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篇“ 冰川径流“的相关文章
1961—2020年天山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及冰川径流模拟
2025年
天山冰川融水是下游绿洲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显著增温使天山冰川消融加剧,这种变化深刻改变了区域的水资源配置,定量评估其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聚焦天山地区冰川,通过多源数据(冰川编目和ASTER物质平衡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更精准的集成约束,利用月尺度的度日模型对天山地区的冰川物质平衡及冰川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1961—2020年天山冰川物质平衡呈亏损状态(-0.36 m w.e.·a^(-1)),以1990年为界,1990年之后冰川物质平衡较之前减少0.15 m w.e.·a^(-1),在更高的物质亏损驱动下,致使1990年之后年均冰川径流量增加5.91×108 m^(3)(10.58%);对天山冰川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气温上升0.5℃,冰川物质平衡减少0.16 m w.e.·a^(-1),而降水增加10%,冰川物质平衡增加0.03 m w.e.·a^(-1),即天山冰川物质亏损主要归因于气温的升高;最后讨论了近60年大气环流转型对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发现天山冰川物质平衡在1990年之前主要受高空气旋控制,空气绝热上升气温下降,使其亏损呈较小状态,而1990年之后受高空反气旋环流控制,加剧了下沉气流绝热增温进而导致天山冰川物质的持续较大亏损。
范蕊谊孙美平王荣军姚晓军姚晓军牛舒婷王姝
关键词:冰川径流大气环流
昆仑山北坡冰川物质平衡模拟及冰川径流贡献估算
牛舒婷
冰川径流量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河流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2024年
为了研究冰川径流量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河流径流量的影响,通过度日模型,分析塔里木河流域的冰川质量平衡和冰川径流量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6年间,整个冰川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各子流域的年度冰川径流均逐渐增加,冰川对河流流量的贡献率上升至49.1%,冰川径流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径流量变化分析提供参考。
陈大新
关键词:冰川径流河流流量塔里木河流域
基于VIC_glacier模型的拉萨河水文模拟及冰川径流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拉萨河作为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冰川融水是其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VIC模型和度日模型构建的VIC_glacier模型,模拟了1990—2010年拉萨河流域径流过程。结果表明:(1)与VIC模型相比,VIC_glacier模型在研究区的径流模拟效果更好,日径流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接近0.8,纳什效率系数在0.75以上;(2)从上游到下游,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21.4%(旁多站)、17.7%(唐加站)、14.5%(拉萨站),呈逐渐减少趋势;(3)冰川径流和非冰川径流年内变化均呈现“单峰型”形态,且在8月份达到峰值;(4)1990—2010年间,年冰川径流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与同期气温上升的变化规律一致;年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与年降水量呈反比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拉萨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谷黄河谷黄河王晓燕代斌王晓燕付晓雷余钟波
关键词:VIC模型冰川融水拉萨河流域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天山1号冰川径流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径流变化特点,利用1989~2017年1号冰川水文点以及大西沟气象站的径流和气象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冰川径流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号冰川径流量序列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保持一致性,随时间的迁移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径流量序列与气温有明显的响应关系,径流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增加;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年径流量序列在低分位点处有上升趋势,在高分位点处则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对冰川径流的显著性并不一致,气温对冰川径流在绝大多数分位点下影响显著,相反,由于冰川区的降水主要以固态为主,降水对冰川径流的影响并不明显.
