径是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强化三个综合课程:一是文史哲与国际理解整合的PHIL课程;二是数学与科技整合的STEM课程;三是游戏与体美劳整合的GLAS课程。
- 刘良华
-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课程与教学改革
- 推进国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的“福田路径”
- 2024年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依托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共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区域统筹、系统设计、数智赋能、教研改进等区域实践,推动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地转化,探索“区域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福田路径”。
- 无
- 关键词:国家课程方案
-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以南宁市青秀区卓立实验学校“六彩童梦”课程为例
- 2024年
- 按照“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南宁市青秀区卓立实验学校秉承“卓而立,立必卓,向未来放飞”的办学宗旨,以“博远精益、多元适性、自由探索”为课程建设理念,将“尊重差异”作为课程实施原则,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核心素养导向,努力构建“六彩”童梦课程体系,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路径,努力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
- 陈展如
-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
- 重提一个命题: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以“校长对国家课程的地位赋予”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研究国家课程,不仅要研究国家课程本身(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等),而且要研究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审视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究竟得到怎样的实施、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倘若实施效果不佳乃至较差则究竟是何原因等。笔者近三十年前曾提出“课程的实践命运”这一命题(其确切表达即为“国家课程的实践命运”),并对影响国家课程实践命运的教师因素与学生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现在重提这一命题,认为影响国家课程实践命运的学校内部因素主要有三个,即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校长、作为课程施教主体的教师及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影响分别体现为校长对国家课程的“地位赋予”、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内容重组”、学生对国家课程的“文化反应”。在三十年前探讨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校长,指出不论在“积极”的意义上,还是在“消极”的意义上,校长都对国家课程在本校课程系统中的实际地位进行着事实上的“赋予”。这是我们认识、审视及反思国家课程实施乃至国家课程本身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基本常识。这意味着,国家课程在学校中安身立命并非易事,国家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充满不确定性,对于国家课程本身需要边实施、边反思。
- 吴康宁
- 关键词:国家课程
- 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小初衔接策略
- 2024年
- 小初衔接问题是教师及家庭普遍重视的教育问题,学生能否从小学平稳、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直接关系到他们升入初中后的发展状态。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科学和精准地开展教育引导,从课程、课堂、学科、活动、评价等方面着手,探索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小初衔接策略,着眼于知识储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打造学生的学习品格,厚植学生的核心素养。
- 韩志杰
- 小学入学适应期国家课程创新实施策略研究
- 2024年
- 为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教育部在《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要求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利用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人学适应活动,帮助儿童从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做好入学适应,改变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
- 许红刚
- 关键词:学校课程课程创新综合实践活动
- 英国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评估:背景、特征与启示
- 2024年
- 伴随着英国政党更替、市场经济发展、民众教育诉求和当代教育危机等社会背景,英国自1988年以来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推动了国家课程的统一和国家课程评估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评估体系。英国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评估目的旨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评估主体多方协同且权责分明,评估方式多维融合立体化,注重评估结果反馈和分析。对我国正在推进的义务教育评价改革带来如下启示:树立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估理念;赋予教师适当的课程评估权力;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估信息反馈机制。
- 程琳李太平黄洪霖
- 关键词:课程考试教师评估
- “适合教育”理念下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探索
- 2024年
-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践行“适合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在厘清课程体系概念,坚持国家课程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以“适合教育”理念为指引,立足校情、班情、学情,整体设计学校课程结构体系,针对个别学科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如研制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开展体育分项教学;开发阅读与鉴赏课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等,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路径。
- 李艳平
- 关键词:适合教育课程体系
相关作者
- 崔允漷

- 作品数:244被引量:7,984H指数:4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课程 课程实施 教师
- 张文兰

- 作品数:154被引量:2,324H指数:2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项目式学习 信息技术 电子书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育
- 丁邦平

- 作品数:134被引量:1,686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 教育改革 教学论 科学教育改革
- 王斌华

- 作品数:75被引量:67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师评价 双语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英语教学 课程设计
- 章勤琼

- 作品数:92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 研究主题:小学数学 数学 数学教师 教学 数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