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篇“ 合募配穴“的相关文章
- 合募配穴治疗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对危重症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ENFI)患者喂养达标率、腹内压、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损伤(AGI)等级的影响,评价合募配穴治疗ENF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ENF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取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及双侧内关、足三里、下巨虚、上巨虚、天枢、大横针刺,其中天枢、大横左右各为一组,分别接电针仪的一对电极,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每日喂养达标人数,计算喂养达标率,记录治疗期间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腹内压、APACHE-Ⅱ评分和AGI等级。结果:治疗后两组肠内喂养达标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除第2天以外肠内喂养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腹内压、APACHE-Ⅱ评分和AGI等级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可以通过增加ENFI患者肠内营养喂养量,改善ENFI情况,提高患者喂养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
- 陈晓桐李璟王文佳吴梦蝶钱义明谢静侯瑜超李俊雄
- 关键词:合募配穴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
- 黄芪建中汤联合合募配穴灸法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在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治疗中用黄芪建中汤联合合募配穴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Hp阳性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即观察组(黄芪建中汤联合合募配穴灸法)与对照组(胃复春),每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Hp阴性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原Ⅱ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比值、Hp阴性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型Hp阳性CAG患者治疗中用黄芪建中汤联合合募配穴灸法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较常规治疗措施更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马刚张西青马璨杨韶华
-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型CAG
- 足三里-中脘合募配穴针刺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足三里-中脘合募配穴针刺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每日力竭游泳法构建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成功造模后,针刺组选用足三里穴和中脘穴针刺干预,每日1次,每次10 min;奥美拉唑组大鼠每日游泳2 h前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蒸馏水混悬液灌胃。连续干预7 d后,观察大鼠整体状态与行为学,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采用WST-1法、比色法和TBA法分别对应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肽酶3(MMP3)、核因子红细胞系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TNF-α、IL-1β、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旷场试验中活动路程缩短、活跃度降低,胃黏膜溃疡指数显著升高,胃黏膜功能指标血清GAS水平升高、血清SS水平降低、胃黏膜组织中EGFR mRNA表达水平降低及胃黏膜组织MMP3 mRNA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抗氧化物质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氧化产物MDA水平显著升高,胃黏膜组织中抗氧化基因NRF2、HO-1、SO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血清含量与胃黏膜组织mRNA水平显著升高,IL-10的血清含量与胃黏膜组织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HE染色可见明显胃黏膜损伤;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奥美拉唑组上述各�
- 杨雅琴卢素宏潘华山荆纯祥罗敏怡林纯李嘉洲
- 关键词:针刺合募配穴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 基于CRF信号通路探讨脑肠互动途径下电针合募配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电针合募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疗效。采用多因素刺激造模方法构建FD大鼠模型,分析电针合募配穴对FD大鼠应激状态和十二指肠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 刘彤
- 关键词:电针合募配穴功能性消化不良
- “合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功能性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研究
- 祁万梅
- 合募配穴针刺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 目的采用合募配穴、常规配穴两种取穴方案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评价其有效性和疗效差异性。探究合募配穴临床效应及穴位量-效关系,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FD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及合募配穴效应机制探索提供研究基础。...
- 李奎武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
- “合募配穴”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以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合募配穴”电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思路。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
- 欧阳成志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合募配穴电针疗法
- 基于肠道菌群理论观察合募配穴法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针灸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认知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头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合募配穴针灸治疗。两组治疗3周后结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值、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值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MoCA分值、MMSE分值、ADL分值均高于各自组治疗前(P<0.05),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各自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MoCA分值、MMSE分值、ADL分值均高于与其相对照的组(P<0.05),治疗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与其相对照的组(P<0.05)。结论合募配穴针灸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病人的认知功能,可能与其调节肠道菌群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但需进一步验证。
- 肖亚平李秀娟吴扬苗紫烟牛相来周钰
- 关键词:肠道菌群针刺疗法合募配穴卒中
- 艾灸合募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间接比较研究
- 目的观察艾灸手阳明大肠经合募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匹配调整后的间接比较(MatchingAd...
- 华灿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疗法合募配穴匹维溴铵疗效评价
- 基于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GRP的影响
-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在“合募配穴法”理论指导下选穴的针刺组与非经非穴假针刺的对照组作对比研究,客观评估基于“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CGRP水平的影响,并试着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
- 杨婉卿
-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针刺合募配穴CGRP
相关作者
- 王富春

- 作品数:472被引量:2,202H指数:24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灸 穴位贴敷 针刺 针灸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
- 王朝辉

- 作品数:145被引量:8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治疗 针灸 针刺治疗 选穴规律
- 张泓

- 作品数:342被引量:2,001H指数:2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电针 神经源性膀胱 针刺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 李丽

- 作品数:33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合募配穴 应激性胃溃疡 数字切片 针刺 荷瘤小鼠
- 周丹

- 作品数:62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合募配穴 针刺 针灸 针灸疗法 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