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63篇“ 凝血酶调节蛋白“的相关文章
- 凝血酶调节蛋白被引量:4
- 2005年
- 凝血酶调节蛋白(TM)是启动蛋白PC(PC)抗凝途径的重要辅因子.通过生物学、结构学、基因工程分析等研究发现,在纤维蛋白降解、炎症、胚胎发育过程中,TM并不完全依赖PC和凝血酶途径而发挥自身的功能.
- H.WeilerB.H.Isermann李冰马丽萍
- 关键词:炎症胎盘凝血酶调节蛋白血栓
- 一种分离人尿激肽原酶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分离人尿激肽原酶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方法。该方法首次采用疏水层析法一步分离得到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粗制品,疏水层析柱的疏水配基为苯基、丁基、丁基硫和辛基中的一种,所述疏水层析柱...
- 侯晓彦贾小刚苏古方薛云杰许冬志袁玉傅和亮
-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恩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恩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恩格列净组,各79例。恩格列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恩格列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恩格列净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指标、体质量、肾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变化均优于恩格列净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恩格列净组[96.2%(76/79)比82.3%(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联合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恩格列净组[5.1%(4/79)比7.6%(6/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恩格列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糖、血压、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减轻肾功能损伤,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 魏银宇刘国英胡乐乐高志萌张巧梅王金艳朱坤良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肾血流动力学凝血酶调节蛋白
- 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DVT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血清学指标[凝血酶调节蛋白(TM)、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APTT均长于本组治疗前,FIB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T、PDW、MPV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M、P-选择素、Tp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DVT患者的溶栓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水平,降低血清学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可临床推广。
- 张永辉李云霞郑晓拓
- 关键词:利伐沙班凝血酶调节蛋白P-选择素
- 凝血酶调节蛋白联合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预警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事件复发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凝血酶调节蛋白(TM)联合中性粒细胞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预警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缺血事件复发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天津市西青医院就诊的NVAF合并AIS患者164例为患者组,男71例,女93例,年龄51~83岁。采用Shine i29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TM水平;采用TECAN Sunrise酶标仪测定血清PAD4水平。以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多组间比对,以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组间数据比对;用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同组内各时间节点数据比较;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性能;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性分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HR值。结果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复发组血浆TM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值均<0.001);未复发组在治疗后血浆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复发组治疗后TM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AIS患者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清PAD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治疗前,未复发组血清PAD4水平与复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治疗后,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01);未复发组在治疗后血清PAD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01),复发组在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间(P<0.001)。治疗前,血浆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85,临界值为13.04TU/mL;治疗后,AUC^(ROC)为0.909,临界值为10.52TU/mL。治疗前,血清PAD4的AUC^(ROC)为0.606,临界值为11.45ng/mL;治疗后,AUC^(ROC)为0.939,临界值为10.00ng/mL。TM与PAD4联合评估的治疗前AUC^(ROC)为0.877,治疗后AUC^(ROC)为0.976。用Logistic回归做多元分析,AIS患者治疗后的TM和PAD4水平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后,TM、PAD4以及两项指标联合评估,均可有效预测患者在随访期内缺血事件复发的累积风险(Log-rankχ^(2)分别为20.597、5.836和27.786,P
- 任杰王竞门剑龙张鹏
- 关键词:凝血酶调节蛋白缺血事件复发
- 凝血酶调节蛋白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凝血酶调节蛋白(TM)是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的一种蛋白聚糖,通过与凝血酶结合,可起到抗炎、抗凝血、抗血栓、抗纤溶等多种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机体TM表达异常。TM被认为是判断血管内皮细胞是否正常的一个客观指标,并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从TM的结构、功能、相关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理论性依据。
- 徐文波向秀华冯磊吴孟娜
- 关键词:凝血酶调节蛋白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
- 一种分离人尿激肽原酶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分离人尿激肽原酶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方法。该方法首次采用疏水层析法一步分离得到人尿激肽原酶粗制品和凝血酶调节蛋白粗制品,疏水层析柱的疏水配基为苯基、丁基、丁基硫和辛基中的一种,所述疏水层析柱...
- 侯晓彦贾小刚苏古方薛云杰许冬志袁玉傅和亮
- 甲泼尼龙治疗对RMPP患儿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及TNF-α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凝血酶调节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MPP患儿105例,按照患儿监护人选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n=54)和对照组(阿奇霉素,n=5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炎性因子[白介素-5(IL-5)、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5、TNF-α、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IL-5、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4.8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8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RMPP患儿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可,值得推广应用。
- 傅俊建施艳周春薛勇
- 关键词:甲泼尼龙阿奇霉素凝血酶调节蛋白序贯疗法STREM-1
- 二维超声结合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血清HCG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进行产检疑为胎盘早剥的孕妇为胎盘早剥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测和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血清HCG检测,分析胎盘早剥的二维超声表现,比较两组孕妇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血清HCG水平,比较二维超声、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HCG单独及联合检测胎盘早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因剥离程度不同,胎盘早剥有不同的声像图表现,本研究中胎盘后血肿35例,胎盘边缘血肿25例,胎盘局部增厚20例,绒毛膜下血肿18例。胎盘早剥组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和HCG高于对照组(P<0.05),二维超声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3.96%、79.67%,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8.34%、80.01%,血清HCG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特异度为75.07%、81.34%,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8.97%、89.71%。二维超声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AUC值、95%CI为0.664、0.512~0.841,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AUC值、95%CI为0.708、0.517~0.834,血清HCG单独检测胎盘早剥的AUC值、95%CI为0.714、0.499~0.807,联合检测胎盘早剥的AUC值、95%CI为0.843、0.734~0.947。结论胎盘早剥孕妇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血清HCG水平均异常升高,二维超声结合血清凝血酶调节蛋白及血清HCG对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 毕卓芳杨弋
- 关键词:胎盘早剥二维超声凝血酶调节蛋白
- 白三烯B4、凝血酶调节蛋白和P-选择素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白三烯B4(LTB4)、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30例HSP患儿为对象,以同期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两组LTB4、TM、P选择素水平,分析其与HSP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TB4、TM、P-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TB4、P选择素与TM呈正相关(P<0.05);LTB4与P选择素无相关性(P> 0.05)。LTB4诊断HSP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868(95%CI:0.839~0.894)、71.67%、90.67%、51.38 pg/mL;TM诊断HSP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962(95%CI:0.943~0.975)、97.33%、91.00%、4.10μg/L;P选择素诊断HSP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930(95%CI:0.907~0.949)、89.00%、89.00%、41.41μg/L。LTB4诊断HSP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TM、P选择素(P<0.05);TM诊断HSP的AUC高于P选择素(P<0.05)。HSPN组LTB4、TM、P-选择素水平水平高于HSP组(P<0.05)。结论 HSP的发生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活化关系密切,检测LTB4、TM及P选择素有助于HSP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 刘一夫
- 关键词:白三烯B4凝血酶调节蛋白P-选择素儿童过敏性紫癜
相关作者
- 卢兴国

- 作品数:256被引量:6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涂片 巨核细胞 形态学 血栓调节蛋白 淋巴组织肿瘤
- 钱高潮

- 作品数:28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凝血酶调节蛋白 血脉通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羧甲基茯苓多糖 树突状细胞
- 朱蕾

- 作品数:81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涂片 巨核细胞 骨髓切片 联检 胸腹水
- 徐根波

- 作品数:67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巨核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有核细胞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
- 胡豫

- 作品数:510被引量:2,62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