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2篇“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相关文章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以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相关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6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烟草危害认知度的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情况、居住地、收入情况、婚姻状况、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经营性质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结果360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烟草危害认知度较高者109名,占比为30.28%。不同性别、吸烟情况、居住地、收入情况、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经营性质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25岁、高中及以上及呼吸系统疾病者的烟草危害认知度较高率高于年龄≥25岁、初中及以下、无呼吸系统疾病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烟草危害认知度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及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是其影响因素,可作为干预措施制定的参考依据。
- 刘宏新赵晨杰
- 关键词:公共场所烟草干预措施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的因素,同时为呼和浩特市开展工作人员管理和监督工作以及人员聘请提供根据。方法调查2021—2023年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379人,分析其9项健康行为合格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其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行为合格率较高。Logistic结果提示:性别、年龄、从业年限、被动吸烟和健康状态5项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下、没有被动吸烟情况、健康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健康行为合格情况,其中年龄与健康状况对个人健康行为的影响面最广。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招聘中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聘用有更高健康行为质量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的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为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状况提供保障。
- 许向东高源源
- 关键词:公共场所
- 2022年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2022年抽取德阳市宾馆、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店、理发店、商场(超市)、健身房、候车室8类共50家,每家场所随机抽10名工龄1年以上的从业人员开展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不足10人按实际人数),共调查648人次,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卫生状况、健康相关行为等资料,不良症状自报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2022年德阳市8类50家公共场所近一个月有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10人次(47.8%),无不良症状的从业人员338人次(52.2%)。χ^(2)分析显示噪声污染、环境潮湿、有苍蝇、老鼠或蟑螂、通风效果较差、有霉味、自来水有异味、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一个月内经常锻炼、被动吸烟、饮酒对从业人员的不良症状自报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环境潮湿和被动吸烟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474(1.707,7.071)、1.806(1.249,2.610);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口罩和经常锻炼是从业人员不良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114(0.031,0.417)、0.648(0.429,0.981)。结论德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不良症状自报率较低,环境潮湿、工作时佩戴防护口罩、个人健康行为、被动吸烟等是影响因素,建议管理部门应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确保规范的个人防护措施,保护从业人员健康。
- 苏继艳董洪张辉郑玲曾玲
- 关键词:公共场所影响因素
- 2020-2022年盐城市盐都区餐饮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状况
- 2024年
-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2020—2022年采集盐城市盐都区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肛拭标本,开展增菌、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结果2020—2022年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0.36%,3年分别为0.47%、0.39%、0.23%,呈逐年下降趋势(χ^(2)_(趋势)=10.30,P<0.05);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夏秋季检出率高于冬春季(χ^(2)=5.28、16.41,P值均<0.05);检出的126株沙门菌分为6个血清群(A~F群),E群占比最多(38.89%),其次为B群(29.37%),最少为A群(0.79%)。结论盐城市盐都区餐饮、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率较高,卫生监管需加强从业健康体检,防止因从业人员沙门菌感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 宋金卿段文红
- 关键词:餐饮公共场所沙门菌
- 2022年重庆市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自觉健康状况与工作环境相关因素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促进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22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状况调查,运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调查重庆市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953人,其中近1个月自觉有不健康症状者465人(48.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噪声污染、环境潮湿、有苍蝇、老鼠或蟑螂、通风效果差、有霉味、自来水有异味、知晓在哪些场合需要戴口罩和工作中主动佩戴防护用品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有影响(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环境通风效果差(OR=1.781,95%CI:1.150~2.759)是从业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知晓在哪些场合需要佩戴口罩(OR=0.570,95%CI:0.429~0.757)、工作中主动戴防护用品(OR=0.534,95%CI:0.402~0.710)是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涪陵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问题较多,应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改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宣贯及培训,减少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 王令喻珊周媛媛
- 关键词:公共场所工作环境影响因素
- 疫情下贵州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心理应激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对贵州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心理应激影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为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按照不同经济水平,在贵州省选取10个区(县),每区(县)选5类公共场所,利用事件影响量表进行测试评价。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疫情有一定心理应激反应,美发场所从业人员受到影响最大。
- 宿敏敏陈宣好李洪波张建华彭西英简子海
- 关键词:公共场所应激反应
-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职业紧张在周工作时长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效应
- 2024年
-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职业倦怠情况,探讨职业紧张在周工作时长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轮班对其调节效应。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某市519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职业倦怠量表(MBI-GS)分别调查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基线资料进行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变量间的相关性,PROCESS 4.0插件进行调节中介效应分析。结果519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率为51.45%;不同周工作时长从业人员职业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636,P<0.001);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ERI>1从业人员情绪耗竭、愤世嫉俗得分均高于ERI≤1者,不同紧张程度职业倦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350,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评分与周工作时长、轮班、职业紧张、情绪耗竭、愤世嫉俗呈正相关(r分别为0.195、0.137、0.528、0.775和0.805,P<0.05),与职业效能呈负相关(r=-0.494,P<0.05)。职业紧张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周工作时长与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占比为66.67%,轮班调节效应显著(P<0.05)。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职业倦怠严重,周工作时长可通过职业紧张的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现象,轮班对其具有调节作用。
- 冯斌晁灵宋杰王守英
- 关键词:职业倦怠
- 南京市某区2017——2022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2017—2022年南京市江宁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情况,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传染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2年南京市江宁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市江宁区2017—2022年共有588 293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平均合格率为91.32%,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合格项目以谷丙转氨酶异常为主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他检查项目异常检出率呈逐步下降趋势;男性合格率低于女性;30~40人群的合格率低于其他年龄组;食品从业人员的合格率低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结论 2017—2022年南京市江宁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卫生知识培训,采取综合有效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 胡明星蔡骏张孝芸江喜桥张千李中良
- 关键词:食品公共场所健康体检
- 2022年天津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调查天津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其健康提供方法。方法2022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51家8种类型公共场所的452名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基本信息、工作环境卫生状况、个人健康行为、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等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近1个月出现不健康症状的从业人员有124人,占27.43%。自来水有异味,工作环境有苍蝇、老鼠或蟑螂是从业人员健康的有害因素,OR值(95%CI)分别为5.505(2.271,13.340)、4.878(2.075,11.464)。主动办理健康证、知晓公共用品用具污染传播疾病风险、工作时主动佩戴防护手套是从业人员健康的保护因素,OR值(95%CI)分别为0.157(0.066,0.375)、0.517(0.305,0.878)、0.316(0.197,0.507)。结论改善公共场所环境、个人健康行为和加强基础卫生知识培训是改善从业人员健康的重要因素。
- 吴菲张茜焦李楠孙华君赵学铭杜汋
- 关键词:公共场所健康
- 某铁路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某铁路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现状,为高血压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某铁路辖区1486名给车站客运员、行车公寓服务员等办理健康证明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辖区内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486份,有效问卷1362份,有效率为91.66%。在有效调查的1362人中,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58.37%(795/1362);年龄≥40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的促进因素。结论:某铁路辖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状况不容乐观,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为影响该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
- 周瑞马世珍裴巩丽张燕子
- 关键词:高血压知晓率
相关作者
- 李淑波

- 作品数:65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肥胖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压
- 庞武元

- 作品数:55被引量:2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肥胖 超重 厨师 患病率 血压
- 徐志鑫

- 作品数:90被引量:37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肥胖 患病率 超重 糖尿病 血压
- 耿坤

- 作品数:53被引量:2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肥胖 超重 患病率 血压 慢性病
- 孙琳

- 作品数:23被引量:2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教育 干预 死因分析 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