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篇“ 内潮汐“的相关文章
- 内波、内潮汐沉积及其沉积矿产意义研究综述
- 2024年
- 深水环境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且在地层记录中发现了较多的研究实例,较系统地总结了该类型沉积的鉴别标志,为其在沉积矿产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已有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沉积流体演化的角度对已总结的沉积鉴别标志进行了梳理,对特征性的沉积构造和垂向序列的应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强调特征性鉴别标志与内波、内潮汐沉积一般特征的结合使用。依据内波、内潮汐在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将内波、内潮汐在海底的作用区域划分为改造海底已有沉积物的改造作用带、与深水其它流体发生交互作用的交互作用带和静水效应带,分别探讨了三个作用带与常规油气和页岩气勘探的关系。同时认为:①内波、内潮汐作用在沉积型磷矿成因中可能成为联系“上升洋流”学说和“生物成磷”学说之间的纽带,并有可能形成再沉积型磷矿;②目前已发现的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基本上发育在改造作用带内;③内波、内潮汐不直接作用于海底的交互作用带和静水效应带的研究非常薄弱,可能成为今后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其重点在于探讨和总结内波、内潮汐沉积的微观和地球化学鉴别标志。
- 李向东魏泽昳杨敏
- 关键词:页岩气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奥陶统拉什仲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成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虽然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研究已有30年的研究历史,但尚未涉及深水环境中内波和内潮汐成因研究,不利于对深水复杂水动力环境下各种流体交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已发现研究实例中缺乏生物化石和遗迹化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和油气生成及运移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沉积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采用沉积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组中发育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拉什仲组中的双向交错层理和浪成波纹层理可相互伴生,多发育在完全或近于完全的鲍玛序列Tc段,其寄主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薄-中层细砂岩、粉砂岩、黏土质粉砂岩和粉砂质黏土岩;沉积时水体介质具有海水性质总体上不明显、氧化-还原分层、盐度倒置、不受热液影响和水动力较强等现象。结合拉什仲组存在的浊流反射现象认为:拉什仲组沉积于局限海深水斜坡至盆地环境,其内波和内潮汐的形成与低密度浊流反射形成的密度跃层密切相关,具有事件性作用特征,并伴生有大量的生物化石(笔石)及遗迹化石。这种新型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对于深水牵引流沉积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李向东魏泽昳陈洪达
- 关键词:浊流沉积遗迹化石上奥陶统鄂尔多斯盆地
- 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展及其页岩气勘探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基于已有地层记录研究成果,结合现代海洋中对内波、内潮汐特性的研究,从沉积流体和沉积作用角度对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周期性的韵律沉积可能是内波、内潮汐沉积的普遍表现形式,其在空间上可分为在破碎带对已有沉积物改造和流体交互作用沉积以及在非破碎带与营养运输和静水效应相关的沉积;2)虽然目前内波、内潮汐沉积尚无排他性鉴别标志,但是在确定深水沉积环境之后,沉积构造可能为内波、内潮汐沉积的重要鉴别标志;3)深水环境下内波、内潮汐可能在细粒沉积中形成有机质和脆性矿物富集及相应的沉积构造,从而形成页岩气储层并能有效地提高其油气水平运移能力和可压裂性。因此,从深水牵引流沉积演化的角度对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于提高页岩气勘探的系统化程度和可预测性具有重要意义。
- 李向东
- 关键词:页岩气
- 海岸围垦工程对三门湾内潮汐振幅的影响与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近年来随着三门湾内围垦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三门湾的岸线及水深地形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必要重新评估三门湾内的潮汐振幅特征。本研究基于ADCIRC二维潮汐模型,开展了三门湾围垦工程实施前后潮汐振幅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三门湾内以半日潮为主,湾口和湾顶处振幅相差较大。单纯考虑围垦工程引起的岸线变化时,半日潮振幅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振幅以减小为主,M2分潮减小幅度为0.08~0.10m。采用经验公式预测了围垦工程造成的最终回淤量,围垦工程附近平均淤积为1.5~2.5m,深水区附近淤积更加严重。当考虑了回淤导致的地形变化后,围垦工程区附近的潮汐振幅会有显著的减小,半日分潮减小幅度要远大于全日分潮,在围垦区域前沿,M2分潮振幅减小幅度较为明显,然后向外侧逐步减小。与单纯岸线变化相比,水深地形改变导致的潮汐振幅变化幅度要远大于前者。
- 杨万康尹宝树尹宝树宋泽坤
- 关键词:海洋水文学围垦工程
- 贵州东南部下江群内波、内潮汐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2018年
- 广泛出露于贵州东南部及其毗邻地区的下江群,为一套巨厚的,以浊流沉积为主、伴有滑塌-滑移沉积和水道沉积的复理石建造。其主体部分普遍发育波痕、交错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牵引流成因的特殊沉积构造。通过对这些特殊沉积构造进行系统观察和统计分析,结合伴生的已经证实的沉积类型,本文提出该区域内下江群中存在内波、内潮汐沉积,并对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进行描述。为合理解释以重力流沉积为主体的沉积体系中,牵引流沉积成因的沉积构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下江群沉积环境分析、新元古代南华裂谷盆地演化分析提供了新的证据。
