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1篇“ 分解温度“的相关文章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含能材料热分解温度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含能材料热分解温度的预测方法,属于含能材料热分解温度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收集并筛选含能材料分子结构信息和热分解温度构建数据集。对含能材料分子的结构进行特征提取,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 鄂秀天凤陈宇澳李宁黄渭清
- 热分解温度对Ti/MnO_(x)-Co_(3)O_(4)涂层阳极的析氧电催化性能影响
- 2024年
- 钛基尺寸稳定阳极(DSA)具有尺寸稳定、低污染、电催化性能优异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钛基贵金属涂层阳极引发了氯碱工业的技术革命,但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遍具有成本低、毒性小、催化性能好等优点,有望取代现有的溶液电解阳极材料。Ti/MnO_(x)涂层阳极虽然显示出良好的析氧催化(OER)性能,但与贵金属涂层阳极相比仍有差距。Co_(3)O_(4)具有成本低、催化性能好等优点,通过掺杂钴可提高Ti/MnO_(x)涂层阳极的析氧催化性能。采用热分解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了掺钴钛基锰氧化物(Ti/MnO_(x)-Co_(3)O_(4))涂层阳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线性伏安法(LSV)、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EIS)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化学状态、分子结构和析氧电催化性能等。结果表明:随着分解温度的上升,Ti/MnO_(x)Co_(3)O_(4)涂层中的MnO_(2)逐渐向Mn2O_(3)转变;涂层阳极的电催化活性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350℃下制备的阳极电催化活性最强,伏安电荷可达228.83 C·cm^(-2),析氧反应过电位低至0.344 V。随着温度的升高,阳极中Mn^(4+)/(Mn^(3+)+Mn^(4+))的比例先增加后降低,在350℃时Mn^(3+)占比最大,且具有更多吸附氧(Oa),这是该制备温度下涂层阳极具有最强的析氧电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
- 田林李传斌赵鸿滨袁学韬尹延西
- 关键词:电催化性能
- 一种含能化合物初始热分解温度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能化合物初始热分解温度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基于裂解能概念评估含能化合物在热分解过程中多级断键的机理与难易程度,建立多级裂解矩阵,通过参数加权设计出多级裂解能描述符特征数据;最后利用该描述符构建了新的预测模...
- 张志翔刘英哲陈超曹意林文琳元马义丁
- 高分解温度下的熔融盐纳米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高分解温度下的熔融盐纳米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物理传热储能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制备相变材料粉末、改性聚四氟乙烯粉末;S2、将制备的相变材料粉末放入干燥箱中恒温干燥;S3、将干燥后的相变材料粉末...
- 马瑞郭嘉敏任爽任志恩朱锐
- 一种氯化石蜡热分解温度测试仪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测试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氯化石蜡热分解温度测试仪器,包括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包括实验架,所述实验架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柜,所述底柜内部设置有方便收纳取用工具的收纳柜,且所述底柜顶部安装有加热炉,所述受热板...
- 陈士红陈怀奇李绪龙陈士强
- 一种碳纤维原丝油剂热分解温度的测定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原丝油剂热分解温度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待测定的碳纤维原丝;萃取碳纤维原丝中的油剂,获得碳纤维原丝油剂萃取液;浓缩碳纤维原丝油剂萃取液,获得碳纤维原丝油剂浓缩液;烘干碳纤维原丝油剂浓缩液,获...
- 王芬杨蒙蒙刘亮张迎
- 一种测定常见化学物质分解温度和速率的教学实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常见化学物质分解温度和速率的教学实验装置,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现有试验装置无法测定常见物质的分解温度和分解速率的问题,其包括容置有液体介质的量杯,量杯放置于精密电子称上,量杯的开口处...
- 况浩霞高强王雪杨丽华杨东
- 一种土壤碳库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碳库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同类型土壤分别与生物炭混匀装入培养瓶;2)用称重法保持样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含水量恒定;3)将样品、盛有碱液的小瓶敞口一起放于非透明螺口密封瓶内;4)...
- 林俊杰陈茜刘丹周爽张帅颜畅张龙李廷真余卓霖向晓琴吕钰楠张祥梅
- 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土壤有机碳(SO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_(10))是估算土壤碳收支动态的重要指标,但其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主要从气候环境、空间地理格局、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类型、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对Q_(10)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各因子对Q_(10)影响的一般规律,比较其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相对贡献。Q_(10)随温度和降水的增加而减少,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草原SOC分解的Q_(10)高于森林,针叶林和落叶林SOC分解的Q_(10)高于常绿阔叶林。土壤碳(C)质量与Q_(10)呈反比,但在有外源底物输入时,C质量假说并不总是有效,在低质量土壤中提高底物可利用性可显著提高Q_(10)。Q_(10)随土壤中r策略型微生物(变形菌门、子囊菌门)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随K策略型微生物(酸杆菌门、担子菌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大气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Q_(10),而大气氮沉降降低了Q_(10)。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浅层土壤的Q_(10)主要受温度调控,深层土壤的Q_(10)主要受C质量调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本研究可为完善气候-C循环耦合模型、实现“碳中和”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 陈浈雄张超李全宋新章施曼
- 关键词:温度敏感性微生物生态因子
- 赤泥保温材料烧结过程中液相形成温度与分解型发泡剂分解温度匹配研究
- 2023年
- 为了获得烧结法制备保温材料发泡剂的选择依据,为高温烧结法制备保温材料提供可利用的规律,以山西某公司提供的赤泥为主要原料,通过双氧水室温发泡和高温发泡剂在煅烧过程中的二次发泡,制备赤泥基保温材料。通过选用发泡温度不同的高温发泡剂、加入影响赤泥保温材料液相形成温度的无定型SiO_(2)和陶瓷抛光废料调节保温材料烧结过程中液相形成温度,研究烧结过程中组织组成变化、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吸水率和抗压强度,探讨保温材料制备过程中液相形成温度与高温发泡剂的发泡温度间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发泡剂分解温度应该在基体软化温度以上,两个温度越接近,形成的材料导热系数越低。优化条件下高温发泡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2832 W/(m·K),抗压强度为6.79 MPa。
- 刘全吴智明王轩
- 关键词:赤泥发泡剂导热系数
相关作者
- 沈应中

- 作品数:56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有机膦 分解温度 银配合物 配合物 镧
- 马丽萍

- 作品数:298被引量:6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磷石膏 黄磷炉渣 微晶玻璃 污泥 循环流化床
- 陶弦

- 作品数:3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研究主题:有机膦 分解温度 银配合物 金属有机配合物 配合物
- 赵凤起

- 作品数:1,057被引量:2,693H指数:29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固体推进剂 燃烧催化剂 物理化学 推进剂 热分解
- 胡荣祖

- 作品数:235被引量:67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含能材料 物理化学 NTO 热分解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