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3篇“ 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相关文章
可视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可视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器,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定位孔、加固定位套、安装孔和定位销钉,所述上支架的底部连接有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上侧均匀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支架的外侧套设有加固...
柴晟蔡婉莉吕青屈宗斌曾伟清
可视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领域,公开了可视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器,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中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瞄准臂,所述瞄准臂前段为定位段,所述定位段的开放端固定连接有刺针,所述把手上端部螺...
刁冰寒 余均武 张梅
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国际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现如今由运动损伤或车辆创伤引起的后交叉韧带损伤比人们想象的更常见,后交叉韧带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而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式和韧带选择尚存在大量争议。目的:全面分析全球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应用趋势,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视觉分析确定有前景的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热点。方法: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中检索了2000-2022年与后交叉韧带重建相关的出版物(文章和评论),提取并详细分析了国家、机构、出版年份、作者、期刊、每篇文章的平均引用率、H指数、标题、出版物的关键词以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文章。利用VOSviewer/citespace/Pajek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结果,预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热点。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4篇文章。①在过去的22年里,后交叉韧带重建文章的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前3个国家(美国、中国和韩国)占所有发表文章的65.51%,美国的文章数量最多。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是最大的贡献者。《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和《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有影响力的杂志。Laprade,Robert F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教授,Fanelli,GC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总链强度最高的教授。②研究方向可分为以下5个组别:“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预、结果和并发症”“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手术技术”和“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③提示:从往年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与后交叉韧带重建有关的文献发表。在后交叉韧带重建领域,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韩国则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后交叉韧带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方式与肌腱选择、后交叉韧带撕裂联合多韧带损伤可能是未来后交叉韧带重建研究领域的热点。
葛昊刘贤旺黄艺伟叶鹏程樊粤光曾建春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可视化图谱生物力学
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限深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限深定位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定位器、电钻、导针、定位器,主体的端连接有电钻,导针连接于电钻的前端,且导针贯穿于主体的内部,主体包括限深装置、瞄准座、导向针筒、定位器臂,限深装置的...
王呈戴国锋马小远吴云鹏
镜下全内技术后交叉韧带重建与常规技术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镜下全内技术与常规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1年7月镜下重建PCL 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为移植物,以全内技术PCL重建(全内组),另外43例采用异体肌腱为移植物,常规镜下PCL重建(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全内组在切口总长度[(7.1±1.3) cm vs (10.3±2.4) cm, P<0.001]、下地行走时间[(3.4±2.1) d vs (5.6±3.2) d,P<0.001]、早期并发症发生率(3.2%vs 9.3%, P=0.043)、住院时间[(7.4±1.8) d vs (10.3±3.6) d, P<0.001]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全内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93.6±11.7) d vs (128.4±12.4) d, P<0.001]。术两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级、膝伸屈ROM、抽屉试验和向Lachman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术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全内组的膝伸屈活动度[(124.4±3.6)°vs (116.5±3.2)°, P<0.001;(138.7±3.6)°vs (132.6±5.8)°, P<0.001]、Lysholm评分[(124.4±3.6) vs (116.5±3.2), P<0.001;(138.7±3.6) vs (132.6±5.8), P<0.001]和IKDC评级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影像方面,术3个月,全内组股骨隧道内口缩小[例,缩小/无变化/扩大,(23/8/0) vs (13/27/3), P<0.001]占比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镜下全内技术PCL重建膝PCL的临床结果优于常规镜下PCL重建
刘昭白晓东杨军邢更彦张浩冲安伯京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
一种用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隧道位置确定系统及方法
提供了一种用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的隧道位置确定系统及方法,涉及韧带重建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坐标系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建立股骨坐标系和胫骨坐标系;特征点选取模块,用于选取股骨骨性特征点,胫骨骨性特征点;隧道位置确定模块,用...
赵金忠王少白侯尧蒋佳边智琦周武建沈汇
后交叉韧带重建影响膝骨关节炎进展的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CLR)膝骨关节炎(KOA)进展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到2018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采用自体肌腱移植物行PCLR的52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功能评分量表,膝关节胫骨相对移最大差值。对术前患侧及末次随访时患侧与健侧正侧位片行影像学评估。评估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及功能评分差异及末次随访时KOA进展情况,并分析KOA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随访60~156(88.4±19.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根据Kellgren-Lawrence分级,末次随访时患侧KOA进展患者有18例(34.6%),仅2例(11.1%)KOA进展2级,16例(88.9%)KOA进展1级。膝关节向松弛差值>3 mm[Exp(B)=9.907,P<0.05],受伤至手术时间>2个月[Exp(B)=5.446,P<0.05]为KOA进展的影响因素。结论PCLR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功能情况,术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少部分患者PCLR术会发生KOA,主要发生于髌股关节和胫股关节内侧间室。PCLR术KOA进展与患者的术膝关节松弛情况以及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有关。
刘芷麟高竞宇严承远赵其纯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膝骨关节炎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估
关节镜下三角定位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探讨关节镜下经三角定位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3年11月就诊于我科室并完成关节镜下PCL重建手术的20例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选择经前内外侧入路行关节镜下PCL 重建,实验组10例患者选择经前内外侧入路与三角定位技术辅助入路行PCL重建;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术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等评估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实验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6月末次随访时实验组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两组患者经关节镜下PCL重建的肌腱移植物形态、位置良好;实验组的移植肌腱的滑膜组织和纤维组织覆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经前内外侧入路与三角定位技术辅助入路行PCL重建手术对PCL完全断裂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肢的膝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杜小亮何川师颖胡飞燕赵永强
关键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关节镜
经胫骨低位骨隧道联合减张线改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比较经胫骨低位骨隧道联合减张线改良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与单纯经胫骨低位骨隧道PCL重建治疗P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22年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3例单纯PCL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采用经胫骨低位骨隧道联合减张线改良重建PCL(减张线组),39例采用单纯经胫骨低位骨隧道重建PCL(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手术侧别、致伤原因及术前胫骨移双侧差异(side-to-side difference,SS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包括膝关节症状评分、日常活动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IKDC各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胫骨移SSD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疗效;采用MRI评估术移植物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两组患者MRI均显示移植物情况良好,重建PCL移植物信号好,连续性及张力好。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再断裂、移植物供区不适等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Lysholm评分、IKDC各评分、Tegner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及胫骨移SS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张线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膝关节症状评分及SSD手术前变化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膝关节ROM、IKDC日常活动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前变化值及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经胫骨低位骨
陈坤豪黄锡豪李棋李箭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韧带重建
1例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病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思考
2024年
回顾1例关节镜下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病人,在术麻醉苏醒过程中突发心肌梗死死亡过程,从病人既往史、现病史、术前处置、检查结果、手术过程和术观察抢救过程分析死亡的原因,回顾处置过程,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此类病人应做好风险识别及筛查,优化诊疗过程,促进各科室之间协作,建立一体化模式。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识别率、抢救率,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张英普
关键词:关节镜心肌梗死护理多科协作

相关作者

陈百成
作品数:211被引量:1,783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后交叉韧带
李棋
作品数:200被引量:5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膝关节 关节镜 膝关节脱位 后交叉韧带 腱骨愈合
李箭
作品数:402被引量:1,414H指数:1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膝关节脱位 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
闫昌葆
作品数:22被引量:132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后交叉韧带重建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股骨 角效应
王辉
作品数:118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疗效观察 骨折 前交叉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