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叙事声音“的相关文章
- 贝西·黑德《乌云密布》中的女性叙事声音
- 2024年
- 《乌云密布》是博茨瓦纳混血女作家贝西·黑德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乌云密布》中,黑德将后殖民主义的思考同非洲女性受压迫的现实联系起来,通过描写非洲女性在父权社会、族群政治、阶级压迫影响下从“失声”到“发声”的过程,从集体型叙事声音入手塑造了联合起来的非洲女性群像。同时,黑德以带有协商性的笔法点出了非洲男性与女性、个人与集体之间双向的困顿关系以及解决之道,作者型叙述声音中饱注对非洲女性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未来希冀,以此我们也对黑德的女性观、写作观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 孙宝琳黄晖
- 历史困境与意识觉醒:《鹬鸟声声》中的女性叙事声音
- 2023年
- 塔哈·侯赛因被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保持着对社会的关怀与体察。《鹬鸟声声》作为塔哈代表性小说,关切彼时埃及女性的悲欢,从生存困境、身份困境、精神困境步步深入,以广阔的视角勾勒出时代洪流下埃及女性生存处境的艰难,以集体型叙事声音全景书写女性被束缚与自我束缚的命运悲剧;同时以细腻的笔触嵌入阿米娜复仇与情爱的两难境地,描绘女性所处的、充斥悲剧意味的特殊困境,将个人型叙事声音作为出发点,表现女性个体意识与陈规旧习的搏斗。而宰赫拉到阿米娜两代人思想的流变、生命的走向,隐含着塔哈的作者型叙事声音,具象化了时代浪潮推动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演化历程,是伟大的文学家塔哈·侯赛因与女性一道征服黑暗的壮举。
- 魏宇黄晖
-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意识觉醒叙事声音
- 莫里亚克《蛇结》中的叙事声音
- 2022年
-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蛇结》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叙述者路易讲述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仇恨以及想要剥夺他们继承权的计划。然而,在故事的结尾,他却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回了爱和信仰。小说的力量不在于情节的发展,而在于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通过对小说叙事声音的分析,我们将阐明小说的叙述者与受述者、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关系,挖掘小说的不可靠叙述及其修正,发现作者通过叙事技巧表达的对叙述者的同情,最终揭示小说的意义以及莫里亚克关于家庭、爱、信仰的看法。
- 陈泽帆陈穗湘
- 关键词:莫里亚克叙事声音
- 美国小说《紫颜色》的女性叙事声音分析
- 2022年
- 小说《紫颜色》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沃克的代表作。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该作品,也有学者讨论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主人公叙事声音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沃克对女性权威的身份建构,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同时,沃克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消除男性话语的支配权,建立女性自己的叙事权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中沃克的创作意图。
- 马哲
- 关键词:《紫颜色》女性主义叙事学叙事声音
- 新闻评论特稿修辞叙事声音比较研究
- 2022年
- 基于修辞叙事理论并以转述言语为切入点,比较了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发表于《中国日报》的新闻评论特稿的修辞叙事声音,以此探究二语写作者在此类体裁写作中的声音特点。研究发现,两组作者均具有引入外界声音的意识,都试图通过转述言语来加强自己的修辞叙事;中国作者构建文本的修辞叙事多声性意识不够强烈,语篇的对话性、互动性、互文性、评价性和论辩性程度不够高,修辞叙事声音的多元性构建特征不够明显;产生共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裁共同的语用修辞特征,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不同的文化和修辞传统。
- 鞠玉梅
- 关键词:转述言语
- 被掩盖的真相——《珀涅罗珀记》中的叙事声音叹息
- 2022年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珀涅罗珀记》戏仿《奥德赛》,用多元化的叙事声音重述了史诗中的故事。女性叙事主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叙事和男性权威,表明了作者的女性主义观点。此外,个人型声音、男性声音和集体型声音等多元化的不同的叙事声音相互碰撞,在叙事的过程中分别建构起了自己的权威,逐渐揭开被官方叙事掩盖的故事真相,表明了权威的不可靠性和真相的不确定性。
- 冯源
- 关键词:《珀涅罗珀记》叙事声音女性主义真相
- 从沉默无声到掷地有声:《可以吃的女人》的叙事声音解读
- 2022年
- 加拿大当代女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细腻而深刻地描写了女主角玛丽安在长期遭受职场和生活的双重压制下,逐渐开始主动抗争,最后寻回自我的曲折历程。文章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苏珊·兰瑟的叙事声音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文本叙事技巧探究,分析小说在个人型叙事声音和作者型叙事声音结合作用下,女主角玛丽安如何在寻觅自我过程中重塑女性气质,获得意识觉醒以及阿特伍德如何隐藏在作品背后构建女性作家叙事权威,以此揭示当代社会女性性别政治斗争的现状,传递女性之声。
- 丁礼明高若云
- 关键词:《可以吃的女人》叙事声音
- 电影叙事声音初探
- 2021年
-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视听艺术,但仍是文学文本的一种,因此,电影叙事研究有着其必要性。通常来说,叙事人决定了故事信息的范围,但由于叙事人具体身份的差异性,所反映出叙事人对所叙之事的态度或距离也就有所不同,尤其表现在叙事声音上。在具体作品中,叙事声音的不同由叙事人称和视点的不同来决定,并以此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精彩电影世界。本文立足于电影中的叙事声音,试图分析和阐述某些电影作品通过叙事声音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张力。
- 胡碟石中华
- 关键词:叙事人叙事声音叙事人称视点
- 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声音研究
- 菲兹杰拉德是美国“爵士时代”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往往以独特的叙事手法,生动的语言见长。《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尼克·卡罗威的视角叙述了来自社会底层的盖茨比一步步发迹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为了梦想而献出了生命的故事。将近...
- 刘星
- 关键词:美国小说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声音
- 《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双重叙事声音
- 2020年
- 《爱,是不能忘记的》在叙事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形式叙述者的双重叙事声音。作者安排第一人称回顾型叙事者将自己的话语融入“我”的思考轨迹之中,而母亲与老干部的精神上的爱恋作为主要故事情节部分,则在女儿“我”和笔记本上母亲不在场的叙事声音共同完成,其本质是第一人称叙事者“我”(珊珊)与隐含作者间的潜在对话关系,为文本增添了一种复调的美。同时,作为女性“成长”主题的短篇小说,叙事者的双重叙事声音建构以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的真实存在及对“自我”的构建。
- 刘利娟
-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儿童视角女性成长
相关作者
- 魏恩文

- 作品数:20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黎明职业大学
- 研究主题:《呼啸山庄》 盖斯凯尔夫人 高职院校 叙事声音 一神教
- 黄晖

- 作品数:52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古尔 文学 伦理身份 身份建构 非洲文学
- 袁黎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叙事视角 叙事声音 《今日说法》 客观性 新闻叙事
- 冯平

- 作品数:18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英文 《草原日出》 《野草在歌唱》 生态主义
- 刘娜

- 作品数:44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
- 研究主题:地方高校 叙事声音 跨文化 翻译主体 中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