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6篇“ 单晶镍基合金“的相关文章
- 一种应用于单晶镍基合金与表面热障涂层间的扩散屏蔽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单晶镍基合金与表面热障涂层间的扩散屏蔽层及其制备方法,先对单晶镍基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及离子刻蚀;再在单晶镍基合金表面喷涂ZrN扩散屏蔽层;然后在ZrN扩散屏蔽层外侧喷涂MCrAlY金属粘结层;最后对单晶镍基合金...
- 刘俊凯周益春杨丽李聪程春玉孙宇李桂芳曹可
- 一种高浓度Re/Ru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力学行为研究
- 本文设计和制备一种含6%Re和5%Ru的第5代单晶镍基高温合金,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蠕变性能测试、组织形貌观察、位错的衍衬分析、电子探针和原子探针元素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对合金的元素偏析、γ’相尺寸及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合金...
- 赵国旗
- 关键词:镍基单晶合金位错组态蠕变机制
- 一种应用于单晶镍基合金与表面热障涂层间的扩散屏蔽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单晶镍基合金与表面热障涂层间的扩散屏蔽层及其制备方法,先对单晶镍基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及离子刻蚀;再在单晶镍基合金表面喷涂ZrN扩散屏蔽层;然后在ZrN扩散屏蔽层外侧喷涂MCrAlY金属粘结层;最后对单晶镍基合金...
- 刘俊凯周益春杨丽李聪程春玉孙宇李桂芳曹可
- 6%Re/5%Ru单晶镍基合金的超高温蠕变行为和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对6%Re/5%Ru单晶镍基合金(质量分数)进行蠕变性能测试和组织观察,研究了合金的超高温蠕变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定出合金在(1160℃,120 MPa)的蠕变寿命为206 h。中期稳态阶段,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攀移越过γ′相是合金的变形特征,γ基体中溶解的难熔元素可增加位错在基体中运动的阻力。超高温蠕变期间,随温度提高γ′相发生溶解,可减小筏状γ′相的尺寸,提高位错攀移越过γ′相的速率,特别是当温度大于1170℃时,合金的施加温度敏感性使筏状γ′相的尺寸减小,应变速率提高,这是合金蠕变寿命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蠕变后期,基体位错可在位错网破损处切入γ′相,其中,切入γ′相的位错可由{111}面交滑移至{100}面形成K−W锁,抑制位错的滑移和交滑移,可改善合金的蠕变抗力。而在颈缩区域较大的有效应力可开动位错的双取向滑移,致使筏状γ′相扭折,并在扭折区域发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直至断裂,这是合金在超高温蠕变期间的变形和损伤机制。
- 赵国旗田素贵刘丽荣刘丽荣
-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位错网
- 单晶镍基合金的层错能及其对蠕变机制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对合金进行不同温度层错能的计算、蠕变性能测试及位错组态的衍衬分析,研究温度对单晶镍基合金层错能和蠕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760℃具有较低的层错能,其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110〉超位错剪切进入γ′相,其中,切入γ′相的位错可分解形成(1/3)〈112〉位错+(SISF)层错的位错组态。随温度的提高,合金的层错能增大,合金在1070℃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110〉螺、刃超位错剪切进入γ′相。在980℃,合金的层错能介于760~1070℃之间,蠕变期间的主要变形机制是〈110〉螺、刃超位错剪切进入γ′相,其中,剪切进入γ′相的螺位错由{111}面交滑移至{100}面,形成(1/2)〈110〉不全位错+反向畴界(APB)的K-W锁位错组态,这种具有面角非平面芯结构的K-W锁可抑制位错的交滑移,提高合金的蠕变抗力。其中,蠕变期间较低的应变速率仅释放较少的形变热,不足以激活K-W锁中的位错在{111}面滑移,是K-W锁在980℃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
- 闫化锦田素贵田素贵于慧臣舒德龙舒德龙
-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层错能蠕变
- 含Mo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蠕变及损伤行为被引量:8
- 2017年
- 通过蠕变性能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含3%和5%(质量分数)Mo无Re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蠕变和损伤行为。结果表明:与3%Mo单晶合金相比,5%Mo无Re单晶合金具有较好的蠕变抗力和较长的蠕变寿命,测定出5%Mo单晶合金在1040℃、137 MPa的蠕变寿命为556 h。在施加的温度和应力范围内,测定出合金在稳态蠕变期间的表观蠕变激活能Q=484.7 kJ/mol。合金在稳态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攀移越过筏状γ′相;合金在蠕变较后阶段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剪切进入筏状γ′相。随蠕变进行,位错的交替滑移致使合金中筏状γ′相发生扭曲,并在筏状γ′/γ两相界面发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直至断裂,是合金在高温蠕变后期的损伤与断裂机制。
