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08篇“ 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文章
- ^(18)F-NaF PET/CT冠状动脉斑块显像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18F-NaF PET/CT冠状动脉斑块显像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22年10月多中心临床已确诊的54例CAD患者[男37例,女17例,年龄(57.2±9.8)岁]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患者在1周内完成18F-NaF PET/C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PET/CT显像均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随访患者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建立ROC曲线,获得SUVmax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所有病灶处SUVmax累积值(S-SUVmax)预测MACE的最佳阈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检验)分析PET参数对MACE的预测价值。组间代谢参数差异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5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0(1.8,6.6)年,13例(24.1%)发生MACE,包括7例死亡、5例心肌梗死、1例严重心律失常。MACE患者S-SUVmax明显高于非MACE组[2.64(2.08,4.49)与1.83(0.95,2.90);Z=-2.04,P=0.041];ROC曲线示S-SUVmax预测MACE的最佳阈值为2.05(AUC=0.690);多因素Cox分析示,S-SUVmax是MACE的强力预测因子[风险比(HR)=2.434(95%CI:1.547~3.828),P<0.001]。ROC曲线示SUVmax预测MACE的最佳阈值为0.55(AUC=0.659),单因素Cox分析示SUVmax是预测MACE的因素[HR=10.192(95%CI:2.667~38.953),P=0.001]。在25例不完全血运重建(ICR)患者中,Kaplan-Meier分析示,18F-NaF摄取阳性者[单支中度狭窄(狭窄40%~70%)病变处SUVmax≥0.55]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18F-NaF摄取阴性者(5/14与0/11;χ^(2)=6.07,P=0.014)。结论18F-NaF PET/CT可作为CAD患者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可定量评估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进展情况;未来其有望成为一种无创指导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再血管化治疗决策的新方式。
- 宇雪李莉靳春荣洪钰宋佳林王波王慧峰司新成师晓丽武志芳李思进
- 关键词:心肌血管重建术氟化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CCTA冠周脂肪联合冠状动脉斑块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冠周脂肪联合冠状动脉斑块参数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效能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有记录的ACS事件(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斑块破裂的客观证据)并在ACS事件前1个月至2年接受CCTA检查的病人。通过CCTA检查收集斑块参数和冠周脂肪特征[冠周脂肪衰减指数(FAI)]。采用信息增益评估每个特征的相对重要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单个或组合特征预测ACS的风险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了59例病人,CCTA和ACS事件之间的中位间隔为341 d(IQR为166~544,范围55~702),94.9%的病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罪犯病变中低衰减斑块的患病率和FAI高于非罪犯病变(P<0.05和P<0.01)。FAI显示出最高的信息增益(0.051,95%CI:0.050~0.052),其次是低衰减斑块(0.028,95%CI:0.027~0.029)和斑块体积(0.023,95%CI:0.022~0.024)。具有较高FAI和存在低衰减斑块的病变与后续ACS罪犯病变的风险较高相关(FAI和低衰减斑块风险比分别为HR=3.251,95%CI:1.310~8.040,P<0.01和HR=2.601,95%CI:1.356~4.945,P<0.05)。FAI、低衰减斑块和斑块体积的联合模型在预测ACS风险中表现出最佳性能(AUC=0.737,95%CI:0.714~0.767,P<0.01)。结论:斑块参数和冠周脂肪特征的结合可以提高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病人ACS风险的无创预测。
- 刘超寇介丽郑书刚郑彩端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人工与AI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一致性及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差异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人工与AI技术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一致性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CGA、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均源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134例进行研究。其中AI组进行AI技术图像后处理,人工组进行人工图像后处理。评价人工组、AI组图像质量,分析人工组、AI组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检测结果及一致性,分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人工组、AI组的检出结果及效能。结果 以人工组诊断结果为标准,AI组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总准确率为95.81%,且人工组与AI组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923(P<0.001)。以血管为单位,以CGA为标准,其中人工组与CGA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959(P<0.001);AI组与CGA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934(P<0.001)。结论 在冠状动脉CTA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中,人工与AI技术在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检测及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相当。
- 苏天嵩张卉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质量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 2025年
-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组学机器学习(ML)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94例CCTA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并接受至少1次CCTA复查患者,基于首次、末次CCTA计算斑块负荷(TPB)年变化值(△TPB/y)分为进展组(△TPB/y≥中位△TPB/y)与无进展组(△TPB/y<中位△TPB/y),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155)与验证集(n=39)。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斑块进展的临床及首次CCTA相关影响因素,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首次CCTA提取及筛选斑块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高斯过程(GP)、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二次判别分析(QDA)及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建ML模型,于验证集验证模型效能并选择最优ML模型,以之联合CCTA模型构建联合模型;评估各模型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效能。结果194例中,进展组97例、无进展组97例。训练集155例中,77例斑块进展、78例斑块无进展;验证集39例中,20例斑块进展、19例斑块无进展。FAI是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8,P<0.001),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的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RF、GP、PLS-DA、QDA、SVM模型,RF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为最优ML模型。CCTA模型、RF模型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684、0.847及0.861,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629、0.768及0.821。结论CCTA影像组学ML模型联合FAI能有效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 孙欣杰赵坤张宁贵袁康正叶靖陈娟
