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篇“ 冬小麦品质“的相关文章
气象因子对冬小麦品质影响作用探析
2024年
通过对不同播期冬小麦籽粒品质进行分析,探究冬小麦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利用不同播期的冬小麦气象和籽粒品质资料,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研究小麦品质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小麦品质受抽穗后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P<0.05);主要因素为开花期平均温度、灌浆期最低温度、高温胁迫、日照时数4个因素。因此,做好冬小麦全生育周期的预报,合理安排适播期,对提升小麦籽粒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杨熙昊范伶俐
关键词:冬小麦营养品质气候因子
中国冬小麦品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关键气象因子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精准解析中国冬小麦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国冬小麦籽粒品质在2006-2019年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冬小麦品质与关键气象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冬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空间上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各指标在时间上没有一致的变化特征。籽粒蛋白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间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湿面筋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沉淀值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根据影响冬小麦品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合理布局冬小麦种植区划,制定冬小麦优质发展的气候适宜区,有利于冬小麦品质提升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
马明明李迎春薛澄张蕾赵运成马欣韩雪居辉张馨月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因子
中国小麦主产省不同筋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为明确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本研究利用2006-2015年中国5个小麦主产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冬小麦的10个品质指标数据及其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料,统计并分析了5个省内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源特征、4种筋型(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冬小麦品质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筋型冬小麦同一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不同,同种筋型冬小麦的不同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也不同。整体上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温热和水湿因素。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32℃的高温日数和降水量影响,温热条件越好,强筋冬小麦品质越优;中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降水日数和气温日较差影响,且两者的贡献均为负(延伸性除外);中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最高温度和降水日数影响,最高温度越高,品质越差;对于弱筋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内日最高气温≥32℃的持续天数越多或空气湿度越大,其品质越差。
姬兴杰姬兴杰胡学旭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条件
有机耕作对冬小麦品质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有机耕作方式下小麦品质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凤归巢公司有机农场为试验基地,以常规耕作为对照,检测了小麦产量和品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有机耕作5年冬小麦在返青、抽穗和成熟期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富度。结果表明:(1)有机耕作5年小麦的产量、籽粒粗蛋白、湿面筋含量有所降低,但面粉筋性增强,最大拉伸阻力提高了12.1%;小麦籽粒Se、Mg和Zn含量分别提高了8.30%、2.06%和11.79%,重金属Pb、Cr和As的含量分别下降26.08%、45.10%和2.8%,差异性显著;(2)有机耕作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提高,细菌和真菌的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提高,Simpson指数下降;(3)鞘酯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为试验样地小麦根际优势细菌科,抽穗期根际微生物种群数和丰度最高;有机耕作下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比常规耕作提高了24.98%和75.18%,而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下降了67.95%、33.76%和25.22%;在真菌属水平上,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Subulicystidium、锥毛壳属(Coniochaeta)、裂壳属(Schizothecium)和尾柄孢壳属(Cercophora)的丰度较常规耕作高50倍以上,几乎是有机耕作的特有真菌,而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枝孢属(Cladosporium)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等植物病原菌比常规耕作分别减少了61.53%、50.82%、50.39%和44.06%。有机耕作下小麦品质得到改善,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群落特征更宜于植物健康生长。
田硕胡栋马佳彭杰丽王旭魏晓艳王占武
关键词:冬小麦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钾肥叶面喷施对冬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
钾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然而,受西北地区土壤“富K”传统概念的影响,小麦生产中多施用氮、磷肥而忽视钾肥的投入。但是,随着高生物量小麦品种的应用与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土壤中的钾肥消耗,土壤的供钾能力日趋下降...
