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5篇“ 减灾能力“的相关文章
以新质生产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5年
引言近年来,全球频发高发的极端气候风险与我国日趋复杂的孕灾环境对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防灾减灾领域推进新质生产力成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自此,“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开始与我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突出表现为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方向高度契合。
刘川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能力科技创新资源
恩施州乡镇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路径探索 利川市柏杨坝镇防灾减灾能力
2025年
恩施州地处山区,自然灾害频发,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乡镇作为基层单位,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防灾减灾的第一线。提升乡镇防灾减灾能力,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利川市柏杨坝镇为例,通过分析影响乡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人口、经济发展、致灾因子等因素,进一步厘清乡镇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思路,结合恩施州实际情况,对于提升乡镇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尹瀚张成彬冉龙基
关键词:防灾减灾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与减灾能力塑造
2025年
推动涉灾信息由碎片化向聚合化转变在减灾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基于距离衰减、信息损耗和委托代理理论厘清信息壁垒下减灾措施的执行偏差,接着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2014―2019年市级面板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试验区内外城市减灾效果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试验区内城市减灾能力提升效果显著优于试验区外城市,这缘于试验区内城市政府为“以数治灾”付诸了更多努力,提高了对灾前风险预测准确性、灾中救援及时性和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性的重视度。此外,试验区设立对重视“产学研”技术创新合作的城市减灾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从地理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为如何提高大数据中心建设广度和应用深度提供了启示。
张翼飞王希瑞
关键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灾能力
浉河区城市公共空间与防震减灾能力的探讨
2025年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群众躲避地震、火灾、洪涝、爆炸等重大灾难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其目的为重大灾难发生后一段时期内,降低由灾难给民众带来的伤害并保证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对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居民防震减灾能力的现状进行论述,引出当地居民防震减灾意识薄弱、应急设施不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城市公共空间防震减灾优化策略,并以浉河公园为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创新当地灾害管理模式,对当地居民加强应急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城市公共空间的防震减灾能力
赵果果张茵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防震减灾
广州春树里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实践探索
2025年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属地单位,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也是风险防范、应急处突的“最先一米”。2024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增强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应急处置、应急管理支撑保障“五个能力”,并作出全面的部署安排,为扎实做好新时代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卢文刚张健欢林芳
关键词: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处置应急管理工作
湖南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分析湖南气候特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影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涝、季节性干旱,其次是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当前湖南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监测预警智慧化水平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防灾技术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面广长效的工程防御体系、精准实效的监测预警体系、顺畅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多元多品的农业保险体系、适应逆境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效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周宇邓文刘贝刘英谭杰扬
关键词:气候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北京顺义: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
顺义区是首都重点平原新城、中心城区适宜功能产业的重要承接地。为了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落实“平原新城看顺义”和“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顺义区应急管理部门努力提升全区综合减灾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介绍了该区综合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重点从自然灾害防治、综合减灾能力、承灾体隐患整治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升该区综合减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韩立稳
关键词:综合减灾承接地隐患整治应急管理
温州市龙湾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提升研究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强度与日俱增,严重干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历来就是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造成的损失也十分巨大。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减轻灾害风险已成为一项重...
汪德烈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区减灾综合减灾
智慧城市管理在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智慧城市管理是指将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结合,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人民生活质量。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城市安全威胁增多的现状,如何运用智慧城市管理手段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智慧城市管理在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方面的应用,深入剖析城市社区防灾减灾实践,从社会培育、管理方法及智慧科技三个维度展开研究,明确阐释社区防灾减灾在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构建“防灾决策—空间动态—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提供方向,确保管理过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同时,通过引入智慧化技术手段,进一步明晰智慧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升实施的效率与精度,以期为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杜岩
关键词:信息和通信技术防灾减灾体系城市防灾减灾自然灾害
国家标准《基层减灾能力评估技术规范》(GB/T 43981—2024)解读
2024年
《基层减灾能力评估技术规范》(GB/T 43981—2024)于2024年4月25日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制定背景2018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亲自部署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强调要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掌握风险隐患底数,要开展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基层减灾能力评估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史培军
关键词:减灾能力隐患排查灾害风险GB/T

相关作者

徐娜
作品数:93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减灾》编辑部
研究主题:减灾 救灾工作 民政部 救灾 自然灾害
孔锋
作品数:116被引量:89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暴雨 时空演变特征 降雨 一带一路
潘盛洲
作品数:69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务院
研究主题:中共中央 经济社会发展 纲领性文件 减灾能力 五中全会
金磊
作品数:1,192被引量:1,294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综合减灾 城市 安全减灾 减灾 可持续发展
史培军
作品数:608被引量:14,919H指数:7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自然灾害 灾害 海冰 生粉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