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篇“ 古典意境“的相关文章
- 从古典意境中突围:《雨同我》与卞之琳诗歌的现代性
- 2022年
- 作为19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卞之琳,在向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学习的同时,也自觉地向中国古典诗歌资源寻求灵感。在化用古典诗词入诗时,卞之琳追求一种“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高妙艺术境界。他的诗风古意盎然,却又往往在意趣、结构上自由出入于传统,使之在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凸显现代诗人的巧思经营。卞之琳的“化古”与“化欧”密不可分,在触及中国古典诗歌资源时,英国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与他的“客观对应物”是重要的媒介。1934年卞之琳将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译介至国内,其中对于传统的“历史意识”(historicalsense)、抒情主体的客观化技巧和“典象”运用等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卞之琳此一阶段的诗歌创作。本文试图通过对卞之琳《雨同我》的集中分析,探讨卞之琳如何在化古的同时生成了自己独异的诗歌现代性。
- 卢瞳
- 关键词:卞之琳艾略特历史意识
- 莆仙戏《踏伞行》的古典意境
- 2021年
- 莆仙戏《踏伞行》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被誉为戏剧节最大亮点之一,"有望成为又一部时代戏曲新经典"[1];其后又入选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十大重点剧目。该剧源于传统文化滋养,文辞清雅,写情深婉隽永,唱腔独特悠扬,表演清新婉约,舞台唯美大气,展示了细腻古典的意境美感,凸显了莆仙戏的艺术魅力。
- 郑丽鑫
- 关键词:莆仙戏中国戏剧节舞台艺术文化滋养古典意境
- 中国古典意境美学视野下的沈从文创作论
- 2021年
- 沈从文深得中国古典意境美学精髓,创作中注重意境营造,其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意境美。他造境的艺术手法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突破传统、重构要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善用意象、境生象外,文体渗透、彼此融通,引入梦境、营造幻境,借鉴绘画、营造画境。沈从文将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与中国现代小说、散文有机融合起来,出神入化,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散文的新境界,彰显了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
- 黄高锋
- 古典意境说与现代意境说辨析被引量:1
- 2020年
- “意境”无论是在我国古典文论中还是在现代文论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古典文论中,意境是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国文学和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具有情景契合、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这三大特征;在现代文论中,现代意境理论的主体思想虽然来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但是吸收了西方现代美学的思想与方法后,现代意境理论更有条理,更具体系化。澄清现代意境理论的思想来源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是让意境理论来解决当代美学中的问题,激发古老的意境概念在当代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中的活力。
- 王艺涵
- 关键词:古典意境美学特征
- 心灵冲突·先锋品质·古典意境——房伟抗战历史题材小说论被引量:1
- 2020年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不能遗忘的历史,也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文学作品反复书写的内容。以《红岩》《铁道游击队》《平原烈火》《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传奇,以《红高粱》《落日辉煌》《八月乡战》等新历史主义观为圭臬的非英雄化历史写作,以《潜伏》《风声》等为代表的谍战小说等,都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切入了那段悲情记忆。房伟的抗战小说也是对那段耻辱历史的追索与铭记.
- 文红霞
- 关键词:历史写作革命英雄传奇抗战小说《铁道游击队》
- 古典意境在当代中国诗歌中的重构与绽放——以陈陟云诗歌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古典诗的主导意境从审美形态上察看是清正典雅,从审美感受上品味是含蓄蕴藉,以之对照陈陟云诗歌,从其境的摹形范影和意的抒怀言志两方面探析出境是水光清冽的迷离、情是婉约隐忍的伤痛、苦涩的本质就蕴蓄于水色光影的幻境中,此即折射出意境塑造的两大特色:一是清平淡雅的格调,意境的色泽、光亮、气息发出的是一种凛冽的清辉,形成"清奇雅正"的艺术特征;二是含蓄朦胧的神韵,水色光影弥散着、氤氲着一种整体性的渺茫氛围,不尽言、不尽意熔融于其中。在此,陈陟云的诗歌接续上了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在新时代语境中对之巧妙化用并使之重生。
- 苗霞
- 关键词:意境清雅含蓄
- 古典意境和现代审美的诗性融合——读林莽诗歌
- 2018年
- 林莽早期的诗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主题和意象,呈现出丰富的古典意蕴;其后诗人把古典意蕴当作写作基石,遵循现代审美需求,化融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质,诗歌呈现出丰富的情感与审美魅力。其诗风静好徐缓,诗意蕴藉深沉。古典意蕴和现代审美的诗性融汇,使林莽的诗歌折射出迷人的光芒,也使其成为汉语新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 谈雅丽
- 关键词:古典意境现代审美诗性
- 论产品形态设计对古典意境理论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产品形态设计可以通过吸取和挪用意境理论中的"虚实""有无""动静""似与不似"以及"线"的理论,通过材料、色彩、光烟等技术性手段的改造,以及与观者的情感性审视结合来达到一种类似诗词书画中那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情景交融、韵味久长的意境。虽然这种"实物""实景"的转化收到了很多限制,并且在转化过程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仍不失作为一种优秀的创作视角和创作方法,同时也为产品意境的形成以及有效传达提供了一种探索性的思路。古典意境作为中国传统古典美学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对于艺术批评,对于艺术创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产品形态设计来说同样如此。
- 仉春辉
- 关键词:意境理论
- 歌词创作中古典诗词情结和古典意境的营造——以苏打绿《秋:故事》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歌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篇幅简短,与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意境与氛围,共同构成一个审美世界。而近几年来,歌词创作的古典诗词情结大为流行。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将简要说明古典诗词情结出现的原因,并以苏打绿《秋:故事》专辑为例,重点分析其歌词创作中古典诗词情结的体现以及古典意境的营造。
- 白晓雪
- 关键词:苏打绿歌词二十四诗品
-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古典意境表达
- 2016年
- 意境是一种心理感应,是作为主体的"心"与客体"象"之间主客体交融、情景合一的艺术。这种意境美学体验,观影中能使观众思绪游离于剧情之外,感悟从有限视听进入无限情感、人生、哲理之中。作为热播的历史剧,《女医明妃传》在叙事、画面、声音上体现出古典意境美,这种意境美通过音画结合创造出无限想象空间,引导观众思绪,使观众获得"想象之外、言外之意"的视听感受。
- 李静
- 关键词:面部表情中医文化视听语言残酷性
相关作者
- 贺波彬

-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古典意境 高校教学管理 形体美 绘画美 音乐
- 苗霞

- 作品数:21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 语言 中国诗歌 当代诗歌 语言修辞
- 孙婧

- 作品数:1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意蕴美 古典意境 生态美 中国传统建筑
- 张俊美

-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迷情 乱世 狭邪小说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 刘小梅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发生现象学 古典意境 美学意境 审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