顾小燕
关键词:冬小麦钾肥叶面喷施营养品质
文献传递
天津市冬小麦品质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强筋冬小麦育种方法,筛选Glu-1携带优质蛋白亚基的种质资源进行优优配组,对低世代材料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同步选择,稳定世代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及利用该方法选育出强筋冬小麦品种‘津农6号’和‘津农7号’。针对目前天津市强筋冬小麦生产现状,提出未来强筋冬小麦育种方向和育种思路。
时晓伟梁丹王建贺王从磊冯刚刘丹许庆芬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
新疆主栽冬小麦品质特性与普通馕感官评价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普通馕品质小麦品质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普通馕品质影响较大的品质指标,为馕专用小麦选育和馕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为材料,测试其籽粒性状、面粉特性、粉质仪参数、拉伸仪参数和揉混仪参数,对11个品种的小麦粉进行普通馕制作和感官评价。【结果】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均值,除稳定时间外,其他指标均达到中强筋品质类型;南北疆主栽小麦品质的差异主要是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和弱化度等指标差异较大造成的。新18号、新22号、新53号、新60号4个品种适合用作优质普通馕的制作。面筋指数、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最大拉伸比例,峰值时间、峰后斜率12项品质指标与普通馕品质的关系均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面筋指数、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是判断普通馕品质的重要品质特性,这些指标既是普通馕的综合质量预测和评价的有效手段,也是普通馕专用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依据。
曹俊梅哈力旦·依克热木刘娜刘联正周安定吴新元聂石辉张新忠芦静布热力汉·托合提
关键词:冬小麦主栽品种感官评价
水分调控对滴灌冬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籽粒品质对水分的响应,分析水分对滴灌冬小麦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滴灌冬小麦品质状况与水分的关系,为滴灌冬小麦节水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22号、新43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灌量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225 mm(W1)、375 mm(W2),525 mm(W3),675 mm(W4)和825 mm(W5)5个灌水处理,研究灌水量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水分胁迫下,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沉淀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产量、蛋白质产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以及容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品种间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与产量、蛋白质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沉降值、蛋白质含量、以及湿面筋含量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籽粒品质的参考指标,面团稳定时间和吸水率作为反映小麦产量的参考指标。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灌量更有利籽粒品质的改善,滴灌冬小麦获得最高的籽粒产量和较优籽粒品质的灌量是525 mm。
满本菊李国志李伊崔静
关键词:冬小麦灌水量籽粒品质
水氮管理影响冬小麦品质的CERES-Wheat模型模拟被引量:4
2018年
评估CERES-Wheat对不同水氮管理的响应,模拟不同水氮管理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筛选优质高产的水氮管理,优化冬小麦农田管理措施。首先利用关中地区2014—2016年2季冬小麦试验数据,对CERES-Wheat进行校准和验证,并评估其模拟籽粒蛋白质浓度和产量的精度。应用CERES-Wheat模拟51 a(1966—2016)历史气象数据下不同水氮管理的冬小麦生长情况,以籽粒蛋白质浓度和产量为主要筛选目标优化水氮管理。结果表明,CERES-Wheat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但籽粒和地上部生物量在严重氮胁迫条件下被低估,籽粒蛋白质浓度在低氮胁迫条件下被高估。籽粒蛋白质浓度和产量对不同的水氮处理具有不同的响应,但可以通过调整灌溉定额、灌溉次数、灌溉时期和施氮量之间的耦合作用达到小麦提质增效的目的。越期灌溉120 mm,施氮量262.5 kg/hm^2的水氮管理最适合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同时实现优质、高产、稳产。
刘建超何建强武文杰李正鹏马海姣冯浩
关键词:冬小麦水氮管理
基于近地高光谱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品质监测预报研究
生产优质专用、蛋白质含量稳定的小麦,是解决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缺乏的必经之路,作物模型和遥感技术的出现,为科学、无损、高效监测预报作物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作物模型的机理性、时间扩展性,以及与遥感数据的空间性、实时性相耦合,成...
沈家晓
关键词:冬小麦高光谱遥感作物生长模型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于振文
作品数:409被引量:8,485H指数:64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籽粒产量 施氮量 耗水特性
贾效成
作品数:4被引量:136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品质 冬小麦 氮素 小麦 底追比例
赵秉强
作品数:447被引量:6,062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腐植酸 冬小麦 尿素 肥料 玉米
孙文彦
作品数:47被引量:54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冬小麦 绿肥 氮肥利用率 黄淮海地区 有机肥
张永丽
作品数:108被引量:1,775H指数:30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籽粒产量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