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 篇“ 唤醒麻醉 “的相关文章
右美托咪定唤醒 麻醉 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唤醒 麻醉 对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GA)的对照组(n=49)和接受清醒麻醉 (Awake anesthesia,AA)的观察组(n=49),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 质量、脑保护效应、脑脊液氨基酸水平和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唤醒 时间低于对照组,唤醒 程度以及清醒后的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 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钙结合蛋白(S100 beta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均高于麻醉 诱导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兴奋性氨基酸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谷氨酸(Glutamate,Glu)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唤醒 麻醉 手术过程中,可提高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的麻醉 质量,同时还能改善患者脑脊液氨基酸水平和脑保护效应,减少脑组织损伤。 郭志鹏 冯锋 王其敏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脑功能区 唤醒麻醉 球囊三维重建及压力数字化联合唤醒 麻醉 在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采用球囊影像三维重建、压力数字化评估联合唤醒 麻醉 行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microballoon compression,PMC)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TN的3例病人,术中在DSA机三维重建下观察球囊形状和位置,术中测量球囊内压力。在唤醒 麻醉 下评估手术效果。结果3例皆成功实施唤醒 麻醉 ,术后疼痛均完全消失。随访24个月,病侧疼痛未出现,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DSA三维重建观察球囊形态联合球囊压力数字化评估有利于术中球囊成形和压力控制,以此提高手术有效率,减少手术风险。唤醒 麻醉 有利于术中即刻对手术效果做出判断,保证手术疗效,并且可根据病人主观感受随时调整手术策略。 李兴可 樊雁峰 蔡俊斌 郭敏 陈子阳 冯桂栗 周健枝 林成 欧阳辉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唤醒麻醉 三维重建 一种术中唤醒 麻醉 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中唤醒 麻醉 架,包括一与手术床活动连接的竖杆、设置在竖杆上端的水平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两端的调节支撑杆以及套设在水平支撑杆中部的活动板组件;竖杆下部设有用于与手术床活动连接的固定连接件;调节支撑... 杨明明 袁重阳 王在臣 巫宇丛右美托咪啶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 麻醉 中的应用 2023年 探究右美托咪啶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 麻醉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6月~2022年12月份收治的4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平均分成2组。当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进行全麻,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全麻。对患者唤醒 时心率、唤醒 时动脉压进行观察并记录,并记录患者的唤醒 时间、手术时间;通过OAA/S和脑功能区手术定位时态表进行评定患者唤醒 质量;使用 VAS 评分表于术后24h、48h、72 h进行评价。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右美托咪啶麻醉 的观察组患者在唤醒 时的心率、动脉血压等指标上,都要低于使用丙泊酚的对照组,且其手术的时间与唤醒 的时间相比都较短;观察组患者的 OAA/S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患者脑功能区手术定位时态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在VAS评定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在术后24 h、48 h的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对脑功能区患者的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唤醒 麻醉 ,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相对于丙泊酚麻醉 ,右美托咪啶的唤醒 心率和动脉压更低,更安全。右美托咪啶的唤醒 时间、手术时间比较短,且术后24 h和48 h的疼痛程度比较低,唤醒 质量也比较高,值得推荐。 宋永波 张志梅 任海娟 杨志宇 刘伟亮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唤醒麻醉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唤醒 麻醉 手术的多功能支架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唤醒 麻醉 手术的多功能支架,属于多功能医用支架设备技术领域。这种多功能支架包括L形的支撑杆,支撑杆包含横杆和竖杆,竖杆的下部设置固定连接件,横杆上从右至左依次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一夹式台灯、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 伍克娇 吴安华 梁馨之 程文全程唤醒 麻醉 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切除过程中神经功能定位的配合体会 2023年 探讨全程唤醒 麻醉 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切除过程中神经功能定位的配合。方法 在该院选取48例接受胶质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常规胶质瘤手术治疗措施(对照组)和全程唤醒 麻醉 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配合神经功能定位治疗措施(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接受胶质瘤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全程唤醒 麻醉 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配合神经功能定位治疗措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状态,保护患者的脑功能,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应该将全程唤醒 麻醉 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配合神经功能定位治疗措施更积极广泛地开展推广和应用。 