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7篇“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相关文章
医源性胆管损伤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医源性胆管损伤在预防和诊疗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胆道的外科学与影像学解剖、肝外胆管的生理血供及损伤后病理改变等。
罗丁主编
关键词:医源性疾病胆管诊疗
医源性胆管损伤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普及,胆管损伤发生率约在0.19%~0.7%,开腹手术约为0.4%。发生原因主要有肝门和Calot三角解剖不清、胆囊炎症、解剖变异、电凝使用不当、技术失误、术中出血等。按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管外科学组编写的《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指南》(2008版)进行损伤分型及损伤部位的确定。对于术中即时发现的损伤,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并应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肝胆外科医师进行处理。术后因胆漏或梗阻性黄疸而确诊,处理时间与远期效果关系密切。术后胆漏者,若引流通畅,影像学检查腹腔内无胆汁潴留,应观察治疗。胆漏3个月未能愈合或后期引起胆管瘢痕狭窄者,不适合内镜或介入治疗时,应行胆管修复手术。胆汁性腹膜炎,原则上应行胆管及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考虑行胆管修复治疗。梗阻性黄疸待胆管扩张后再行修复手术。后期胆管损伤的处理,根据胆管损伤的部位和类型,应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包括微创内镜和介入治疗。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督导是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崔志安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手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 9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例共施行手术 10 3次。其中 2次手术者 8例 ,3次手术者 2例。最后 1次手术方式为胆管端端吻合 18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例 ,胆管壁缺损修补 4例 ,单纯缝线拆除 1例 ,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 6 5例。 70例随访 1~ 10年 ,优良率 90 %。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 ,是可以避免的。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损伤性狭窄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李宜雄吕新生汤恢焕刘恕刘冀宁
关键词:医源性疾病
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应注意的问题
2024年
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定义为手术中或术后诊断的胆道系统意外损伤,常导致胆汁瘘或非结石性胆管狭窄。IBDI往往会引起胆道感染、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受医生经验、处理方式等因素影响较大,对病人的IBDI最佳治疗方案应基于损伤类型,结合发病时间、损伤程度、患者一般状态进行选择,并最终通过对无瘢痕、无炎症、血供良好的健康胆管进行修复重建,恢复其连续性及完整性[]。胆道损伤修复目前仍有很多争议,如损伤程度评估、修复时机,修复方式等,针对上述常见问题,本文讨论如下。
侯阳明李江涛
关键词:胆管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指由于治疗过程中医源性因素如外科手术或其他有创性诊疗操作意外造成的胆管损伤。随着外科手术及微创技术的日渐成熟,现关于胆管损伤的治疗方式包括内镜治疗、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对端吻合术、肝切除术及肝移植术等。针对IBDI,选择合理及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前胆道外科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系统性回顾目前有关IBDI治疗的文献,对IBDI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分析及总结。
古丽米拉·亚森江吐尔干艾力·阿吉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肝切除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疗现状
2023年
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 IBDI)大多是由腹部手术、肝脏介入手术、肝脏或者胆管穿刺治疗等造成的,最常见于胆囊切除术。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远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目前关于胆管损伤的分型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方法包括术中诊断、术后诊断、影像学方法等。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案包括内镜或介入下治疗、外科手术(胆管修补术、胆管对端吻合术、组织替代修复术、胆管结扎术、胆管/肝管空肠吻合术、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等)。修复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如胆管/胆肠吻合口狭窄、肝叶萎缩、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这些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分型、诊断和治疗等角度探讨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相关研究现状。
陈杰樊海宁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术后随访
医源性胆管损伤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收集鄂尔多斯市2006年1月—2021年5月5家医院发生的14例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胆管损伤的病因、损伤类型、胆管修复手术时机及术式、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发现胆管损伤有8例,术后发现胆管损伤6例,所有患者均行修复性手术治疗,修复手术类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胆管对端吻合术有1例,胆管间断修补术1例。初次修复手术中有10例治疗成功;4例在初次修复手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其中3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远期预后优良率达78.6%。胆管损伤原因复杂多样,首次修复手术最为关键,尤其施术者经验及手术时机至关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能是治疗严重胆管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张硕折占飞王怀明熊洋吴思成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胆道修复
