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86篇“ 北缘“的相关文章
- 柴北缘侏罗系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 柴北缘以侏罗系为烃源岩,含油气层系多,从古新近系到基岩,埋深和横向变化大,多类型勘探目标复合叠合,包含构造、岩性、地层、致密气等多类勘探目标,地层岩性油气为主要勘探领域,是集中勘探的部署重点。地震响应差,地震资料成像精度...
- 韩春瑞安燕燕王生香吴永国王雷
- 关键词:侏罗系宽频可控震源柴北缘
- 柴北缘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2024年
- 研究区位于柴北缘缝合带与磨拉石前陆盆地的结合部,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演化,岩浆岩广泛发育。岩体侵入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和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中,岩性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属次铝质钙碱性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物源具有地壳和地幔的成分,并具同源岩浆演化特征。研究区主体属加里东期构造岩浆岩带,形成于板块碰撞前的构造环境,花岗岩结晶温压条件为640~720℃、0.1~0.3 GPa。
- 张炜
- 关键词:柴北缘中酸性侵入岩构造环境
- 基于GNSS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研究
- 2024年
- 基于1999~2007年、2009~2013年、2013~2017年和2017~2021年共4期GNSS地壳运动速度场构建GNSS速度剖面,分析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各次级断裂现今地壳差异运动特征,并进一步建立负位错模型反演获取各次级断裂现今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速率。结果表明:1)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现今整体呈现出以左旋走滑为主、兼逆冲挤压的活动特征。2)1999~2007年,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整体处于强闭锁状态,漳县段和鸳凤段仅部分区段闭锁且闭锁程度较低,闭锁深度也较浅;2009~2013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中段闭锁程度有所减弱,鸳凤段东部与天水-宝鸡段东部由较强闭锁转变为蠕滑状态,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中西部依然呈强闭锁状态;2013~2017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整体处于较强闭锁状态,仅天水-宝鸡段东部呈蠕滑状态;2017~2021年,锅麻滩段中西部、漳县段、鸳凤段东部和天水-宝鸡段中部处于较强闭锁状态,鸳凤段中西部与天水-宝鸡段西部则呈蠕滑状态。3)各次级断裂滑动亏损速率整体分布特征与断裂闭锁程度基本一致。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锅麻滩段和天水-宝鸡段中部现今处于较强闭锁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累积背景。
- 瞿伟崔耀郝明李久元
- 关键词:西秦岭北缘断裂带GNSS
- 青藏高原东北缘基于W2度量的全波形成像
- 2024年
- 本研究收集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1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50个区域地震事件波形数据,采用基于二次Wasserstein(W2)度量的全波形成像方法,获得了10~100 s频带下该区域的高分辨率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秦岭造山带中下地壳呈高速特征,表明高原内部弱物质未流入此处;而从松潘—甘孜地块跨过昆仑断裂至秦祁地块内的中下地壳呈现低S波速、正径向各向异性(V_(SH)>V_(SV))和高泊松比异常,暗示深部地壳物质存在水平流动.在秦祁地块中部,深部地壳高速特性及负径向各向异性(V_(SH)
- 董兴朋杨顶辉蒙伟娟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波形反演泊松比
- 柴北缘苦水泉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
- 2024年
- 苦水泉金矿位于柴北缘锡铁山-布果特山Pb-Zn-Au-Cu-Mn-煤成矿亚带,矿体受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早志留世石英闪长岩。矿石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纤铁矿-针铁矿-孔雀石-蓝铜矿等中低温组合;近矿围岩蚀变以绢英岩化、硅化为特征,远矿围岩蚀变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金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和闪长岩脉控制。找矿标志为断裂构造、围岩蚀变和闪长岩脉。通过开展苦水泉金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研究,以期能为今后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参考。
- 李波安国诚马永成李永太苗虎林冶福强
- 关键词:柴北缘控矿因素地质特征
- 柴北缘阿木尼克地区遥感控矿构造特征分析
- 2024年
- 遥感技术不仅可以从宏观上解译构造的空间展布,还可以通过线、环形构造与已知矿点空间耦合关系,总结二者分布规律,进而为找矿提供依据。以阿木尼克地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经过数据融合、镶嵌、彩色合成等预处理,提取了该地区线、环形构造信息,分析了该区线环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及线环构造与工作区内生金属矿组合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阿木尼克地区共解译出59条大于1 km的线性构造,NW向线性构造规模最大、延伸最远,其中包括2条贯穿研究区的区域性线性构造和30条规模较小的次级线性构造;(2)NW向线性构造形成时间最早,近EW向构造形成最晚;近SN向构造可能是NW向构造受剪切作用发生右行走滑,并使其走向偏移导致;(3)共解译出32组环形构造,发育2条北西向环带和1条北东向环带,整体上,区内的环形构造受到北西向线性构造的主要控制和近东西向线性构造的辅助控制;(4)NW向次级线性构造为主要的控矿构造,EW向线性构造次之;热液成因的矿点基本位于环形构造内部或边界;NW向次级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相交部位为找矿的有利地段。
- 汪周鑫刘光莲张爱奎刘哲
- 关键词:柴北缘构造解译控矿特征
- 青藏高原东北缘清水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2024年
