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3篇“ 司法工作人员“的相关文章
-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办机制研究
- 2024年
- 自2018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赋予检察机关,各级检察机关在制度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H市办案实践,从数据分析以及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入手,梳理全国各地的有益探索,从理念转变、多层级侦查组织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强化侦查保障、大数据赋能等多维度,提出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办质效的建议。
-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龚培华
- 关键词:侦查一体化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提前介入研究
- 2024年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特点以及当前侦查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凸显了提前介入对于此类职务犯罪侦办质效提升、助推检察监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检察机关应当明确提前介入的价值导向与功能定位,坚持以引导侦查为主,兼顾监督侦查与准备公诉;合理限定提前介入的案件范围和时机选择,以防权力行使的恣意和任性;对提前介入的主体、启动、方式、终结等作出程序规定,以规范提前介入的实施。为保障此类职务犯罪侦查提前介入的顺利进行,还应构建包括备案、回避、考核奖惩等在内的配套制度。
- 彭玉伟刘睿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提前介入
- 客观归责理论视角下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认定
- 2024年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要“立得准、查得实、诉得出、判得了”,实现法律监督、公平正义、司法权威的有机统一。在认定这类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存在适用困境。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属于“结果犯”,且危害结果往往并非渎职行为直接导致。在渎职行为仅仅为介入因素提供机会或者条件造成损害结果时,危害结果是否溯因到渎职行为上,成为是否构成渎职罪的关键因素。司法实践中应当坚持客观归责理论,从价值评价的层面进行行为、过程、结果“三步走”分析结果归属问题。
- 郭宁任美宁
- 关键词:客观归责理论因果关系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中“恶劣社会影响”的判定
- 2024年
-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恶劣社会影响”是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犯罪造成重大损失的表现形式之一。“恶劣社会影响”的概念相对抽象、概括,如何认定易受主观评价尤其是媒体舆论等因素影响。“恶劣社会影响”是一种非物质性损失,具有不可测量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实际影响。实际存在“恶劣社会影响”只是成立相关渎职犯罪的必要条件之一,最终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具备渎职行为、行为与“恶劣社会影响”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等要件。此外,应坚持相当性原则对“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进行评价,对“恶劣”“社会”“影响”等要素予以准确理解和把握。
- 徐伟勇
-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的理解与认定研究
- 2024年
-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是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中的一个重要的量刑标准。司法实践中造成非物质性损害后果的渎职行为通常适用该项标准定罪量刑。当前的司法解释对于“恶劣社会影响”并无具体认定标准,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是对于“恶劣社会影响”的认定过于宽泛,近乎把“恶劣社会影响”等同于“非物质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恶劣社会影响”不敢适用,认为“恶劣社会影响”有“舆论审批”之嫌,违背法治精神。本文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司法适用不当的原因出发,结合办理的具体案例,分析“恶劣社会影响”的合理内涵,确立认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基本原则和认定方法,从科学界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合理内涵、明确认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基本原则和建立科学的司法认定方法等三个方面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提出相应的适用建议,为办好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做出一定的贡献。
- 李小丽张恺王亚宏殷海博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在诉讼监督体系中的功能强化
- 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面临功能定位认识模糊、案件数量增长受限、管辖权受限等问题。该职权的行使不能片面追求立案数量增长,而是要作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重大监督事项的程序化、办案化水平,有效衔接司...
- 姜伟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法律监督
-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概念的理解与认定 ——法律标准、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 本研究聚焦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这一关键概念的理解与认定问题。通过综合法律文献回顾、法理学分析以及精选案例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解析“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在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罪案件中的具体表现、评估方法和...
- 冉剑侠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
-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恶劣社会影响”的理解与认定
- 2024年
- 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认定中,“恶劣社会影响”常被泛化理解,外延不断扩张,而内涵始终不明确,易造成舆论僭越司法,影响定罪量刑的确定性,间接损害时效制度的价值。应当剔除新闻媒体等主观评价因素,将“恶劣社会影响”解释为客观存在的非物质损失,并注意与“其他情形”进行区分。控制舆论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发挥监督功能,确保法律独立、公正实施。
- 刘子墨
- 关键词:追诉期限舆论监督渎职犯罪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的检察侦查策略
- 2023年
-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职务犯罪案件,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严重损害司法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本文通过分析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探究进一步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立案侦查工作的路径。一、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一)犯罪主体具有特殊身份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与其他刑事案件具有明显的区别,即犯罪主体具有身份上的特殊性,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法警等。这些人员在司法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拥有特殊的职责和权力,反侦查能力强。
- 王经纬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反侦查能力立案侦查司法系统
- 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探析被引量:4
- 2023年
- 当前,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具有线索来源渠道单一、查办过程对抗性强、窝案串案情形突出、受贿渎职牵连性高等特点。检察机关在查办此类案件中面临的组织、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困境,限制了直接侦查权之有效运行。为此,建议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从组织机构、运行模式、数据共享等方面完善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一体化机制,为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杨淑雅陈咪娜刘轩王聚强
- 关键词:司法工作人员侦查权检察一体化
相关作者
- 宋丹

- 作品数:18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司法工作人员 法律若干问题 《解释》 适用法律
- 陈国庆

- 作品数:131被引量:8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 韩耀元

- 作品数:65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刑事案件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 适用法律 《解释》
- 高景峰

- 作品数:55被引量:32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检察机关 检察改革 法律监督 合规 检察工作
- 潘家永

- 作品数:35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司法学校
- 研究主题:判决书 缓刑制度 缓刑期间 缓刑犯 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