孟晴范永辉
关键词:冰川径流分位数回归气候变化R语言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
2023年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曲嘎切径流样品,经过过滤与否、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加酸与否、不同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前处理,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冷藏储存条件下,由于“河水-悬浮颗粒物”两相已达接近平衡的状态,Ca^(2+)、Mg^(2+)、K^(+)、Na^(+)和SiO_(2)浓度在2.5个月内基本稳定,是否过滤以及不同孔径过滤对冰川径流样品水化学的影响较小。冷冻或加酸储存后Ca^(2+)、Mg^(2+)、K^(+)、Na^(+)和SiO_(2)浓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丰富的积雪样品相比,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更小。建议冰川径流样品采集后冷藏或常温储存且在测试前完成过滤处理即可,不可加酸储存,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测试。
刘晓明于正良邬光剑刘玉东李明慧石燕云
关键词:青藏高原冰川径流
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冰川面积最大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全球变暖导致该地区冰川普遍退缩,融水释放成为冰川径流,使得下游河川径流发生重大变化,给下游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带来挑战。然而由于第三极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气候,加上冰川水文过程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冰川径流的研究十分困难。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冰川径流研究的几类主要方法:直接观测法、遥感观测法、水量平衡法、水化学示踪法和冰川水文模型法,其中冰川水文模型法使用最为广泛。在第三极地区,前人利用这些方法对于冰川径流的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径流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其对于总径流的贡献同时受气候条件和流域内冰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总体来看,位于西风控制区的流域的冰川径流贡献普遍大于季风控制区的流域。未来变化方面,除部分冰储量较大的西风区流域(塔里木河、印度河)外,第三极地区大多数流域冰川径流将在本世纪中叶前达到峰值。但是目前由于观测不足、模型物理机制简化等制约,对于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需要开展更多观测、开发更先进的冰川水文模型以提高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研究的准确性,进而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和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刘虎王磊
关键词:冰川径流冰储量水资源
和田河流域冰川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为模拟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构建了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并基于实测径流数据及冰川编目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与验证,定量分析了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出山径流的贡献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67—2017年玉龙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11.02亿m^(3),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为48.7%,喀拉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9.51亿m^(3),冰川径流贡献率为45.5%;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玉龙喀什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两条支流由于地理位置、冰川特征等的不同,导致两条支流的径流响应呈现较大差异,玉龙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与冰川径流贡献率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
魏潇娜龙爱华龙爱华於嘉闻
关键词:SWAT模型气候变化和田河流域
反照率对冬克玛底冰川径流及物质平衡模拟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反照率是影响冰川融水径流冰川物质平衡的重要因素,但仍缺乏考虑反照率对冰川径流及物质平衡模拟效果影响的定量研究。本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冰川流域水文模型(FLEXG),在模型中加入反照率和入射短波辐射,以改进模型。利用2005-2014年长江源区冬克玛底冰川流域实测水文气象数据,以及2010-2014年小冬克玛底冰川各高程带物质平衡数据,开展了冰川流域径流冰川物质平衡的模拟研究。研究发现:考虑反照率和入射短波辐射后,FLEXG模型对日尺度径流的模拟有一定改善,验证期KGE从0.49提高到0.51;冰川物质平衡的模拟也有明显提高,R2从0.67提高到0.83。同时,6-9月冰川径流的贡献从63%提高到66%,与利用同位素信息分割径流的结果更为接近,模拟真实性得到明显提高。
冯紫荆何天豪汪少勇何晓波高红凯
关键词:反照率冬克玛底冰川
全球冰川径流中硅的研究进展
2021年
硅(Si)是硅藻等海洋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川加速消融,融水径流量快速增加,流域硅酸盐风化作用逐渐增强,导致大量Si元素随着融水释放出来并进入下游,很可能影响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碳循环并反馈气候变化。当前与冰川消融有关的Si释放及其影响研究已成为国际热点科学问题之一。通过回顾冰川径流中Si浓度及其δ^(30)Si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Si浓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发现冰川径流的Si浓度受采样方法、径流量、基岩特征等因子的共同影响。在总结该领域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急需加强冰川径流Si的野外监测,综合利用多种同位素手段来厘清冰川径流Si的迁移转化过程和输移规律,评估因冰川消融而进入下游生态系统的Si通量,进而为冰川Si的生态及气候影响评估提供科学指导。
刘莎李向应杨船洋韩添丁井哲帆朱永华
关键词:冰川

相关作者

叶柏生
作品数:97被引量:1,748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径流 降水 气候变化 冰川 青藏高原
李忠勤
作品数:265被引量:2,219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冰川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气候变化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冰川变化
张明军
作品数:251被引量:3,104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降水 气候变化 冰川 稳定同位素 同位素
康世昌
作品数:223被引量:1,57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冰川 纳木错 冰芯 气候变化
刘时银
作品数:184被引量:3,374H指数:43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冰川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