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7篇“ 前驱症状“的相关文章
偏头痛前驱症状临床表型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探讨
2024年
偏头痛发作通常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2018年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重新定义了前驱症状。过去30年,许多临床研究关注成人和儿童前驱症状的发生率和常见表型。现有的神经电生理和功能影像学证据提示下丘脑的激活和疼痛调制通路改变与前驱症状的产生密切相关,其中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三叉神经脊束核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未有大型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在前驱期给药能否有效预防疼痛发作,尽早识别前驱症状并采取措施对减轻头痛负担乃至阻止偏头痛发作有益。本篇综述梳理了偏头痛前驱症状的患病率及临床表型、与诱因及先兆的区别和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提出未来偏头痛前驱期预防和管理方向。
张祉昱裴月红于玲王军傅瑜
关键词:偏头痛前驱症状病理生理机制神经电生理功能影像学
偏头痛的前驱症状
2023年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高度失能性神经系统疾病,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头痛后期4个阶段。近年来,针对偏头痛的前驱症状研究表明,其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与疾病早期阶段的多个脑区功能异常直接相关。深入研究偏头痛的前驱症状不仅有助于揭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也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将系统阐述偏头痛前驱症状的临床表现、生物学机制和其诊疗研究的最新进展。
周梦婷程红荣刘恺鸣
关键词:偏头痛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家属对双相情感障碍前驱症状识别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和家属对BD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80例非急性期BD患者以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80名家属(照料者/监护人)。采用BD前驱症状回顾性量表(BPSS-R)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比较患者、家属对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结果80例患者中,BD-Ⅰ型占73.8%(59/80),BD-Ⅱ型占26.2%(21/80);女性占35.0%(28/80);首次发作症状为抑郁的患者占38.8%(31/80),前驱期发作病程为(7.1±3.4)个月;首次发作症状为轻躁狂/躁狂的患者占61.2%(49/80),前驱期发作病程为(6.1±3.6)个月。当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时,家属对社会孤立、学业和职业功能不良、焦虑/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或奇怪的想法的识别率高于患者,评估学校/工作问题的严重程度高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首次发作为轻躁狂/躁狂发作时,家属对社会孤立、焦虑/紧张、运动迟缓、失眠、体重或食欲下降、事物的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的识别率高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首次发作是抑郁还是轻躁狂/躁狂发作,患者对抑郁心境的识别率高于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D患者和家属对于BD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存在差异,家属对除抑郁心境外的其他多个前驱症状的识别能力高于患者。
郭彤谢小萌沙莎周勇乔羽李晓虹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前驱症状家属
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识别及其前驱症状性别差异分析
2021年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症状识别及其前驱症状的性别差异。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ACS患者230例,采用问卷调查,记录患者对ACS识别、ACS发作急性症状前驱症状及合并症等情况,统计分析ACS前驱症状的性别差异。结果:ACS发作时患者可识别症状主要以胸痛为主(60.87%),其次为出汗(36.96%);ACS发作时未意识到症状占34.78%;ACS患者疼痛及不适主要集中在胸部(52.17%)、两肩胛或肩胛下(51.30%);女性发生上胸部、背部及两肩胛间、颈部及双上肢疼痛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典型症状方面,女性虚弱、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及头晕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症状复杂、多样,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患者对前驱症状存在不确定性,应给予重视。
王道正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识别前驱症状性别差异
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前驱症状比较及预测能力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前驱症状出现率差异及其预测头痛发作能力。方法纳入2020-07—2021-07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头痛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对2组间头痛特征、前驱症状及其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中前驱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7.5%和7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平均前驱症状数量(7.0 vs 4.3,P=0.004)、预测头痛能力(42.2%vs 15.9%,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前驱期疲乏(54.7%)、颈强直(45.3%)、头晕(45.3%)、激惹(43.8%)、焦虑(42.2%)、恶心(40.6%)发生率较高,紧张型头痛中焦虑(47.7%)和疲乏(43.2%)发生率较高。2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驱症状分别为畏光(P=0.004)、畏声(P=0.004)、颈强直(P=0.043)、恶心(P=0.010)、头晕(P=0.043)、激惹(P=0.040)。具有预测性的偏头痛前驱症状异质性较强,其中预测率较高的症状为打呵欠(22.2%)、疲乏(22.2%)、焦虑(25.9%)、头晕(22.2%)、视力模糊(22.2%)。在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中,前驱症状数量均与偏头痛失能程度评估问卷分值、头痛影响测试问卷分值、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值相关。结论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前驱症状发生率均较高,但其症状学表型存在差异,且偏头痛患者通过前驱症状预测头痛发作能力显著强于紧张型头痛。
郑泽华郝雨雁方玉婷胡露宇王迎双李维东周艳杰肖哲曼
关键词: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前驱症状前驱期
184例丛集性头痛患者临床特点、前驱症状及丛集期前症状横断面研究
目的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原发性头痛中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lgias,TACs)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极重度疼痛、严格单侧、伴头...