- 卢定彪吴开彬跃连红黄文俊邓贵标
- 关键词:内波内潮汐
- 海湾内潮汐自流清淤和自流洗砂清淤技术系统
- 海湾内潮汐自流清淤和自流洗砂清淤技术系统,包括:有上下闸门的主体坝、外引流坝、内引流坝,通过主体坝内外由涨潮和退潮造成的水平面落差带动海水在内外引流坝的引导下形成有组织的流动,解决湾内存淤问题;也可结合洗砂船联合作用,搅...
- 郝佳莹郝崇原
- 文献传递
- 莺歌海盆地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为进一步研究莺歌海盆地深水沉积中内波内潮汐与重力流沉积特征,将成像测井引入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序列的研究中,结合岩心、地震和核磁测井资料建立了内波内潮汐沉积解释模型,在海底扇(水道和朵叶体)沉积背景下,对内波内潮汐和重力流沉积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不同沉积相背景的储层物性特征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带西北部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沉积微相可精细划分出5种水道类型和3种朵叶类型;内波内潮汐沉积受控于基准面变化,基准面相对较高时或古构造埋深较深时更容易形成该类沉积,从下到上可以形成4个沉积序列: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1),重力流沉积(S2),内波内潮汐(改造)沉积(S3)和远洋泥沉积(S4)。同重力流沉积相比,内波内潮汐形成的储层物性更好,勘探评价时应优先考虑。
- 郭书生高永德刘博梁豪蔡军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重力流油气地质意义
-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研究
- 近几年来,内波、内潮汐沉积是地质学界研究的重点深水沉积类型。本文通过分析宁夏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区域地质背景,古水流向,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沉积机理等方面,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其他实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徐家圈组具...
- 袁恒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菜温室内潮汐式灌溉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菜温室内潮汐式灌溉生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潮汐式灌溉系统建立;(2)基质制备;(3)播种;(4)催芽;(5)生产管理。本发明创立了生菜温室内潮汐式灌溉生产的标准化管理的5项核心技术。提高了生菜生产...
- 甘小虎阎庆九黄忠阳胡静韩勇黄文
- 文献传递
- 内潮汐沉积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被引量:3
- 2015年
- 内潮汐沉积是深水沉积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自1990年发现首例内潮汐沉积以来,沉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不仅发现了一系列内潮汐沉积实例,而且还对已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垂向序列和沉积模式进行了总结,同时还认为内潮汐沉积可能成为油气潜在的良好储层。但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研究实例十分有限,因此,内潮汐沉积研究中还存在一系列的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内潮汐沉积的鉴别标志和识别方法尚不完善;其次是目前尚缺少现代内潮汐沉积的典型实例研究,难以全面认识内潮汐对沉积作用的影响;第三是沉积学研究尚未将海洋物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在内潮汐沉积的研究中,也未开展相关的内潮汐沉积实验模拟研究,更未利用地层记录中内潮汐沉积特征反演内潮汐的物理特征,从而制约了内潮汐沉积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形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研究;第四是对内潮汐沉积的研究意义认识不足。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结合海洋物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现代内潮汐沉积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开展相关的内潮汐沉积的实验模拟研究,并对古代内潮汐沉积进行反演研究。此外,还应将理论研究与油气等资源研究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内潮汐沉积研究的发展。
- 何幼斌黄伟
- 关键词:内波内潮汐沉积
相关作者
- 何幼斌

- 作品数:340被引量:1,826H指数:26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等深流 内潮汐沉积 等深流沉积 内波 奥陶系
- 高振中

- 作品数:120被引量:980H指数:2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内潮汐沉积 沉积相 内波 塔里木盆地 内潮汐
- 李向东

- 作品数:68被引量:3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香山群 鄂尔多斯盆地 中奥陶统 深水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罗顺社

- 作品数:263被引量:1,353H指数:2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相 沉积环境 泌阳凹陷 碳酸盐岩
- 王宏伟

- 作品数:10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内潮汐沉积 内波 鄂尔多斯盆地 深水沉积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