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6篇“ 减排政策“的相关文章
家电产品能效认证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关系研究
2024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的问题逐渐加剧,能源效率和碳排放的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对家电产品能效认证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策含义、国际国内政策以及意义等方面探讨了节能减排政策,并进行分析了家电产品能效认证与节能减排政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家电产品能效认证与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机结合,共同推进能源效率改善、碳排放削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黄丹阳田飞
关键词:家电产品节能减排政策
家电能效标准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关系探讨
2024年
家电作为家庭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系到节能减排能否有效实现。基于此,文章对家电能效标准与节能减排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详细分析能效标准对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影响,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促使节能减排政策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实现价值。
杨婕宋青肖雯斌
关键词:家电能效标准节能减排
“碳达峰”目标下的碳税与行政减排政策成本研究——基于河北省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2024年
以产业结构偏重、碳排放较高的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碳税和行政减排政策的CGE模型,分析了碳税与行政减排政策对宏观经济主要变量和产业部门产出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模拟分析两种方式的减排成本。研究表明:碳税政策减排成本较低,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征收碳税同时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碳税政策减排成本,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行政减排政策可以在短期实现碳强度大幅降低,但减排成本较高。减排政策的优化组合方式为,以碳税为主导并搭配碳税返还,构建长效减排机制,同时实施行政减排政策,形成有轻重缓急的科学政策组合。
朱长存马致洁
关键词:碳税减排成本CGE模型
不确定信息下跨期动态的混合减排政策研究
2024年
企业减排成本信息不确定性是总量控制(数量政策)或排污费(价格政策)等减排政策低效的重要原因.为缓解这种单一政策低效性,本文考虑配额可储存和借贷的跨期动态情形,在总量控制交易框架引入单边上限价格约束、单边下限价格约束、双边价格约束机制,分别设计三类数量-价格相结合的混合政策.本文证明了三类混合政策的市场分散均衡均可实现排放权有效配置;在减排成本信息不可更新条件下,三类混合政策效率严格优于数量或价格政策,且双边价格约束严格优于单边价格约束的混合政策;成本信息可更新条件下,三类混合政策、数量政策和价格政策的效率等价,且可实现总成本有效.针对中国碳市场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混合政策比现行总量控制交易制度可产生显著成本节约,且双边价格约束的混合政策碳价波动最小.
江民星贺一江朱帮助
关键词:不确定信息减排成本
江西省电力行业碳减排政策影响分析
2024年
为了应对国内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控措施,助力江西省电力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亟需从科学的角度出台相关的减排政策并客观地评价这些政策。以江西省能源政策模型为基础,对电力行业碳减排设置了两种情景(照常和“双碳”情景),分析其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政策减排贡献及减排成本。结果显示,到2060年“双碳”情景和照常情景下的电力行业CO_(2)排放当量分别为7.89×10^(6)t和92.10×10^(6)t,其中清洁电力标准和电力进出口2项政策的碳减排贡献加总占比达到94.5%。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1)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能源结构;2)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3)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以期为推动江西省电力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袁琳翰蔡盛钱立泽刘沙沙程凤洪梓明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减排
基于RICE模型的不同减排政策下全球分区域碳中和预估
2024年
选取分区域的综合评估模型RICE来评估全球分区域的碳中和路径,在改进了RICE模型的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RICE模型分析研判了不同减排情景下全球以及12个区域的潜在碳中和时间点以及区域未来气候变化潜在损失。结果表明,改进损失函数后,RICE模型对未来气候变化损失的模拟能力显著提升。在不同情景下,未来发达国家区域的气候变化损失绝对值较大,但是气候变化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区域气候变化损失的增加更加明显,并承受更多的气候变化风险。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情景二),部分发展中国家区域在2085年以后才能达到碳中和,中国在2060年无法达到碳中和。针对中国设定的碳中和路径表明,中国需要在2040年前后碳达峰,并在此之后迅速减少碳排放。只有尽早实现碳达峰,才能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
赵卫星丑洁明李芫梦郝一丹金昊峰
关键词:损失函数碳减排
强制性减排政策、注意力调整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断点回归设计
2024年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注意力分配视角,以2003—2020年地级市层面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精确断点回归设计实证考察了“十一五”规划中的强制性减排政策对地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强制性减排政策对地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多种稳健性检验均得出一致结论;强制性减排政策提升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注意力和降低了经济增长注意力,通过“一升一降”优化了地方政府注意力分配,进而提高了环境治理效率;地方官员晋升激励越强和公众参与程度越高,强制性减排政策对地方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越明显。研究结论可为新时期政府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乃至完善国家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启示。
谢文栋
区域碳减排政策协同的演化轨迹与影响因素——基于网络分析视角
2024年
数据驱动下的网络分析方法为减排协同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历史和实际两个角度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减排政策协同的历史逻辑、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既有考察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关系不同,本文构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省际政策网络度量模型,以大数据文本分析度量4 988份省际区域政策协同度以及275份中央政策关注度为基础,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构建省际政策协同网络,研究中央政策侧重对地方减排政策协同的影响。基于BERTopic模型发现区域协同减排政策经历了重点示范地区辐射、区域协调战略引领和全国系统分类施策三个阶段,形成了差异化的目标回应、扩大化的协同范围以及具体化的政策内容三种机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发现31省份间共存在457次减排协同关系,网络呈现出中部、东部紧密而西部、南北部松散的不平衡态势。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是核心行动者,吉林、宁夏、黑龙江是边缘行动者,湖北、湖南起到“桥梁”作用;此外,基于多元回归二次指派程序发现中央政府关注度越高、地理区位越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减排协同。中央政府应平衡政策关注、坚持数量目标和结构优化、依据角色定位分类施策。
赵泽斌李映洁生世玉璩爱玉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多源流视角下节能减排政策影响行为策略优化
2024年
节能减排政策对公众行为模式的影响显著,尤其在推动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政策不仅引导公众更加关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还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节能减碳的行动中。然而,要实现“双碳”目标,仍需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政策、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制定更具激励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更多节能减排行为,共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梁今今
关键词:节能减排
我国低碳试点省份碳减排政策工具选用偏好的省际差异研究
2024年
文章在收集我国低碳试点省份颁布的碳减排政策文本并测算其各类碳减排政策工具选用偏好强度的基础上,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低碳试点省份2013—2022年在碳减排政策工具选用偏好上存在的省际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低碳试点省份在各类碳减排政策工具选用偏好上的Kernel密度函数呈现波动中收敛的演化态势,各类碳减排政策工具选用偏好的省际差异在2013—2019年呈现出一定幅度的波动,在2020—2022年呈现出一致性的减小态势。
丁刚黄静林辰元

相关作者

张国兴
作品数:77被引量:1,128H指数:1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节能减排 演化博弈 节能减排政策 环境规制 有效性
雷仲敏
作品数:161被引量:515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能源 城市
刘学敏
作品数:200被引量:1,481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碳排放 城市 城市化
梁佩韵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政策 低碳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 大气污染
王珊珊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