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88篇“ 包容性“的相关文章
包容性时尚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2024年
在时代认知和审美的发展下,人们发现了过去的时尚与审美的局限,在包容性设计理念和人道关怀的影响下,包容性时尚出现并在秀场上大放异彩,也希望让更多服装穿戴者受益。本文简要介绍包容性时尚的由来与定义和研究现状。通过线上查阅资料和问卷调研的方法,进一步对搜集到的包容性时尚的应用类型进行分类汇总和案例分析。同时,在案例搜集中发现包容性时尚的不足,提出包容性时尚的发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倪佳盼李峻
中欧班列开通与沿线国家包容性增长
2024年
包容性增长”是指经济增长不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强调增长的质量和效果,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使用熵权法来衡量包容性增长水平,以中欧班列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异质性双重差分法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对这种促进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探讨中欧班列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国家的包容性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在进行安慰剂检验后,结果仍旧成立。本文的结论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因此,未来应继续推动中欧班列的健康发展,以实现沿线国家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包容性增长。
林硕延李佳展郑伟杰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绿色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
2024年
包容性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绿色金融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能否促进包容性增长,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研究方法就绿色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地区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有效促进包容性增长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绿色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两条路径来间接发挥对包容性增长的推动作用;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促进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绿色金融合作、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实行差异化的绿色金融政策等建议,以加快实现包容性增长。
刘占芳肖春梅杨膨宇
关键词:绿色金融包容性增长空间溢出效应
包容性游戏的价值意蕴及其支持条件
2024年
包容性游戏能够丰富普通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体验,形成友好联结和支持网络,增强社会的公平性和凝聚力。包容性游戏的支持条件包括:通过包容性文化建设,增进对包容性游戏的共同理解;支持儿童参与游戏空间建设,共建包容性游戏环境;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开展包容性游戏空间建设,支持和促进包容性游戏的开展。
韩波
关键词:社会融合
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三重价值思考
2024年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力量,还揭示了中华文明永葆活力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包容性发展为思路和方法可以深刻理解事物间的差异和个性,化解不同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具有三重价值内涵: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和谐共生、中华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开拓创新、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的时代指引。包容性发展是以承认存在差异和尊重差异为基础,在冲突与碰撞之后相互妥协中吸收,在相互斗争中借鉴;包容性发展是基于融合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是追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有价值的选择,是一种创新,是质的飞跃;包容性发展是事物之间互补空间的弥补,是在差异性基础上的互通有无,最终目的是实现从“容”到“融”的转变;包容性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民族特色和时代背景,呈现个性和整体性,更具凝聚力。
王雅琴
关键词:中华文明包容性文化发展和谐观
农业食物系统包容性发展研究综述及展望
2024年
构建包容性农食系统是保障弱势群体营养食物安全供给、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农食系统包容性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包容性主体、包容性政策、包容性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关于农食系统包容性的研究相对欠缺,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包容性系统是集“同权、共享、共富、可持续”于一体的核心特征形成了共识,重点关注老弱妇幼等弱势群体、偏远农村等边缘区域,强调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机会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但存在农食系统包容性界定模糊且分散,跨学科系统理论研究框架尚未构建,缺乏完整指标体系量化设计、缺乏农食系统全产业链环节和政策执行效果的实证研究、缺乏农食系统利益相关者的系统性和异质性研究等不足。未来研究应当明确包容性农食系统的关注主体、重点领域,基于全生命周期,“分区域、分人群、分主体”的开展跨学科、系统性和异质性研究,以期为优化食物系统转型的政策体系与制度安排提供基础。
谢小飞吕剑平
关键词:包容性共同富裕
包容性基础设施概念的系统综述及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基础设施包容性发展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基础设施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包容性转向。根据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 2020)声明选择了22个最相关的研究进行内容审查,以了解现有的研究者、研究对象、概念内涵、领域和框架。研究发现,包容性基础设施的研究者主要集中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组织,主要是针对所有人尤其是脆弱群体,提出宏观的包容性战略框架,但对于项目层面的包容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尚无深入的研究和成熟的理论框架。基于此,对未来基础设施包容性发展的几点启示进行讨论,旨在探索未来基础设施包容性发展具体的解决方案。
戴德胜胡凯丽姚迪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基础设施
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2024年
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加凸显受助者的主体地位,资助过程更加具有实践性,资助内容更加丰富完善,育人效果更加全面长效,能够为高校贫困生解困提供新思路,解决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难题,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文章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核心,围绕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展开研究,首先阐述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现阶段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包容性发展理念下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解困的有效路径,旨在发挥包容性发展理念的育人价值,促进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他助—自助—助他”的良性循环。
牛佳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可持续发展跟踪管理
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否促进东道国包容性增长
2024年
本文利用2006—2020年中国贸促会境外产业园区信息服务平台与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探究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否促进东道国包容性增长。研究结果表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包容性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愈加明显;从东道国特征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越低的经济体,境外经贸合作区产生的包容性增长效应越大;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东道国的包容性增长促进效应还体现在与中国制度距离更为接近的经济体;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升级、跨境供应链延伸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影响东道国包容性增长的三个重要渠道;境外经贸合作区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道国包容性增长具有联动效应,并且境外经贸合作区没有加剧东道国环境污染。本文结论体现了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并为世界各经济体谋求经贸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现实依据。
牛华宋香凝李震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双重差分模型
包容性理念下城市混合社区设计策略研究
2024年
自20世纪末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打破了城市社区结构的单一性,居住空间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也因此形成相应的社区治理制度,这也就造成了居住秩序的不同,从而产生居住空间的排他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混合社区居住融合存在的问题:社区空间环境的差异、不同群体社会交往疏离、居民文化认知的差异,从社会包容包容性规划的视角提出以下设计策略:整合社区内建筑与景观肌理以促进社区物理空间融合,植入社区居民自组织共享空间实体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重拾在地性历史文化从而唤醒社区群体记忆以凝聚社区公共精神。
胡佳马丹
关键词:社会包容

相关作者

王新建
作品数:77被引量:207H指数:6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包容性 包容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 辨正 执政理念
潘庆华
作品数:74被引量:3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种质资源 稻瘟病 稻瘟病菌 抗病品种 分子标记
袁达松
作品数:85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包容性 经济法 经济法治 金融危机 法治
王玲
作品数:392被引量:1,2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 稻瘟病菌 复配农药 水稻种质资源
王志章
作品数:235被引量:1,957H指数:2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城市 连片特困地区 反贫困 脱贫 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