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176篇“ 博士生“的相关文章
- 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优化策略被引量:2
- 2024年
- “分流退出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系统而又影响广泛的博士生教育重要制度构成,直接影响并作用于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水平和声誉。根据“史密斯模型”的分析框架发现,我国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存在政策文件的内容表述与操作规范“模糊”、实施高校的规章立制与执行落实“走形”、博士生和导师的价值认知与责任意识“匮乏”、社会认识与公共理念的支持氛围“缺失”等现实问题。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政策执行与制度落实,受制于政策内容供给碎片化、相关责任主体难协调、政策落实理念难整合、政策执行方式不适配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必须优化政策制度的科学设计,强化分流退出制度的操作执行;改善实施院校的落实执行,建立健全分流退出制度的运行机制;提高师生主体的理念认识,增强对分流退出制度的认可参与;加强向社会环境的理念宣传,塑造分流退出制度的适应生态,等等,以此改进并完善博士生教育“分流退出制度”的规范落实与全面推广。
- 陈林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教育政策
- 博士生学业表现分析的实证研究
- 2024年
- 通过实证数据呈现博士生学业表现分化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导师和院校三个维度考察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年龄偏小、读博前无工作经历、内部动机驱动、导师有学术头衔、指导频率高、受到良好科研训练的博士生更可能获得国家奖学金;就读期间出国访学显著增加博士生获国奖延期毕业的概率;人文社科、直博生、高学业投入、外部动机驱动的博士生仅顺利毕业的概率显著更高;女性、理工科、硕博连读、读博期间出国访学、低学业投入、外部动机驱动、院校发表要求过高的博士生更可能面临学困危机。提高博士生学业表现需着重激发学生内部学术动机,导师施以有效指导,院校提供充足资助、宽松发表环境、坚实科研训练和多元个性化课程教学。
- 张玉丹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质量国家奖学金延期毕业
- 学科交叉背景下博士生培养质量探讨
- 2024年
-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不断探索提高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改革措施,以“电接触研究”交叉方向博士生培养为例,从校内外多学科的合作、国际合作、企业合作以及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研究成果对提高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高锦春李莉
-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启示
- 2024年
- 分析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WOS数据库中与博士生教育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等内容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正处于多学科协同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博士生指导、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研究趋势主要包括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要高度重视博导的有效指导,完善博导遴选、聘任等制度;深刻把握博士生社会化的双重属性,培养博士生的可迁移能力;尽快推行博士生代表作制度,健全博士生学术水平评价机制。
- 姜凡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教育研究
-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路径及成效
- 2024年
-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的目标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培养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为社会提供能够解决重大难题的人才、保持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袖地位。培养路径包括构建独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选择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课题对博士生进行科研训练、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培养、增强人工智能博士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多方共建人工智能博士生成长激励机制等。培养成效显著,其培养规模和质量均处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机制,为美国在该领域的世界领袖地位奠定了基础。从中可得出重要启示: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社会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核心知识体系与高水平科研能力是高质量人工智能博士生培养的内核,跨学科综合素养对培养领袖型人工智能人才至关重要。
- 陈翠荣周子涵
- 关键词:人工智能博士生培养
- 博士生能力发展:学术志向与攻博满意孰轻孰重?
- 2024年
- 借助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博士生谋求能力发展,面临“学术志向与攻博满意孰轻孰重?”两难问题时的行动抉择。结果显示,就能力发展而言,博士生攻博满意与学术志向是促进性而非替代性关系。从中、美比较视角看,中国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更依赖其持有的学术志向,美国博士生的攻博满意对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正向效应则更高。对此,研究围绕博士生、学校、社会等博士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将该议题延展为公共议题并提出建议。
- 吴易林张强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
- 博士生教育规模推演:2012-2025年中国为例
- 2024年
-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综合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新时代“稳定规模”到“稳步扩大”调控已完成;“十四五”末博士学位年度授予规模有望突破10万,从而超过NCES传统统计口径下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数。建议重点改革指导教师选聘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基于数理方法的规律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 董渊王任模王任模钟晓征
-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数值模拟
- 美国博士生教育:国家战略、资助制度与改革动向
- 2024年
- 美国博士生教育是世界上培养年轻一代研究者和大学教师的典范模式之一。博士生教育是美国学术研究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和研究相结合,美国将博士生教育成功纳入国家创新、研究和开发战略体系中,服务于国家目标和确保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为保障博士生教育健康发展,联邦政府和大学密切合作,建立了强有力的资助体系,尤其是经济资助和学术训练一体化、践行财政公平和体现学科差异。
- 孟卫青吴开俊陈鸣敏唐婷
- 关键词:美国博士生教育
- 博士生培养对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博士生培养对其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468名从事学术职业的博士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1)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学校因素相互作用,且共同对博士生学术职业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个人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其直接效用为0.413;其次为导师因素,其直接效用为0.263;最后为学校因素,其直接效用为0.137。导师因素与个人因素成为影响博士生学术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2)在个人因素层面,独立申请课题对博士生学术职业发展的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导师因素层面,导师科研指导、学术成果对其学术职业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3)教学实践参与、博士生教育背景对其学术职业发展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高校完善培养机制,导师因材施教、博士生树立以学术为业层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博士生培养模式调适,促进博士生学术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陈小满樊小冬孔凡壬
-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学术职业发展
-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博士生教育:成效、问题与举措
- 2024年
-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秀生源吸引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动博士生培养高质量发展,宜稳步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推动博士生教育提质增效;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改革,激发博士生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加强导师职责岗位管理,打造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强化优质资源协同配置,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面提高博士生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 景安磊钟秉林周海涛林思雨
-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
相关作者
- 沈文钦

- 作品数:180被引量:1,44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 博士生教育 博士毕业生 学术 博雅教育
- 罗英姿

- 作品数:129被引量:1,15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教育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 博士生培养
- 陈洪捷

- 作品数:137被引量:1,490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 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 博士毕业生 博士生培养
- 赵世奎

- 作品数:95被引量:1,07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博士生 研究生教育 博士生教育 高等教育 过度教育
- 马永红

- 作品数:169被引量:1,48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工程硕士 博士生 专业学位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