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8篇“ 前见“的相关文章
- 前见、效果历史、文本: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的三个维度
- 2024年
- 伽达默尔主张以“视域融合”来解决不同视域对理解造成的差异和冲突问题。他认为,视域融合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三个维度上:第一,“前见”作为视域融合的预先筹划,为理解文本奠定了前提;第二,“效果历史”作为视域融合的客观性保证,在视域融合过程中充分显示历史的实在性。第三,“文本”作为视域融合的对话场所,也是视域融合产生的结果,促使对话得以可能。从“前见”“效果历史”和“文本”三个维度分析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能够为理解哲学诠释学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 姚修杰刘亚宁
- 关键词:诠释学视域融合前见效果历史文本
- 论“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中的作用--以《鲁滨逊漂流记》与《福》为例
- 2024年
- “前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移植到文学领域时,虽然大致概念并未改变,但仍存一定的问题。同时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前现代概念,虽然已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批判,但仍有其存在意义。而“前见”在文学“经典”生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却鲜有讨论。因而首先要对“前见”概念进行哲学史语境中的梳理。历史既是理解的前提,亦是理解的产物,历史是“被理解”的历史。文学“前见”可以从文学创作主体与文学接受主体两方面考虑。文学“经典”的产生亦需要探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以及解构该小说的小说《福》,具体论述“前见”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前见”在“经典化”过程中的两种可能性。
- 许锦煊
- 关键词:前见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福》
- 汉译佛典名相翻译的哲学前见
- 2024年
- 我谈的话题关于佛教名相的翻译问题。对佛教经典翻译的研究我们已有很多,学者们都提到佛典汉译是人类文化迁移史上的壮举、一项大工程,积累了很多历史经验。既往的研究多是从历史学角度出发,如译场制度、翻译原则等,我的研究角度略微有些不同,专谈佛教的名相。这里的“名相”从狭义上说,特指一些抽象的佛教哲学概念。我们知道现代汉语关于哲学范畴的翻译,大量沿用了佛教词汇,比如说“意识”“世界”“意志”,等等,这些就属于名相。
- 王颂
- 关键词:文化迁移汉译佛典经典翻译佛教哲学
- 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前见理论研究
- 朱晋江
- 译者前见,时间距离与翻译
- 2023年
- 前见并非带有负面色彩的偏见。伽达默尔认为既有正当前见又有不正当前见,时间距离是将其区分出来的重要工具,因此不可对前见持有绝对的批判态度,这一观点对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译者也有前见,包括理解前见和表达前见,前者面向源语文化和原作者,后者面向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二者都与理解有关,或促进理解,或导致误解;时间距离可以修正误解,形成新前见,使翻译表现为连续不断的动态发展与完善过程。译者应发挥前见在翻译中的正面作用,防止其负面作用;译者应具有超越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前见的前见,帮助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修正错误前见的影响;译者不能放大和滥用前见,只宜适当使用。因此,译者需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的前见,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背离原文,前见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了。
- 胡作友钟莎莉
- 关键词:前见翻译译者主体性
- 前见:从历史走向生命深处——基于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的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在西方诠释学史上,前见曾是理解者获得文本原意的阻碍,是理性发展道路上的批判对象。而前见合法性的恢复则取消了前见与理解、理性的绝对对立,前见作为传统与人的生活相融合的产物,既具有它自身的历史性,又是理性得以发展的基础。前见合法性的恢复也促成了理解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变:理解者的处境映照其生命现状,它促使理解者通过前见向历史寻求经验智慧,以解决其生存发展问题,理解者也沿着前见走在自我生命的实践道路上。
- 韩苏桐
- 关键词:伽达默尔诠释学视域融合
- 前见之谜:《沉默的真相》的悬疑叙事建构被引量:1
- 2021年
- 网络自制悬疑剧《沉默的真相》以"前见交织"的独特叙事手法和平等对话形式的故事呈现,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建构方面彰显了悬疑剧通向悬念无限可能的叙事张力,充满故事悬念,引发观众的讨论热潮。本文基于解释学文论,把观点聚焦在悬疑叙事张力的解读和理解上,从视域融合与平等对话语境下挖掘悬疑元素对情节建构产生的悬疑效果,思考个体叙事与悬疑"真相"的多义性。
- 袁丽丽王永收
- 关键词:前见叙事建构
- 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启蒙运动的前见概念强调书写物的前见,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注重的是理解者的前理解,而伽达默尔既强调理解者的前见,也关注历史文本作为传承物的意义。伽达默尔反对启蒙运动完全否定前见,但不是完全肯定前见的内容,而是把前见分为合理的前见和非合理的前见,主张理解者和传承物的相互作用构成理解。他的"视域说"重视把自身视域带入作者视域,共同形成大视域,强调理解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他认为自己的前见构成现在的视域,自己的前见中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故解释者的处境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
- 陈来
- 关键词:伽达默尔前见视域
- 伽达默尔前见思想研究
- 启蒙运动追求理性,非难前见并批判权威和传统,认为前见、传统和权威阻碍了人们理性的发展和对事物真理性的获得;而传统诠释学追求文本原意,前见往往被视为获得文本绝对客观原意的障碍;到了海德格尔那里,海德格尔为了构建本体论而发展...
- 韩苏桐
- 关键词: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思想
- 汉学美术史的前见与阐释空间--从埃尔金斯的西方性批评谈起
- 2021年
- 概观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汉学范畴里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在詹姆斯·埃尔金斯的著作《西方美术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中,可见他对西方汉学美术史学者的一些观点的反思与批评,对营构中国美术史的西方学者立场作具体审视,在图像分析和意蕴阐释充满张力的话语间探寻一种可供我们借鉴的路径。在本真的艺术史面前,在那种能够被称之为科学或者类型化的研究方法论之外,摸索西方范式和中国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和解的可能。
- 汪星辰
-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图像意蕴
相关作者
- 潘中伟

- 作品数:38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前见 认识论 哲学 伽达默尔
- 彭真明

- 作品数:108被引量:93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事责任 期货市场 注册会计师 公司法 侵权责任
- 陆剑

- 作品数:29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民事责任 注册会计师 12 农地流转 土地流转
- 廖久明

- 作品数:105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归国 《藤野先生》 论争 狂飙社 郭沫若研究
- 陈婷婷

-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美国国家图书奖 阐释学 文学翻译 前见 明清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