宋永波 张志梅 任海娟 杨志宇 刘伟亮关键词:神经功能 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 麻醉 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 麻醉 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胶质瘤切除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为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其中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中唤醒 麻醉 效果:不良反应,麻醉 唤醒 时脑电双频指数,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氧分压)。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中麻醉 唤醒 时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tension,PaCO_(2))、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 唤醒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麻醉 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_(2))高于对照组,麻醉 结束后的苏醒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选用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 能够有效提高术中唤醒 麻醉 效果,改善麻醉 质量和苏醒质量,并减少唤醒 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高彩燕 韩大勇 聂焱关键词:丙泊酚 瑞芬太尼 脑胶质瘤切除术 唤醒麻醉 基于多媒体视频教程的健康教育在语言区脑胶质瘤患者唤醒 麻醉 下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多媒体视频教程的健康教育在语言区脑胶质瘤患者唤醒 麻醉 下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接受手术治疗语言区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9月),56例,给予常规术前干预与健康教育;观察组(2020年10月—2021年9月),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媒体视频教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语言区脑胶质瘤知识掌握情况、围术期临床指标、术中唤醒 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患者对疾病围术期知识掌握分数较高,观察组健康教育后与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比较,观察组对疾病围术期知识掌握分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唤醒 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暴露肿瘤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与入院当日ADL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观察组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媒体视频教程的健康教育,应用到语言区脑胶质瘤患者唤醒 麻醉 下,不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围术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唤醒 期相关并发症,同时还可促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丁婧关键词:健康教育 语言区 脑胶质瘤 唤醒麻醉 术中唤醒 麻醉 与传统全身麻醉 下手术治疗语言功能区胶质瘤疗效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 麻醉 与传统全身麻醉 下手术切除神经胶质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自数据库创立至2020年2月关于对比术中唤醒 麻醉 与传统全身麻醉 下手术切除语言功能区神经胶质瘤的研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其中前瞻队列研究4项,回顾病例对照研究9项,1023例研究对象中,术中唤醒 麻醉 下手术498例,传统全身麻醉 下手术525例。与传统全身麻醉 相比,术中唤醒 麻醉 下手术切除语言功能区胶质瘤的平均切除范围、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3月KPS评分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更多,但手术时间、术中癫痫发作、全切率、住院时间、并发症、语言肢体功能障碍、术后1月KPS评分无差异。结论:术中唤醒 麻醉 下手术治疗语言功能区胶质瘤较传统全身麻醉 下手术病灶清除率更高,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更少,术后3月KPS评分更高,但术中出血量更多。 张坤源 廖长品 彭磊 燕鹏 李沛隆 李廷阳 魏芳芳关键词:胶质瘤 术中唤醒麻醉 META分析 唤醒 麻醉 下应用多种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中央区低级别胶质瘤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唤醒 麻醉 联合多种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中央区低级别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唤醒 麻醉 下应用多种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18例脑中央区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唤醒 麻醉 、神经导航、术中超声、皮层电刺激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72 h内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级),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术后7 d,KPS评分90分3例,80分4例,70分6例,60分1例,40分4例;术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5例,感觉障碍7例,语言功能障碍2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90分9例,80分6例,70分2例,60分1例;仍存在运动障碍1例、感觉障碍4例,无语言障碍。术后6个月复查头部MRI显示肿瘤复发1例,术后12个月复发3例;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唤醒 麻醉 下应用多种技术辅助切除脑中央区低级别胶质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黄成 马廉亭 秦尚振 徐国政 姚国杰 秦海林 王涛 张鹏关键词:唤醒麻醉 显微手术 术中超声
相关作者
施冲 作品数:113 被引量:924 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靶控输注 脑功能区 唤醒麻醉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啶 江涛 作品数:315 被引量:1,948 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胶质瘤 胶质瘤 脑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韩如泉 作品数:299 被引量:1,328 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麻醉 神经外科手术 麻醉管理 麻醉恢复期 张忠 作品数:58 被引量:345 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胶质瘤 皮质电刺激 胶质瘤 唤醒麻醉 神经外科 何洹 作品数:48 被引量:207 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唤醒麻醉 脑功能区 靶控输注 体外膜肺氧合 右美托咪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