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9篇“ 反应性增生“的相关文章
肝脏局灶淋巴组织反应增生^(18)F-FDG PET/CT显像1例
2025年
患者女,42岁,因"体格检查发现肝占位1个月余"入院,无乙肝、丙肝病史。患者彩超检查提示肝内低回声结节;上腹部CT平扫(图1A)提示肝右后叶上段见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结节。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图1B~1D)示结节动脉期平均CT值约72 HU,门静脉期(平均CT值约100 HU)和延迟期(平均CT值约87 HU)快速廓清。实验室检查:尿常规WBC计数为29.02(0.00~25.00;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10^(6)个/L,血清总胆红素20.0(3.4~17.1)μmol/L.
李潇晴刘仲惠曾磊姜雨萌王艳丽
关键词:低回声结节肝右后叶PET/CT显像WBC计数门静脉期肝占位
β淀粉样蛋白受体PirB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反应增生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受体PirB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反应增生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β组、Aβ+0.2μmol/L PEP组、Aβ+0.4μmol/L PEP组、Aβ+Fluspirilene组、Aβ+GFP-LV组和Aβ+mPirB-LV组。分别采用PirB的可溶胞外段PEP或PirB抑制剂Fluspirilene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内源PirB受体;或采用慢病毒转染过表达PirB基因,其后给予Aβ1-42寡聚体处理。采用RTCA和E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增生相关S-100钙结合蛋白B(S-100β)、波形蛋白(Vimentin)、巢蛋白(Nestin)、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RTCA法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各组标准化细胞指数(NCI)值均骤降,其后逐步升高并趋于平稳。EdU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明显增强(P<0.05);与Aβ组比较,Aβ+0.2μmol/L PEP组、Aβ+0.4μmol/L PEP组和Aβ+Fluspirilene组细胞增殖活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Aβ组比较,Aβ+0.4μmol/L PEP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Aβ+GFP-LV组比较,Aβ+mPirB-LV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GFAP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Aβ组比较,Aβ+0.4μmol/L PEP组GFAP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PirB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增生和增殖的上游分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PirB受体可能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方法。
赵沅杰拓振杰尚培骏杨锦雯张晓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星形胶质细胞增殖
胃神经鞘瘤及胃周反应增生淋巴结的CT影像特点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及胃周反应增生淋巴结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S患者30例, 其中男12例、女18例, 年龄33~85(57.5±10.4)岁。27例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增强扫描。收集患者CT平扫及增强资料, 观察GS及胃周反应增生淋巴结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点。结果 (1)30例患者CT平扫示GS均为单发, 肿瘤边缘清晰, 发生于胃体21例、胃底4例、胃窦5例, 3例突向腔内、3例突向腔外、24例突向腔内外, 瘤体呈圆形14例、椭圆形10例、分叶状6例;9例表面有溃疡, 其中脐凹状4例、小溃疡3例、裂隙状溃疡2例;3例瘤体多发点状钙化灶;1例瘤体远侧低密度坏死区。27例患者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30例患者增强扫描结果示肿瘤均呈渐进强化, 峰值均在延迟期, 其中7例中度强化、23例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0.79~3.09(1.61±0.63)。GS在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的CT值与正常胃壁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CT增强扫描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分别为(68.27±12.34)、(82.47±12.81)Hu, 高于正常胃壁的(55.90±9.39)、(59.57±10.12)Hu,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7.67, P值均<0.001)。(2)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胃周见26枚稍大淋巴结, CT平扫为均匀等密度影, 长径6~17(10.8±2.8)mm, 短径6~9(7.1±1.0)mm;位于胃小弯侧13枚、胃大弯侧8枚、胃网膜淋巴结4枚、腹腔干淋巴结1枚;18枚形状为长圆形或哑铃形、8枚为类圆形, 边缘均较清晰。其余15例患者, 因淋巴结过小或未显示而未纳入评估。CT增强扫描示6枚淋巴结中度强化, 20枚淋巴结明显强化, 最大强化率1.16~3.29(2.03±0.73);平扫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30.44±5.05)、(69.35±11.45)、(90.23±19.43)、(68.35±10.87)Hu, 强化峰值均在静脉期。结论 GS的CT影像
公维云苏慧朱晓琳张立涛马得廷李秀娟
关键词:胃肿瘤胃神经鞘瘤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宽体能谱CT参数在鉴别诊断肺癌纵隔转移、非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淋巴结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宽体能谱CT在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非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肺癌患者和28例肺部炎病变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增强双期能谱CT扫描,分别在70 keV单能量图像及碘基图像上测量转移、非转移、炎反应增生三组淋巴结大小、密度、三期IC、NIC、λHU,并用单因素方差、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方法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转移淋巴结短径比非转移淋巴结及反应增生淋巴结大(P<0.001)。反应增生淋巴结平扫密度比转移淋巴结高(P<0.001),而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增强扫描反应增生淋巴结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比转移、非转移淋巴结高(P<0.05)。除了动脉期NIC,反应增生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在平扫IC、NIC、λHU,动脉期IC、λHU,静脉期IC、NIC、λHU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增生淋巴结与非转移淋巴结在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的IC、NIC、λ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碘的定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基本低于反应增生淋巴结,能谱CT定量参数鉴别两者有一定诊断效能,而非转移淋巴结与反应增生淋巴结能谱参数无差异。
郑思捷向佳陈茜彤卢颖欣刘韵陈淮黄绥丹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能谱CT
阙华发教授辨治淋巴结反应增生经验撷萃被引量:1
2023年
阙华发教授强调脾虚生痰、五脏失调为淋巴结反应增生发病之本,而局部淋巴结肿大是痰浊为患、疾病之标的具体体现。在治疗过程中,应以健脾益气、化痰祛瘀贯穿始终,同时注意和调五脏,辨证施治;亦根据患处局部辨证,运用药膏外敷,发挥顾氏外科内外结合的治疗特色,并附上验案1则。