- 梁爽田素贵刘智鑫刘智鑫
- 关键词:显微组织蠕变
- 晶体取向对一种单晶镍基合金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
- 2017年
- 研究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M186LC在两个晶体取向下的高温蠕变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对[001]和[011]取向试样均进行拉伸蠕变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试样断口的微观结构特征。蠕变试验结果显示:在750℃/700 MPa和900℃/320 MPa的蠕变试验条件下,[001]晶体取向试样蠕变寿命高于[011]晶体取向试样,特别是在750℃/700 MPa的蠕变试验条件下,试样各向异性程度更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断口和组织结构表明:在750℃/700 MPa试验条件下,[001]取向试样断裂特征为解理型断裂,[011]取向试样断裂特征为剪切断裂;在900℃/320 MPa试验条件下,两种取向试样断裂特征均为韧性断裂。由此可见,晶体取向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M186LC的蠕变性能有显著地影响。
- 付鑫涛王文龙王文成宋晓明谷巍洪红伦
- 关键词:镍基单晶合金蠕变试验各向异性
- 一种含4.5%Re/3.0%Ru的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含4.5%Re/3.0%Ru单晶镍基合金进行高温蠕变性能测试,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不同蠕变期间的试样进行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该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的单晶合金在高温蠕变期间具有良好的蠕变抗力,在1040℃/160MPa的蠕变寿命达到725h。高温蠕变初期,合金中γ′相沿垂直于应力轴方向转变成筏状结构,其稳态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攀移越过筏状γ′相。高温蠕变后期,合金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剪切筏状γ′相。位错的交替滑移使筏形γ′相扭曲,并在γ/γ′两相界面发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直至断裂,是合金在高温蠕变后期的断裂机制。
- 舒德龙田素贵吴静张宝帅梁爽
-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 Ti和Ta对单晶镍基合金在水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提拉法技术,经由选晶器制备出三种不同Ti和Ta含量的单晶镍基合金试样,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测试了单晶镍基合金(0 0 1)面在3.5%NaCl+10.5%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单晶镍基合金中的Ti主要提高合金在氯化物和硫酸盐水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而Ta可以提高合金的钝化性能,使得合金的钝化区间变宽,至钝电位变负和维钝电流降低,同时含有Ti和Ta的合金具有最小的自腐蚀电流和自腐蚀速度;含Ti、Ta的三种镍基合金交流阻抗谱均表现出单一的容抗弧,电化学腐蚀受合金中组元与腐蚀介质的电化学反应控制,同时含有Ti和Ta的合金具有最大的电荷传递电阻和最小的自腐蚀速度。
- 司瑞雪陆乃嘉张轲
- 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极化曲线交流阻抗电化学腐蚀
- 一种含4%Ru的单晶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 本文通过设计和制备一种含4%Ru的镍基单晶合金,并对其进行不同工艺热处理,蠕变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组织形貌观察、能谱仪(EDS)成分分析,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合金中成分偏析程度的影响,以及含4%...
- 蒋崇亮
- 关键词:镍基单晶合金蠕变性能孔洞缺陷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田素贵

- 作品数:229被引量:6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蠕变 单晶镍基合金 蠕变行为 镍基单晶合金 镍基合金
- 于兴福

- 作品数:128被引量:2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蠕变 单晶镍基合金 合金 轴承钢 镍基合金
- 胡壮麒

- 作品数:946被引量:3,748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合金 单晶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 王明罡

- 作品数:59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单晶镍基合金 镍基合金 软磁复合材料 错配度 晶格常数
- 徐永波

- 作品数:103被引量:1,2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单晶镍基合金 蠕变 单晶 微观结构 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