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1篇“ 商鞅变法“的相关文章
商鞅变法
杨宽著
关键词: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看动员潜力的建设与转化
2024年
聚焦商鞅变法中动员潜力建设、转化的具体举措,以长平之战为案例探究秦国动员潜力建设与转化对秦军战斗力的影响,进而总结提炼商鞅变法中潜力建设和转化的有益经验,为健全和完善国防动员制度提供历史借鉴。战国初期,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一国,经商鞅变法后,“奋六世之余烈”,成为第一个统一华夏的封建王朝。商鞅变法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其以土地改革形式开展的动员潜力建设和以军事改革形式理顺的动员潜力转化方式,显著提升了秦国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和秦军的军队规模、士气及装备生产能力,是秦军走向强大的关键转折。
杜燚博韩俊峰张华王鹤桥
关键词:商鞅变法动员潜力
商鞅变法中秦的基层家庭形态——从《中外历史纲要(上)》商鞅变法的一则内容谈起
2024年
近年来,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越来越受重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教材选择性必修一专门用一个单元来论述与此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与以往旧教材相比较更是从无到有,渗透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各处。而基层社会治理的对象则是各种形态的家庭。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商鞅变法”中有这样一条内容:“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这是一条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忽视的内容,正是因为有众多个体小家庭的出现,才使得基层管理组织有了用武之地。
张庆勇
关键词:旧教材中外历史商鞅变法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管理家庭形态
商鞅变法
2023年
历史事件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局面。他发布求贤令,消息传遍天下,吸引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个消息,动身前往秦国。公孙鞅来到秦国,对秦孝公提出了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的观点。他劝说秦孝公:“老百姓一般思想比较保守。君王做什么事,开始的时候百姓可能不理解,但等到这件事办成了,他们就会逐渐接受。我们不应该犹豫不决,必须进行变法才能使秦国变得强大。”
关键词:公孙鞅商鞅变法国家富强秦孝公
出土秦简所见商鞅变法的支撑体系
2023年
借助标准化研究的前沿理念对商鞅变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商鞅变法所采用的方法与人们习以为常的标准化理念迥然不同。商鞅在推行县制的过程中,为保障大规模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了包括信息体系、监管体系、行政体系在内的完整的支撑体系。围绕各项强国目标,秦持续完善配套的制度;而国力的显著增强,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制度建设的需求。这种良性循环使变法过程得以持续推进,并取得成功。
张华钦
关键词:商鞅变法信息体系
商鞅变法的国家治理意义与儒法合流的公共经济内涵(下)
2023年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顺应历史的需要,围绕国防公共产品的提供,建立“以力为本”“力胜天下”的力政政治秩序。然而,秦帝国虽然完成了武力建国,却混淆了建国与治国的差异,忽视治国型公共产品提供模式的构建,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尽管差异明显,但儒法思想其实都在探讨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与供求关系。法家的执行机制在国防型公共产品提供中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而儒家建立的道德秩序却有利于人际、群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儒法两家经过思想碰撞和政治实践,在两汉之后逐渐形成儒法相融、外儒内法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公共经济理论基础。
宋丙涛张熠星
关键词:商鞅变法公共产品
商鞅变法的国家治理意义与儒法合流的公共经济内涵(上)
2023年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顺应历史的需要,围绕国防公共产品的提供,建立“以力为本”“力胜天下”的力政政治秩序。然而,秦帝国虽然完成了武力建国,却混淆了建国与治国的差异,忽视治国型公共产品提供模式的构建,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尽管差异明显,但儒法思想其实都在探讨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与供求关系。法家的执行机制在国防型公共产品提供中具有明显的效率优势,而儒家建立的道德秩序却有利于人际、群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儒法两家经过思想碰撞和政治实践,在两汉之后逐渐形成儒法相融、外儒内法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传统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公共经济理论基础。
宋丙涛张熠星
关键词:商鞅变法公共产品
元宇宙时代游戏化沉浸式课堂场景设计研究 ——以秦朝历史《商鞅变法》为例
马宁
商鞅变法:千秋功过任评说
2022年
商鞅变法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变法之一,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史学界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出现了良好的政治局面,其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千年之久。而反对者认为“商君违礼义,弃伦理”,导致秦国“行之二岁,秦俗日败”。商鞅被杀后,秦国的变法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维持了下去,为秦的统一起到了巨大作用。
岳雪峰
关键词:商鞅变法政治局面反对者支持者
秦与商鞅——成就商鞅变法之双重视角研究
2022年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历史影响深远。秦国的崛起并非商鞅一己之力,其自身较之东方六国在社会、文化两大方面所具备的特殊“优势”,顺应了战国时期的时代大背景,进而成就了商鞅及其法家理论,也加速了秦国的崛起,最终使得秦的一统天下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王博
关键词:商鞅法家变法

相关作者

胡义成
作品数:422被引量:293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唯物史观 《西游记》 劳动价值论 人道主义 生产力标准
张庆勇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商鞅变法 移风易俗 教化 战国时期 常备军
朱绍侯
作品数:82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军功爵制 《二年律令》 商鞅变法 汉代 西汉
王华宝
作品数:46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史记》 修订本 校勘 段玉裁 史记
张国刚
作品数:208被引量:513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丝绸之路 唐代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海上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