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前驱症状出现率差异及其预测头痛发作能力。方法纳入2020-07—2021-07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头痛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对2组间头痛特征、前驱症状及其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中前驱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7.5%和7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平均前驱症状数量(7.0 vs 4.3,P=0.004)、预测头痛能力(42.2%vs 15.9%,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前驱期疲乏(54.7%)、颈强直(45.3%)、头晕(45.3%)、激惹(43.8%)、焦虑(42.2%)、恶心(40.6%)发生率较高,紧张型头痛中焦虑(47.7%)和疲乏(43.2%)发生率较高。2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驱症状分别为畏光(P=0.004)、畏声(P=0.004)、颈强直(P=0.043)、恶心(P=0.010)、头晕(P=0.043)、激惹(P=0.040)。具有预测性的偏头痛前驱症状异质性较强,其中预测率较高的症状为打呵欠(22.2%)、疲乏(22.2%)、焦虑(25.9%)、头晕(22.2%)、视力模糊(22.2%)。在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中,前驱症状数量均与偏头痛失能程度评估问卷分值、头痛影响测试问卷分值、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值相关。结论偏头痛与紧张型头痛前驱症状发生率均较高,但其症状学表型存在差异,且偏头痛患者通过前驱症状预测头痛发作能力显著强于紧张型头痛。
目的探索双相障碍未患病子代的前驱症状,及前驱症状对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8~25岁双相障碍子代及对照子代,使用双相障碍前驱症状清单评估症状,使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结果共纳入104名双相子代及48名对照子代。双相子代情感低落、担心/焦虑、精力缺乏/易疲劳、失眠/入睡困难、注意力集中困难、犹豫不决、能力减退/任务完成差、兴趣缺乏/减退、紧张害怕、活动缺乏/减少、绝望/无助感、易激惹/易愤怒等症状在一生中(15.4%~44.2%)及近3个月(12.5%~30.8%)的出现率,均较正常子代(2.1%~25.0%,0.0%~4.2%)高(P<0.05)。有前驱症状的双相子代GAF分较无前驱症状双相子代更低(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提示,前驱症状中情感低落(B’=-0.27,P<0.01)、活动缺乏/减少(B’=-0.25,P<0.01)、绝望/无助感(B’=-0.23,P=0.14)及易激惹/易愤怒(B’=-0.20,P=0.03)与双相子代GAF得分负相关。结论双相子代较对照子代有更多的双相障碍前驱症状,且前驱症状的存在和整体功能下降相关。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1)VVS诱因: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3.3%vs.5.2%,P=0.001);(2)VVS前驱症状:男性出汗(7.8%vs.18.2%,P=0.048)和胸闷(39.2%vs.66.2%,P=0.003)的发生率低于女性(;3)直立倾斜试验反应时间:药物激发阶段80%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局出现在7.5(5.0,10.0)min,女性患者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早于男性患者(7.5 min vs.10.0 min,P=0.004)。结论:女性VVS患者胸闷和出汗发生率高于男性;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混合型VVS的直立倾斜试验平均反应时间较女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