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迟发性医源性胆管损伤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内镜和外科手术治疗胆管损伤严重程度(SG)1~2级的迟发性医源性胆管损伤(DBDI)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功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的129例SG 1~2级DBD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6例, 女性83例;年龄[M(IQR)]54(22)岁(范围:21~82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匹配后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匹配后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各有48例患者, 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匹配后两组患者的胆管损伤-修复间隔时间、术中麻醉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外科手术组相比, 内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0(30)min比185(100)min, Z=7.675, 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5(5)d比12(7)d, Z=5.848, P<0.01]明显缩短。安全性方面, 两组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Ⅲ级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组术后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Ⅲ级)的发生率高于内镜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8.1%比20.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疗效方面, 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两组术后感染指标呈上升趋势, 但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96例患者中, 61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89.4±48.0)个月(范围:3~165个月), 两组患者随访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术后远期随访优良率(78.1%比86.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2)。在Strasberg-Bismuth分型E1型患者中, 与外科手术组相比, 内镜治疗组的远期随访优良率[13/14比2/5, P=0.037]更�
韩恒通岳平孟文勃张磊朱克祥朱晓亮苗龙王正峰王海平李汛
关键词:手术中并发症医源性胆管损伤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肠吻合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修复时机
2022年
1905年Mayo首次报道2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修复胆囊切除术导致的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其后IBDI经历了两次发生高峰,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开腹胆囊切除术和9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广泛开展时。目前,LC致IBDI发生率为0.104%~0.38%,占全部IBDI的80%~85%,成为导致IBDI的首要原因[1]。站在手术者的角度,手术过程中曾发生IBDI的外科医师占72.3%~80%[2]。但由于IBDI统计的难度,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此外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ERCP及相关操作导致的IBDI也见于文献。
刘文峥陈勇军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在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术修复医源性胆管损伤,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1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因不同手术导致胆管损伤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年龄(47.5±15.3)岁。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Ⅱ1型损伤7例,Ⅱ2型损伤1例,Ⅱ3型损伤1例,Ⅱ1型同时合并Ⅱ2型1例,Ⅱ4型1例。8例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给予修复,另外3例修复手术距离初次手术的时间分别为2 d、9 d和5个月。所有患者均利用胆管端端吻合、经肝经皮胆道引流的手术方式进行胆管修复,不放置T型管。结果本组所有胆管损伤的修复手术均1次成功,无死亡病例。2例肝总管端端吻合的患者术后吻合口有胆漏发生,量少:其中1例术后3 d胆漏即消失;另1例经腹腔引流2周后痊愈。其他病例围手术期无胆漏、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无胆管炎表现。所有病例术后经肝经皮胆道引流通畅,肝表面胆道引流管穿出的部位无胆漏发生,1例在术后6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其余病例均是在术后3个月拔除胆道引流管。所有患者术后无腹胀、腹痛、寒战发热、黄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肝内胆管无狭窄、扩张,工作生活正常,治愈率100%(11/11)。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修复手术方式应尽量选择胆管端端吻合术,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维持胆汁排泄的正常生理通路;经肝经皮胆道引流能够保障胆管端端吻合修复,能够减低患者的致残分级。
贾长库徐孙兵陈宏伟陈卫陈鑫宇朱含章刘凌
关键词:胆管引流术

相关作者

高志清
作品数:257被引量:1,230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 肝移植 并发症
付由池
作品数:179被引量:831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肝移植 医源性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 并发症
刘永雄
作品数:144被引量:1,54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肝肿瘤 外科治疗 肝癌 胆道外科
窦科峰
作品数:911被引量:4,241H指数:2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肝癌 肝细胞
黄强
作品数:274被引量:1,3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胆管癌 内镜 胆管肿瘤 腹腔镜 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