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篇“ 名辩学“的相关文章
名辩与因明中的逻辑比较——以公孙龙《坚白论》《白马论》和因明中的相关命题为中心
2023年
通过比较公孙龙《坚白论》《白马论》与心类、摄类的内容,指出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坚白论》和心类两者都强调感官职能的独立性,承认个性和共性的差异,心类科本身注重对认识产生的条件、过程、结果等内容的探讨,其内容比《坚白论》更具理论性。其次,比较《白马论》与摄类的内容,指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主要反对“白马”和“马”两个词项外延关系的同一性和内涵的一致性。摄类中“白马是白马,但白马非白”的复合命题在《白马论》中同样承许,但在摄类的特定语境中承认“马非白马”而不直接承认“白马非马”的命题。最后,公孙龙的《坚白论》和《白马论》体现了“正名实而化天下”的意图,因明侧重“正确认识”获得的途径和方法,但两者能够各取所长、互相借鉴,共同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逻辑内容提供思想元素。
赛藏
关键词:公孙龙
论辩对印度因明和中国名辩的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治中国逻辑史的者更多关注语言、数、政治制度等对中国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而对论辩在因明和名辩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不够充分。对比论辩在因明与名辩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实际论辩情况以及对因明与中国古代逻辑发展的走向等方面,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以供研究中国逻辑史和因明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王李蟠王全权王克喜
关键词:论辩因明名辩学
先秦名辩中的归纳论辩试析——胡适的先秦名辩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2020年
胡适对先秦名辩的研究表明,中国逻辑界所说的"中国逻辑"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归纳论辩理论,它包括"辟""侔""援""推"和"擢"。以往的研究把"推"和"擢"混同,即认为西方逻辑的枚举(放大性)归纳法与中国名辩中的类比归纳法是同一种归纳方法。胡适的研究提示我们,"推"是西方逻辑中的枚举归纳法,而"擢"既不同于西方逻辑中的枚举归纳法,也不同于西方逻辑中的类比方法,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类比归纳法",通常称之为"推类"。其特点是:第一,先秦后期墨家的名辩主要是一种关涉政治伦理的归纳论辩理论。第二,这种论辩理论是依赖语境的,是一种语用论辩理论;是实质论辩而不是形式论辩。第三,这种论辩理论是基于因果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它不是必然推出的演绎理论,而是一种非演绎的或然性归纳论辩。
曹青春任晓明
关键词:先秦名辩学
从中国古代名辩看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世界有三大逻辑传统:中国名辩、印度因明、西方逻辑.汉语“逻辑”一词第一次出现,见于严复译《穆勒名》按语.他将英文Logic译成“逻辑”两个汉字.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逻辑的引进及因明研究的复苏,中国名辩研究取得巨大进展.《荀子》和《墨辩》对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有不少论述.其主要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世界是可认知的;运用思维,通过语言表达认识,字、
董志铁
关键词:语言表达名辩学《墨辩》
中国传统名辩理论体系研究论纲
2016年
名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问,发轫于先秦,秦汉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名辩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关于中国古代名辩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是古代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名辩的理论体系,是近年来术界在中国逻辑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个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建立在对"名""辩""名辩"等相关概念的重新思考基础之上。围绕着这种思考,出现了中国传统名辩理论体系的不同探索路径。通过探讨传统名辩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指导思想,以期对本领域研究有所启示。
郭桥孔漫春
关键词:名辩学逻辑史
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被引量:1
2015年
名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名、辞、说、辩的理论总结,大致对应于西方的逻辑、印度的因明。我国当代大逻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西方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名辩的有关内容成为讲述西方逻辑的辅助工具。中国名辩的教应该成为新时期大逻辑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内容的讲授,有利于受教育者在思维方法层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悟中西文化在认知世界、阐述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郭桥
关键词:逻辑教育西方逻辑名辩学教学重建
中国近现代哲研究丛书 中国近现代名辩研究
名辩”特指我国传统术中能与西方传统逻辑相对应的一门问,它起自春秋末,盛于战国,秦汉以降则渐趋衰微。二十世纪初,因受西的刺激,始有此“名辩”这一名称的出现,并有者以之为“世界三大逻辑系统”(另一为印度的因明...
晋荣东著
关键词:近现代形式逻辑
符号是深化先秦名辩研究的更优范式被引量:5
2013年
20世纪初,我国者开始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先秦名辩。在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不太适合做名辩的研究范式。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理论体系由概念、判断和推理三大部分构成。"概念"仅是符号的"所指",不包括符号的"能指",而先秦名辩中的"名"恰恰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语词符号。"判断"和"推理"主要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属于语形的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先秦名辩中没有语形的内容。名辩中所讨论的推理都是语用推理,而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中又根本没有研究语用推理的问题。符号和语用推理在符号中都给予了充分的研究,据此我们认为符号是深化先秦名辩研究的更优范式。
陈道德
关键词:范式名辩学形式逻辑符号学
《公孙龙子》的内在逻辑及名辩贡献
<正>《公孙龙子》一书内容涉及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有其内在的逻辑,自成体系。对中国古代名辩的贡献:一是在论证"白马非马"过程中对概念的内容与范围的清楚认识;二是"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实的原则所体现的同一律...
董志铁
文献传递
《公孙龙子》的内在逻辑及名辩贡献
《公孙龙子》一书内容涉及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有其内在的逻辑,自成体系。对中国古代名辩的贡献:一是在论证"白马非马"过程中对概念的内容与范围的清楚认识;二是"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实的原则所体现的同一律思想;...
董志铁

相关作者

刘培育
作品数:41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金岳霖 名辩学 逻辑学 沈有鼎 中国逻辑史
田立刚
作品数:33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名辩学 先秦 体育教学 人类社会 教育
陈道德
作品数:38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逻辑 墨子 名辩学 庄子 先秦诸子
郭桥
作品数:38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西方逻辑 逻辑学 中国逻辑史研究 中国古代逻辑 因三相
吴克峰
作品数:36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推类 《周易》 马克思主义 民主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