曹恒劼阙华发
关键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鉴别颈部淋巴瘤与反应增生淋巴结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鉴别颈部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来我院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的53例患者,共53枚淋巴结,根据病理分为淋巴瘤组(25枚)和反应增生组(28枚)。CEUS定量分析获取时间-强度曲线,并记录峰值强度(PE)、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流入相曲线下面积(WiAUC)。对比两组CEUS的定及定量分析参数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淋巴瘤和反应增生淋巴结的造影灌注模式、灌注强度及灌注均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PE和WiAUC小于反应增生淋巴结,RT和TTP大于反应增生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RT、TTP均对淋巴瘤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P<0.05),而PE、WiAUC的诊断效能较低(P>0.05)。CEUS定量分析总体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AUC分别为80.00%、71.40%、77.36%和0.756。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淋巴瘤与反应增生淋巴结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胡志刚徐薇
关键词:超声造影淋巴瘤
阿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和Ki-67表达在胃黏膜反应增生与异型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胃黏膜反应增生及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黏蛋白特殊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对于鉴别两种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断的胃黏膜反应增生63例、低级别异型增生54例、高级别异型增生63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病变的黏蛋白变化特点、Ki-67阳细胞数及分布模式,并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增生、异型增生中阳率分别为87.3%(55/63)、10.3%(12/117),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增生中表现为腺体底部到表层细胞质内AB-PAS阳黏蛋白颗粒逐渐增多的成熟现象,低级别异型增生及高级别异增生中表现为异型增生的腺体细胞质内AB-PAS阳黏蛋白颗粒缺失的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胃黏膜反应增生组中阳表达率(>10%)为81.0%(51/63),阳细胞主要位于腺颈部及黏膜中部(58/63,92.1%)。低级别异型增生组中阳表达率(>10%)为90.7%(49/54),阳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上部(33/54,61.1%),呈带状分布。高级别异型增生组中阳表达率(>10%)为95.2%(60/63),阳细胞主要位于黏膜全层(49/63,77.8%),呈弥漫/弥漫散在分布,3组比较Ki-67阳表达数量及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PAS染色、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可为胃黏膜反应增生及异型增生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石中月侯卫华王莹田忠秋曹勍郭昕萌路军李雪陈红金木兰
关键词:胃黏膜增生KI-67抗原
剪切波弹成像及超声造影鉴别颈部不典型反应增生淋巴结及淋巴瘤的价值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成像(SWE)及超声造影(CEUS)鉴别颈部不典型反应增生淋巴结与淋巴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常规超声无法定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87例共102枚淋巴结,均行SWE并分析弹图(2D-SWE)及最大弹模量值(Max-SWE),行CEUS并分析淋巴结灌注及增强模式。按照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反应增生组及淋巴瘤组,比较两组常规超声、SWE及CEUS的声像图差异以及3种成像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不典型反应增生组多呈非中央门型、均匀蓝色、Max-SWE<39.6 kPa及门部开始均匀增强。常规超声的血流类型、2D-SWE、Max-SWE及CEUS在不典型反应增生组与淋巴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自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520、0.774、0.836及0.722,其中Max-SWE的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分别为80.0%和83.3%;2D-SWE的敏感度最高(89.3%)。结论对于常规超声难以鉴别的颈部不典型反应增生淋巴结及淋巴瘤,可首选SWE;其次为CEUS。
王晓荣梁奎艾迪拜·木合买提宋涛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淋巴瘤巨淋巴结增生弹性成像技术
三仁汤治疗淋巴结反应增生低热医案1则被引量:2
2019年
淋巴结反应增生为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增生而致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以出现颈部肿块多见。该病原因复杂,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环境污染、药物中毒等引起,呈现出急炎症或慢免疫反应,或急慢反应同时存在⑴。患者在淋巴结肿大的前期或早期常有反复低热史,淋巴结缓慢增大,全身脏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
吴巧敏王琦吴海斌唐卓然刘亚倩王羽嘉张永生
关键词:三仁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低热医案
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垂体反应增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伴垂体反应增生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原发甲减伴垂体反应增生病人的临床资料,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并随访。结果 5例病例症状均有改善,其中4例病人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清FT3、FT4、TSH、垂体大小恢复正常。1例病人误诊为泌乳素瘤,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垂体大小也恢复正常;药物治疗6个月后,FT3、FT4恢复正常,TSH仍偏低。结论原发甲减伴垂体反应增生为可逆增生,经药物治疗后可恢复正常大小。
钟方平祁震宇李政何蒙蒙周鹏惠国桢
关键词:垂体增生

相关作者

朱梅刚
作品数:182被引量:679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
研究主题:淋巴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恶性淋巴瘤
闫威
作品数:36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细胞周期 耳屏 灌注治疗 颌面部血管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马超
作品数:22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癌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灌注治疗 颌面部血管瘤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
麦泽锋
作品数:30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恶性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贾志莺
作品数:50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造影 乳腺肿瘤 常规超声 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