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视觉分析确定有前景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热点。方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中检索了2000-2022年与后交叉韧带重建相关的出版物(文章和评论),提取并详细分析了国家、机构、出版年份、作者、期刊、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H指数、标题、出版物的关键词以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文章。利用VOSviewer/citespace/Pajek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结果,预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热点。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4篇文章。①在过去的22年里,后交叉韧带重建文章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前3个国家(美国、中国和韩国)占所有发表文章的65.51%,美国的文章数量最多。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最大的贡献者。《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有影响力的杂志。Laprade,Robert F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教授,Fanelli,GC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总链强度最高的教授。②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5个组别:“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预后、结果和并发症”“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手术技术”和“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③提示:从往年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与后交叉韧带重建有关的文献发表。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韩国则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可能是未来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
[目的]比较镜下全内技术与常规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7月镜下重建PCL 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为移植物,以全内技术PCL重建(全内组),另外43例采用异体肌腱为移植物,常规镜下PCL重建(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全内组在切口总长度[(7.1±1.3) cm vs (10.3±2.4) cm, P<0.001]、下地行走时间[(3.4±2.1) d vs (5.6±3.2) d,P<0.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2%vs 9.3%, P=0.043)、住院时间[(7.4±1.8) d vs (10.3±3.6) d, 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全内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93.6±11.7) d vs (128.4±12.4) d, P<0.001]。术后两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级、膝伸屈ROM、后抽屉试验和后向Lachman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全内组的膝伸屈活动度[(124.4±3.6)°vs (116.5±3.2)°, P<0.001;(138.7±3.6)°vs (132.6±5.8)°, P<0.001]、Lysholm评分[(124.4±3.6) vs (116.5±3.2), P<0.001;(138.7±3.6) vs (132.6±5.8), P<0.001]和IKDC评级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影像方面,术后3个月,全内组股骨隧道内口缩小[例,缩小/无变化/扩大,(23/8/0) vs (13/27/3), P<0.001]占比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镜下全内技术PCL重建膝PCL的临床结果优于常规镜下PCL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