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2篇“ 唯心论“的相关文章
- 先验唯心论体系
- 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演进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通常也被看作谢林早期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谢林本人对这部著作同样十分重视,他在晚年撰写的《近代哲学史》里明确指出:“如果你们……想要准确而原原本本地了解近代哲学的逐渐发展过程,那么...
- 谢林
- 论西方哲学深度研究的三个层面——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的启示
- 2023年
- 对西方哲学的深度研究而言,微观义理、宏观旨趣、文明特质三个层面缺一不可,各有严格规定与紧迫任务。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秉承“思有同一”这一西学主脉,在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更为宏大且深具中国色彩的唯心论思想,依此简别中西各家学问。该书为前述三个层面的研究均带来若干启示,在方法与义理两方面对当今西方哲学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庄振华
- 关键词:近代哲学唯心论中西文化
- “思想与时代”新书研讨专栏导言——刘哲:《生成主体性:梅洛-庞蒂与唯心论》
- 2023年
- 为以思想把握和回应时代,践行彼此欣赏和共同求真的学术批判,促进立足现在、回忆过去和期待将来的思想创新和社会想象,推动和参与求真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决定不定期主办“思想与时代”新书研讨会等一系列常规学术活动。新书研讨会形式为:邀请一位近期出版新书的学者做45分钟左右的书面主旨报告,邀请3—5位学者分别发表20分钟左右的书面评议报告,其他受邀学者自由发言和评议。
- 瞿旭彤
-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哲学系唯心论学术批判
- 实在论还是唯心论?——评关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一场论争
- 2023年
- 对维特根斯坦在语言与现实关系问题上所持的立场,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并分化出“唯心论”与“实在论”两类对立的阐释传统。本文指出: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实在论与唯心论流于空洞的体系建构,是维氏批判的对象;而反形而上学的阐释,如安斯康姆的“语言唯心论”与普特南的“内在实在论”,非但不冲突,还共同为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提供学理线索与解释张力。通过对这两种反形而上学阐释的深入探索可以明确维特根斯坦对语言与现实关系这一语言哲学核心论题做出的重要贡献。
- 卢汉阳
-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实在论唯心论哲学语法语言哲学
- 一种居间的哲学——基于《生成主体性——梅洛-庞蒂与唯心论》一书对梅洛-庞蒂的思想定位
- 2023年
- 作为法国现象学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似乎是一个胡塞尔现象学经典传统的例外。他的哲学保留着先验唯心论的色彩,但是这种唯心论和笛卡尔到康德传统的理智论有着巨大的差别。刘哲在《生成主体性——梅洛-庞蒂与唯心论》一书因此把梅洛-庞蒂的构想定义为一种“隐匿的唯心论”,其核心在于主体丧失了其绝对性,而是脆弱的、生成的、开放的。从这种“例外性”出发,梅洛-庞蒂的独特之处体现为一种“居间性”——既是理智论和实在论之间的立场,也是主体和世界之间的知觉的优先。由此,梅洛-庞蒂在哲学史图景上的定位变得更为清晰。
- 郑旭东
- 关键词:梅洛-庞蒂主体性唯心论居间
- 谢林先验唯心论的批判性阐释
- 本书分为10章,内容包括:康德的哲学、费希特的早期哲学、谢林的早期著作、先验唯心论的问题、理论哲学、实践哲学、目的论与艺术、同一性体系等。
- (英)约翰·华特生(John
- 关键词:先验论
- 德国唯心论中的柏拉图《蒂迈欧》——谢林与温迪施曼
- 2022年
- 一谢林对柏拉图《蒂迈欧》的研究,既非对这篇对话录的一种整全性的评注,也非严格按照诠释的传统原则作出的解读。恰恰相反,它或多或少都带有谢林哲学的视角,是一种对中心思想和概念的原发性的哲学分析。谢林对选文的讨论止于《蒂迈欧》53D,很难说这是一种偶然还是谢林有意为之。事实上,通过这一中断,它不仅排除了柏拉图对世界结构的几何和立体的考虑,也排除了对这些要素更为具体的讨论与人体器官及其功用的描述。在此之前,他已然忽略了文中戏剧性设定与对话特性的段落,以及亚特兰蒂斯纪事的援引。
- 维尔纳·拜亚瓦尔特斯贺宇峥(译)
- 关键词:亚特兰蒂斯人体器官柏拉图哲学分析唯心论对话录
- 外部存在与感觉来源——浅析康德驳斥唯心论中的物自体问题
- "认识如何切中一个不同于主体自身的外部对象"是近代认识论的核心问题,该问题肇始于笛卡尔与贝克莱,康德哲学通过对经验的阐明,解释了对象如何被主体认识的问题。但在"外部实在"与"感觉来源"问题上,却和笛卡尔与贝克莱同样出现了...
- 安达
- 关键词:物自体认识论观念论
- 解析康德“驳斥唯心论”的论证被引量:1
- 2021年
- 笛卡尔的存疑的唯心论主张,经验性自我的存有是真实可靠的,但外在事物的存有是可疑的和难以证明的。为驳斥这种唯心论,表明外部事物的实存,康德从关于自我的内在经验的可靠性出发,证明内在经验要以外部事物的经验为前提才是可能的,并进一步阐明内在经验与外在经验是不可分的、一体的。借助可能前提论证、不可分论证和一体性论证这三个越来越强有力的子论证,康德表明了,如果要质疑外部事物的实存,就必须同样地质疑内在经验,而这是存疑的唯心论无法接受的。这样,康德就以归谬论证的方式对笛卡尔式的唯心论进行了一种内部反驳。康德的论证模式同样适用于一种休谟式的存疑的唯心论。不同于笛卡尔式的唯心论之认可自我作为持存的实体,休谟式的唯心论对自我持有组合论的理解,拆解了自我的实体性。康德的论证模式之普遍效力揭示了笛卡尔、休谟等人的经验性唯心论的限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走向先验唯心论的必要性。
- 杨云飞
- 论康德对贝克莱式的“独断的唯心论”的批评
- 2021年
- 康德的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和第二版《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强烈反对这种看法并对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做出反驳。关于康德与贝克莱的关系,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但都各有不足,尤其是没有注意到物自身在康德对贝克莱的反驳中所起的作用。文章结合学界的有关讨论指出,康德对贝克莱提出了两个不同意义上的反驳,这两个反驳不仅证明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并不是贝克莱式的唯心论者,还能解释康德在不同的文本中对贝克莱做出的看似矛盾的评价,使其具有一贯性。
- 常文琦
- 关键词:贝克莱物自身
相关作者
- 梁议众

- 作品数:10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自我意识 唯心论 反驳 形而上学 怀疑论
- 杨云飞

- 作品数:31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道德 法权 上帝 康德哲学 论题
- 丛大川

- 作品数:161被引量:1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 研究主题:马克思哲学 实践人道主义 唯物主义 新世界观 费尔巴哈
- 祁志祥

- 作品数:258被引量:33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美学 形式美 美学思想 乐感 文学
- 刘永富

- 作品数:63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哲学 辨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知学 现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