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篇“ 利他性“的相关文章
有限的“馈赠”:论翻译批评的利他被引量:1
2024年
受限于“批评”一词内含的否定倾向,翻译批评时常表现为面向翻译的论争式、摧毁式话语,这无疑阻碍了翻译场域内各主体间对话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批评的建构力量。批评应是一种面向他者的敞开,一种伦理意义上的解蔽,利他是其本质属。本文尝试从拓展翻译可能、促进翻译价值转化和助推翻译理论建构三个层面探讨翻译批评的利他本质,指出翻译批评是一种有限的“馈赠”,并联系现有批评实践进一步探索翻译批评“利他”的实现路径。
胡陈尧
关键词:翻译批评利他性馈赠有限性
社会距离对利他欺骗的影响
2023年
采用3(欺骗类型: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 2(任务类型:基线水平、利他欺骗)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距离对利他欺骗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利他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为了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欺骗;而当利他欺骗损害自身利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没有为使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欺骗。上述结果表明,在进行利他欺骗决策时,个体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在不影响自身利益情境下,会为他人(包括陌生人)获益进行利他欺骗。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往该领域中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为现实情境中不诚实行为的干预提供一定的借鉴。
漆丹赵靖实胡悦吴旭秋袁博
关键词:社会距离
框架与医疗决策框架下博弈实验测量医生利他的比较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两种框架下利用博弈实验测量医生利他的异同,为利他测量方法选择和量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运用中框架与医疗决策框架博弈实验两种方式测度个体利他,招募162名医学生在两种框架下进行决策。中框架下基于社会偏好模型计算利他参数,医疗决策框架下包含竞争和不竞争实验场景,基于随机效用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利他参数。结果:受试者利他存在一定异质。中框架下40%的受试者利他参数大于0.5;医疗决策框架下混合logit模型与条件logit模型利他参数(边际替代率)估计结果具有一致,不竞争(竞争)场景下48.6%(94.5%)医生利他参数大于1,说明受试医学生相对于个人(医生)利润更重视他人(患者)效益。中框架和医疗决策框架下不竞争场景测度利他参数显著正相关(Spearman’s ρ=0.2917,P<0.001)。结论:两种框架下测量的医学生均有较高的利他,中框架医生利他相对稳定,医疗决策框架下实验场景的变化显著影响利他参数的数值。
李心言林兴滕佳利张高源韩优莉
关键词:利他性偏好
聂赫留朵夫羞愧中的利他与利己——《复活(节选)》中的人理想寻找
2022年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沦为妓女之后的故事。聂赫留朵夫的愧疚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也是支撑他行动的力量源泉[1],如果说聂赫留朵夫是作者托尔斯泰的一部分自我的化身,那么他的愧疚则是他心灵中善念的化身。为了给自己的愧疚赎罪,聂赫留朵夫与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进行碰撞,虽然最终上诉失败,但其中寄寓的人理想却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辉。统编版高中语文课本节选了《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情节。
尉彦荣
关键词: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利己性利他性高中语文课本
企业慈善捐赠与税收遵从——基于企业利他文化的视角
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手段,慈善捐赠受到社会以及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对慈善捐赠的各类动机研究层出不穷。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有基...
谢飞
关键词:慈善捐赠税收遵从
医疗决策情景下医生利他测量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实验经济学、行为博弈论的发展,传统经济学中的自利假设受到利他倾向的挑战。利他在医疗决策中体现为医生行为偏离个人利益最大化,关注患者健康福利,被认为是医生绩效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对公益导向和满足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利他难以测量影响了对医生利他的研究和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本研究基于显示偏好原理并采用独裁者博弈为基础设计的受控实验室实验模拟医生医疗决策情景,根据医生决策结果,分别基于医生效用函数计算和运用随机效用模型估算医生的利他。结果显示医生决策过程中对患者健康效益给予了正向权重。医生的利他存在异质。基于医生效用函数计算的利他均值为0.82,表明医生对患者健康效益的权重为82%。96%的医生利他大于0.5,50%的医生利他大于0.85。运用随机效用模型估算的利他(患者健康效益与医生利润的边际替代率)为1.078>1,49%的医生边际替代率大于1,说明相比个人利益医生更加重视患者健康效益。两种方法下测量的利他显著正相关(Spearman’sρ=0.715,p<0.001)。提示本研究应用的医疗决策情景下利他的测量方法可实现医生利他的量化,基于两种方法测量的医生利他可以相互印证。
张悦李星林兴李心言张馨元韩优莉
关键词:利他性偏好
利他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战略部署中,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被定位为基础制度安排。作为第三次分配制度之主体部分的慈善制度如何构建,尤其是如何与初次分配、再分配协调配套,成为慈善法学界面临的急迫课题。本书正视慈善捐...
李喜燕作
论禁止利他代孕的正当
随着不孕不育人群的增多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代孕逐渐被人们熟知。代孕技术的运用为因患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子宫无法孕育胎儿的女带来了延续后续的可能。但是代孕不同于自然生育与其他辅助生殖技术,其对道德和公序良俗的冲击使得...
熊娆蕊
关键词:生育权权利保障
考虑出行者习惯与利他偏好的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模型被引量:19
2021年
为探究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框架,在自动驾驶车辆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基础上,从出行者使用网约车经验和社会偏好两个维度分别引入网约车出行习惯、网约车平台感知可靠、网约车出行社会影响和出行者利他偏好四类潜变量,构建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对367份有效问卷进行参数拟合,结果证实了引入心理潜变量后的TAM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能够解释使用意向总方差的59.4%。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自动驾驶网约车最直接的三个因素是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有用、出行者利他偏好、网约车出行习惯,对应的直接效应分别是0.591、0.243和0.146。网约车平台感知可靠、自动驾驶车辆感知易用、网约车出行社会影响对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均可被上述三类潜变量完全或部分中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出行者,对网约车平台可靠的认可度更高,对未来自动驾驶网约车使用意向也更为积极。研究结果对于促进自动驾驶网约车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齐航夏嘉祺王光超贾宁贺正冰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接受模型
社会距离对利他欺骗及其道德评价的影响
利他欺骗是指为了他人获益而做出的欺骗行为,这一特殊欺骗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相对于利己欺骗,人们更愿意信任做出利他欺骗的个体,且认为他们的行为更加道德。以往研究大多数从动机角度,考察个体的利他与利己的欺骗行...
吴旭秋
关键词:社会距离道德评价道德决策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田虹
作品数:97被引量:982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企业 消费者品牌态度 社会责任
袁海霞
作品数:49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品牌态度 匹配性 利他性 网络口碑
龚天平
作品数:139被引量:53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伦理 伦理 伦理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企业伦理
王春娅
作品数:17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丑闻 慈善捐助 品牌形象 营销渠道 企业社会责任
姜雨峰
作品数:52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利益相关者 企业社会责任 基层公务员 企业环境责任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