- 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碰撞汇聚的影响,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其构造变形不断向北东扩展、挤出,造就了清水河流域及其周缘独特的构造地貌格局。通过对清水河流域构造地貌的研究,可以揭示新生代晚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和地貌演化过程。本文基于30 m分辨率DEM数据,利用ArcGIS 10.2软件对清水河流域地貌参数进行提取,精确计算了22条子流域的河长坡降指标(SL)及Hack剖面、面积-高程积分(HI)、流域不对称度(AF)以及盆地延伸率(Re)这4种地貌形态指数,定量获取了清水河流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再结合4个参数求得各子流域的相对活动构造指数(Iat),对研究区的相对构造活动性程度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SL值分布在70.1~353.9之间,表明整个流域内构造活动性存在区域差异且整体活动变形程度较高;(2)受海原断裂带和香山-天景山断裂带的影响,研究区西岸流域HI和AF指数的平均值大于东岸,Re指数的平均值小于东岸,表明西岸构造活动性大于东岸;(3)研究区相对活动构造指数(Iat)处于第一、二级的面积达到80%,主要分布在西岸,表明整个流域的构造活动性强烈,且展现由东向西活动性逐渐增强的趋势。同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综合评估流域构造活动状态,并据此对河流发育阶段以及构造运动进行分析。
- 王阳周小虎史小辉黄琪刘禄山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DEM构造地貌
-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地震分布关系
- 2024年
-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表征岩石圈综合力学强度,对理解区域深部构造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强烈地震活动频发.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深部岩石圈力学性质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利用基于Fan小波的谱方法,使用WGM2012重力异常数据、ETOPO1地形数据和CRUST1.0模型,通过导纳和相关联合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与荷载比(F).结果显示研究区T_(e)整体呈明显的东高西低分布,青藏块体T_(e)变化剧烈,西部高值(>40 km)和东部低值(<20 km)共存;鄂尔多斯地块T_(e)较高(>30 km),变化相对平缓;荷载比F存在局部西南高,巴颜喀拉和羌塘地块荷载比F较高(>0.5),说明以地下荷载为主,其他地块荷载比F较低(<0.2),以地表荷载为主.鄂尔多斯地块结构稳定,岩石圈强度较大,T_(e)值较高;内部构造活动性微弱,深部物质密度横向变化较小,岩石圈所受荷载以地表为主,荷载比F较低.柴达木地块东部与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可能发生有下地壳流,岩石圈较为软弱,T_(e)值较低;巴颜喀拉地块内部与鲜水河断裂的荷载比F较高,岩石圈所受荷载以地下为主,可能是地壳物质向东流动导致岩石圈深部物质密度横向变化较大引起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T_(e)和T_(e)梯度、F和F梯度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地震一般发生在区域相对低T_(e)值、T_(e)梯度值和荷载比F梯度值较大的区域,震级较小的地震多发生在荷载比F较小的地区,6级以上强震则较多发生在荷载比F约为0.1和0.8的区域.因此,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值较低、T_(e)梯度和荷载比F梯度较大的地区,更易出现地震.
- 苏子旺鲁宝亮李柏森朱武
- 关键词:有效弹性厚度荷载比地震分布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特征
- 2024年
-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地区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发现和突破,研究寒武系烃源岩特征对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普遍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海相烃源岩主要集中在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为研究塔西北地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新层系烃源岩特征,对4口钻井(BY1井、KTJ1井、KPN1井和XSC1井)和3条野外露头剖面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西北地区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为泥质灰岩和泥岩,测试结果显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下段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分别为1.55%,2.39%,0.45%,0.89%(钻井样品)和1.10%(露头样品),表明该组为好-较好烃源岩,有机质母质类型为腐泥型,沥青镜质体反射率(Rb)分布在2.23%~2.57%,有机质已经处于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为一套天然气气源岩。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厚度约20~90 m,中-下段烃源岩优于上段。根据钻井及地震剖面发育特征,肖尔布拉克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以BY1井和KTJ1井为中心的台内洼地,该区为烃源岩最有利发育区。
- 高永进尹成明刘丽红徐大融杨有星张远银宋泽章甄曼彤
- 关键词:地球化学分析生烃潜力烃源岩柯坪断隆塔里木盆地
- 面向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灾害的武警救援装备建设研究
- 2024年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有着数量众多的活动断裂,是形成我国地震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武警部队作为抢险救援的精锐力量,在遂行地震灾害救援任务中肩负着神圣使命。目前,武警地震救援装备尚存在装备可靠性相对较弱、多样化保障相对不足、装备协同相对较差等问题,为更好完成地震救援任务,从提升装备科技效能、强化装备环境适应、完善装备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为提升救援装备能力建设提供了借鉴。
- 刘浩石福丽李文博
- 关键词:武警部队地震灾害救援装备
相关作者
- 高锐

- 作品数:432被引量:2,679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 深地震反射 岩石圈 青藏高原东北缘
- 张建新

- 作品数:186被引量:2,757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柴北缘 榴辉岩 早古生代 俯冲 北祁连
- 史基安

- 作品数:184被引量:2,483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准噶尔盆地 成岩作用 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三叠系
- 张希

- 作品数:225被引量:99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研究主题:GPS 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强震 地震前
- 杨经绥

- 作品数:449被引量:5,436H指数:5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蛇绿岩 地幔橄榄岩 铬铁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榴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