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60篇“ 公共治理“的相关文章
- 数字时代的有为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
- 2024年
- 当前,中国正处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驱须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构建起“有所为”“能有为”的“有为政府”,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政府“有所为”指的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执行者,应当以促进公共价值创造为目标,履行好政府职责。
- 何启志彭明生
- 关键词:有为政府政府行政效能公共治理政府治理方式公共权力政府职责
- 从多元主义到多维主义:数字时代公共治理的模式变革
- 2024年
- 治理系统的多维化是数字时代公共治理的新特征。在数字时代,公共治理的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形成一种在数字空间中运作、以数据与算法为驱动的新治理形态,而数字空间中治理信号传递方式的差异则塑造新的治理运作模式。具体而言,数字技术从空间、主体、资源三个层面重构了公共治理系统的基本组成,推动“物理-社会-数字”三元空间、“个体-组织-算法”多维主体以及“数据-算法-算力”资源体系的形成。治理系统的多维化将引致治理模式变革,治理过程呈现出跨事务、跨时间、跨地域的立体化转型,并进一步带动治理职能体系的分层与组织结构的动态化变革。公共治理的多维化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可观察的已有现象,它更展现了未来公共治理的潜在形态。
- 郁建兴郁建兴
- 关键词:公共治理
- 关于数字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内涵与研究范畴的探讨
- 2024年
- 以政府办公自动化为起点,经历了电子政务、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等不同发展阶段,公共管理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由此催生了公共管理学的相关二级学科:数字公共治理。二级学科内涵是否清晰、研究范畴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本文试图对数字公共治理的内涵及研究范畴进行梳理,提出数字公共治理是以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其研究范畴主要包含数字公共治理的理论构建、实践应用、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
- 许晓东邝岩张毅
-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
-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
- 2024年
- 夯实耕地根基,保障粮食安全在自然资源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我国已经形成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策略及粮食省长责任制为代表的相关举措。在公共治理视角下,需要采取差异化手段来协同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过程中的政府、市场及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耕地利用的多维效益及粮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公共治理手段在解决该问题过程中的复杂性。首先,将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制与粮食安全保障结合,必然会引发以传统政绩观为导向的强制性行政干预与农户生计诉求的冲突,以及扭曲的横向竞争导致虚假的指标竞争等问题;其次,虽然耕地的数量管控在占补平衡等严格的保护制度作用下成效显著,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实现多元共治与多主体协同仍是目前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问题;再者,耕地利用与管理具有系统性,在外部风险冲击下如何加强耕地系统韧性治理来加强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关键;最后,在新形势下,为有效回应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大食物观背景下的多元膳食需求,亟待完善耕地的管制策略、保护模式、治理政策、长效机制。因此,本圆桌论坛对粮食安全的属地化管理、深度城镇化背景下的耕地保护治理转型、耕地利用系统韧性提升治理策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耕地保护治理体系重构及大食物观下的耕地保护等关键议题作出探索与思考,以期为公共治理视角下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提供新思考、新见解。
- 张英男李文博杨园园郑瑜晗梁雅嘉
- 关键词:粮食安全保障耕地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AI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治理新范式的构建”高端学术论坛综述
- 2024年
- 当前人工智能正驱动着社会科学研究经历一场方法论革命。为促进智能化时代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对话,推动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知识融合、专业升级、主题拓展和方法创新,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由厦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部牵头、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和公共政策研究院会同《公共管理学报》编辑部在厦门大学联合举办了“AI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公共治理新范式的构建”高端学术论坛。与会者围绕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工智能与各学科发展、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以及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挑战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最后发布了《AI+公共治理研究学术共同体:厦门倡议》。
- 郑若婷于文轩赵昊雪肖依娜
-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公共治理
- 算法嵌入公共治理的内在逻辑与风险规制
- 2024年
- 算法的嵌入带来公共治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算法嵌入公共治理至少具有三重内在逻辑,即“数据+算法+模型”的技术逻辑、提升公共治理效能的实践逻辑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逻辑。当算法参与公共治理实践时可能产生技术、法律、社会和伦理四重风险。可以在算法嵌入公共治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其进行风险规制:在事前阶段,制定算法技术统一标准,建立算法影响评估机制,完善算法信息公开制度;在事中阶段,以数据权利制衡算法权力,以算法审计规制算法权力,以人工智能治理原则钳制算法权力;在事后阶段,打通异议申诉渠道,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责任分配机制。与此同时,将法律、道德和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纳入考量,对算法风险进行系统约束。
- 冯向辉李蝶
- 关键词:公共治理
- 公共治理视域下移动电子商务社群治理框架研究
- 2024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社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应对问题构建一个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社群,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诉求。从治理人、事、物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一个主体多元化、规则体系化、目标公共化、治理过程现代化和互动化的治理框架,为新形势下移动电子商务社群的发展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 张波
- 关键词:公共治理互动化可持续发展
- 数字时代的有为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从治理视角来看,有为政府的本质在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核心是要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发挥好政府作用,促进公共价值创造。人类社会正进入数字时代,加强有为政府建设是数字化发展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的现实需求。数字技术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推动着政府治理方式变革。适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数字生活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地要求加强有为政府建设。这也意味着政府应将人民性贯彻于政府改革创新之中,以数字技术赋能重塑政府治理形态和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进而在实践向度上做好推动构建良好数字生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保障数字公共服务普惠供给等基础性工作,提升人民群众对数字化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何启志彭明生
- 关键词:有为政府数字技术公共治理
- 政务元宇宙赋能公共治理:治理契机与风险因应
- 2024年
- 政务元宇宙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虚实相生的政府治理新模式和公共服务供给新体系。凭借其超强大技术群支撑,政务元宇宙在公共治理领域不仅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组织整合功能、任务激励功能及社区自治功能,还能驱动组织内部变革与外在治理的双重转型。从组织内部变革来看,政务元宇宙将推动政府服务效能优化、政民互动更加高效及治理规则不断创新。从外在治理转型来看,政务元宇宙将实现公共治理领域信用体系重塑、安全体系重构、价值体系重建与治理体系精细化。随着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传统科层制度与治理范式将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战,如数字技术依赖引发政治安全、数字人身份引发虚拟世界监管难题、数字世界新规使得传统科层规则悬置。国家须积极布局政务元宇宙,通过推动关键数字资产国有化及算力设施国家化以打破数字技术外部依赖;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加快构建数字人身份监管新规定;增加国家在元宇宙空间的话语权与行动能力以打破科技巨头规则垄断。
- 金华祝天智
- 数字化时代下的公共治理创新与挑战研究
- 2024年
- 在数字化时代,公共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技术创新改变了治理结构,提高了效率与透明度,但同时亦引发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数字鸿沟等问题。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建立健全数据保护机制、缩小数字鸿沟、灵活应对技术变革,并促进公众有效参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引入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进公共治理手段和流程的创新与优化,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我国公共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探讨数字化环境下公共治理的创新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安全、高效、开放和透明的公共治理体系。
- 羊武睿曹冬英
- 关键词:公共治理
相关作者
- 王亚华

- 作品数:206被引量:3,184H指数:3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乡村 集体行动 公共治理 乡村治理 水资源
- 臧乃康

- 作品数:236被引量:9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政府绩效 政治文明 政府绩效评估 政治稳定 地方政府
- 汪玉凯

- 作品数:380被引量:1,67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
-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 政府 政府改革
- 曾正滋

- 作品数:26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公共治理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公民社会
- 魏崇辉

- 作品数:100被引量:42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新制度经济学 公共治理理论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