- 关键词:斑块
- 超声在评价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及滋养血管特点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究超声对稳定型心绞痛(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及滋养血管特点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8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SAP病人41例,ACS病人48例。比较两组病人斑块成分特征及滋养血管特点差异。结果:两组斑块体积、纤维组织及坏死组织的斑块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S组的纤维脂肪组织高于SAP组,钙化组织低于SAP组(P<0.05)。ACS组最小管腔截面病变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均高于SAP组,管腔面积小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近端参考截面、远端参考截面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滋养血管最小管腔截面的出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S组滋养血管在近端、远端参考截面的出现率均高于SAP组(P<0.05);且ACS组滋养血管的平均条数在最小管腔、近端、远端参考截面均高于SAP组(P<0.05)。结论:SAP与ACS病人冠状动脉斑块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无明显差别,但ACS病人斑块滋养血管的数量多于SAP病人,因此评估斑块易损性的同时不仅要看斑块成分特征,分析滋养血管特点为其另一种可行方法。
- 刘晓方彭海旭何敏
-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动脉斑块滋养血管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像学纵向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估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影像学纵向变化特点,发现纵向变化规律。方法入组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2次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17例,选择分析其体积为0.1~50 mm3的小斑块共216个,根据斑块分布部位分为心肌桥近心端组98个和其他部位组118个,统计斑块体积、斑块内各成分体积、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以及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derived fraction flow reserve,CT-FFR)。结果两组复查斑块长度、斑块坏死核心体积、FAI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复查斑块体积、斑块内纤维、致密钙化体积明显大于基线,CT-FFR明显小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桥近心端组复查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明显大于基线,而其他部位组复查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明显小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近心端组斑块内纤维脂肪体积年变化率、FAI年变化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1%(-0.32%,0.51%)vs 0.02%(-0.46%,0.20%),P=0.046;0.55%(-2.44%,1.76%)vs 0.33%(-1.36%,2.63%),P=0.044]。结论老年男性患者左前降支心肌桥近心端斑块较其他部位斑块内的纤维脂肪、FAI及CT-FFR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左前降支近心端斑块更需要受到临床关注和早期干预。
- 郑雪崔津津王新江刘贯中康冰琦田朋姚洪祥
- 关键词:心肌桥冠心病脂肪组织
- 应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应用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T/LYM,PLR)与冠心病合(CHD)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住院患者,同时接受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检查的CHD合并T2DM的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PLR中位数水平分为两组:高PLR水平组(n=43)和低PLR水平组(n=43)。通过VH-IVUS检查,探讨PLR与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血液指标中PLR水平为37.22~331.76,中位数为119.22,其中低PLR组斑块面积、外弹力膜面积、坏死核心组织容积比例、纤维脂肪组织容积比例、斑块负荷、斑块总容积均低于高P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斑块面积(r=0.398,P=0.000)、外弹力膜面积(r=0.299,P=0.005)、斑块负荷(r=0.338,P=0.001)、斑块总容积(r=0.263,P=0.014)呈正相关。结论PLR水平可作为一项判断斑块面积及斑块容积的一项研究指标。
- 胡松林邸雅刘灿章闫杰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淋巴细胞
- 冠状动脉斑块状态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斑块状态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冠状动脉斑块状态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待评估的冠状动脉斑块的光学相干断层图像;步骤S2,对于所述光学相干断层图像进行识别,...
- 常云霄李泽杭涂泽璇洪恢宏
- 冠状动脉斑块危险度的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 2024年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1]。其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其发展过程是内皮功能障碍、内膜内广泛的脂质沉积、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加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从而导致AS斑块的形成[2]。
- 向江月(综述)幸志洋沈旨艳夏坤王荣品
- 关键词:脂质沉积内皮功能障碍流体力学研究细胞外基质重塑
- 一种斑块识别及冠状动脉斑块系统三维建模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冠状动脉斑块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块识别及冠状动脉斑块系统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首先在患者OCT图像与IVUS图像上人工划分冠状动脉内外膜轮廓以及各个成分斑块的轮廓作为训练集,基于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得到冠状...
- 徐钱张昕怡张瑞涛李刚郜志英杨刚李卓睿史可鉴
相关作者
- 周玉杰

- 作品数:802被引量:4,402H指数:2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
- 赵季红

- 作品数:178被引量:1,0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 韩雅玲

- 作品数:2,576被引量:6,861H指数:33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 陈韵岱

- 作品数:698被引量:4,61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 姜铁民

- 作品数:260被引量:1,31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