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0篇“ 区域史“的相关文章
区域到全球:徽州茶商研究路径的新转向
2024年
近八十年来,有关徽州茶商的研究在其资本来源、兴衰轨迹、国内外贸易、运销网络与区域社会变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多侧重区域的内源性阐释。作为商品的茶叶除具有独特的贸易属性外,更是在跨区域、跨国家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徽州茶商研究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采用全球的新视野,建立跨区域、长时段、跨文明的新理路,注重运用多语种文献和跨学科融合的新方法,这样才能推动徽州茶商研究向纵深发展,充分展现徽州茶商研究的独特价值与时代意义。
康健
关键词:全球史区域史
印度学术界的印度洋区域研究:历与现状
2024年
印度洋区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印度洋区域研究也成为热门领域。以本土视角考察20世纪以来印度学界的印度洋区域研究历程不仅可以看出印度民族性表达的变化,有助于深化关于印度的历认知,在当下“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背景下还有着现实意义。由“印度之洋”到“海上印度”的理念变化不仅反映了印度学界研究思维和视角的转向,还折射出印度在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复杂矛盾中对于民族性的定位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日韩海洋研究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内部地理、历相似的不同文明有关民族性表达的差异特征。
任俐蓉肖华锋
关键词:民族主义后殖民主义
区域研究的数字化困境被引量:1
2024年
当前区域研究者要面对的是这样的现实:这一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显著,尤其是近年来数字学的兴起,提供了诸多研究的新层面与新方向;与此同时,文献数据化、研究方法转向与人才储备转型等层面的“数字化困境”也成为摆在眼前的挑战。
向静
关键词:数字化
区域与社会治理研究的一部力作——《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读后
2024年
张宏利《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与区域社会治理研究》一书,就浙江官民开发沿海滩涂的动因、具体形态、开发活动与区域社会治理的演化、经营海洋事业的样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新观察。作为学界首部关于宋代浙江沿海滩涂开发问题研究的专著,该书以独到视角建构自身对宋代区域、国家治理问题的新阐释,突破了学界的既有认识,是一部创新性突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陈俊达
关键词:宋代沿海滩涂
区域研究重新解读中国历
2024年
苏菲
推进区域视角下的当代中国与东亚三国关系研究
2024年
中国幅员辽阔,地缘政治条件和周边环境非常复杂。能否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不仅关乎中国自身经济建设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区域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在众多的周边国家当中,中国与朝鲜、韩国、日本这三个东亚邻国有着紧密的历联系,但也正因如此,历问题常常成为相关国家双边关系的焦点。
徐显芬
关键词:区域史地缘政治外部环境关系史
人口流动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间的形构——基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区域考察
2024年
区域是动态的空间,在不同历区间与区域空间出现的人口流动不断重塑区域社会。明清以来,关中地区、山西诸盆地的大量人口进入黄土高原西部,部分内地移民与西南民族走廊的民众也流入其中,黄土高原西部成为一个重要的移民区域。在这一区域内部,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互动与文化交融频繁发生,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空间。随着黄土高原西部洮岷走廊、河湟走廊市镇的兴起,多民族在市场基础上的互动扩大了其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建宗
关键词:黄土高原西部
印度洋区域研究的学术谱系及其全球转向被引量:1
2023年
印度洋是一处历悠久的文明交汇之地,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这里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印度洋地区的研究已有百年历程,但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洋区域的研究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更加注重人的流动、物质文明的发展、思想和文化的传播以及对国家和帝国的重新思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破除西方中心论,反思传统的区域和国别研究,深入理解海洋生态,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变动,形成具有中国立场的世界历和国际关系叙事。
朱明
关键词:全球史区域史海上丝绸之路
区域界定与区域研究的思考——读《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
2023年
中国学研究在不断求新的学术环境中发展,近年来区域研究成绩斐然,但是围绕区域研究的理论规范而引发的学术讨论不曾停止。本文通过阅读黄国信教授的《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一书,对区域界定以及区域研究有了较浅的认识。在历进程中,区域界定受利益驱使、不同身份认知的影响,呈现出动态的界,故而区域有其独特性、系统性以及联系性。因此,在区域研究中也应遵循区域的特性,以此为根据处理好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重视与地方之间的差别。
王丽苑
关键词:区域史研究
重建中国的历叙述——《在历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研究认识论的对话》读后
2023年
基于对王朝观与传统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区域研究逐渐成为历学界颇受关注的研究取向之一。自1980年代,陈春声、刘志伟、郑振满、蔡志祥以及海外的科大卫、萧凤霞等学者基于共同的学术旨趣围绕明清华南区域社会开展研究并积累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基本的研究范式与理论共识。因其共有的学术理念、研究取向而被学界冠之以“华南学派”的称号。但其特色鲜明的区域研究取向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认为其只关注区域个案与基层社会、研究趋于“碎片化”等。
许若冰
关键词:区域史研究传统史学历史叙述学术理念学术旨趣

相关作者

龙先琼
作品数:46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研究主题:区域史 文化多样性 地方高校 个案 改土归流
行龙
作品数:104被引量:727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社会史 中国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研究 区域社会史 社会研究
杨晓军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区域史 新式教育 乡村 供氧装置 心内科护理
赵世瑜
作品数:151被引量:1,907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研究主题:明清 历史人类学 区域社会史 社会史 民俗学
陈倩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美国汉学 汉学界 区域史 地缘 地方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