孙姝娉
关键词:丛集性头痛前驱症状
偏头痛前驱症状的生物学内涵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偏头痛前驱期因其可能的头痛预测作用及早期头痛干预机会为人所重视。打呵欠、疲乏、颈强直、感知觉超敏症状(畏光、畏声、畏嗅)均是常见的偏头痛前驱症状。然而,关于偏头痛前驱症状的预测效能及其可能机制,目前结论尚未统一。偏头痛前驱症状可分为感知觉超敏症状、睡眠及认知相关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和其他症状前驱症状与触发因素及偏头痛伴随症状的准确区分,目前仍未达成统一。疲乏、情绪变化、颈强直是青少年期患者常见的前驱症状。目前对偏头痛前驱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打呵欠是偏头痛具有预测意义的前驱症状之一,通常认为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变密切相关,在偏头痛病理生理中,可由多巴胺能D1、D2、D3受体介导。颈强直是偏头痛常见前驱症状,与多巴胺、5-羟色胺能神经元激活有关。下丘脑在偏头痛前驱期激活,可能是导致前驱期颈强直的重要原因。恶心作为偏头痛患者常见前驱症状,其病理生理学起源仍存在争议。目前的研究表明,前驱期恶心与5-羟色胺代谢改变有关。感知觉超敏症状包括皮肤异常性疼痛和畏光、畏声、畏嗅,在前驱期中丘脑激活已被证实与皮肤异常性疼痛和畏光相关。
郑泽华肖哲曼
关键词:偏头痛前驱症状打呵欠颈强直恶心
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前驱症状及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的前驱症状,及前驱症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25岁双相障碍子代及对照子代,使用双相障碍前驱症状清单评估症状,使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结果共纳入104名双相子代及48名对照子代。双相子代情感低落、担心/焦虑、精力缺乏/易疲劳、失眠/入睡困难、注意力集中困难、犹豫不决、能力减退/任务完成差、兴趣缺乏/减退、紧张害怕、活动缺乏/减少、绝望/无助感、易激惹/易愤怒等症状在一生中(15.4%~44.2%)及近3个月(12.5%~30.8%)的出现率,均较正常子代(2.1%~25.0%,0.0%~4.2%)高(P<0.05)。有前驱症状的双相子代GAF分较无前驱症状双相子代更低(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前驱症状中情感低落(B’=-0.27,P<0.01)、活动缺乏/减少(B’=-0.25,P<0.01)、绝望/无助感(B’=-0.23,P=0.14)及易激惹/易愤怒(B’=-0.20,P=0.03)与双相子代GAF得分负相关。结论双相子代较对照子代有更多的双相障碍前驱症状,且前驱症状的存在和整体功能下降相关。
卢玮聪张若曦徐贵云林康广
关键词:双相障碍前驱症状高危子代
血管迷走性晕厥诱发因素与前驱症状的性别差异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1)VVS诱因: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3.3%vs.5.2%,P=0.001);(2)VVS前驱症状:男性出汗(7.8%vs.18.2%,P=0.048)和胸闷(39.2%vs.66.2%,P=0.003)的发生率低于女性(;3)直立倾斜试验反应时间:药物激发阶段80%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局出现在7.5(5.0,10.0)min,女性患者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早于男性患者(7.5 min vs.10.0 min,P=0.004)。结论:女性VVS患者胸闷和出汗发生率高于男性;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混合型VVS的直立倾斜试验平均反应时间较女性延长。
郑黎晖胡锋刘尚雨沈利水涂斌李甲坤张震昊吴灵敏姚焰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性别差异前驱症状直立倾斜试验
肺癌患者化疗相关呕吐前驱症状的筛选及其与化疗相关呕吐的关系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化疗相关呕吐(CIV)发生前症状与CIV间的关系,找出与CIV密切相关的前驱症状。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化疗的肺癌患者60例。对比其中出现CIV组和未出现CIV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CIV相关的前驱症状。另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肺癌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预防CIV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便秘、恶心、失眠等症状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呕吐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CIV组患者在年龄、化疗方案、饮酒史、KPS评分以及恶心、便秘等方面与未出现CIV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CIV密切相关的前驱症状包括恶心、便秘、食欲减退、失眠、呃逆、饮酒史。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除呃逆、恶心症状无明显缓解,其他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CI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失眠、食欲减退、呃逆、便秘、恶心与CIV密切相关,对肺癌患者CIV有明显影响。
卢玮冬左云陆筱灵张敏陈志鹏
关键词:肺癌前驱症状干预

相关作者

王伟勇
作品数:30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儿童孤独症 误诊 麻痹性痴呆 前驱症状
肖哲曼
作品数:127被引量:276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偏头痛 癫痫 偏头痛患者 头痛 原发性头痛
成红学
作品数:35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焦煤集团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患者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静脉溶栓
赵桂梅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山疗养院
研究主题:护理改革 整体护理 前驱症状 行为干预 可行性
刘桂香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
研究主题:病毒性脑炎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前驱症状 糖尿病 病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