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8篇“ 全髋翻修“的相关文章
-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髋臼骨缺损全髋翻修术1例报告被引量:8
- 2018年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关节假体材料与设计的不断革新,初次髋关节置换数量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髋关节翻修术也与日俱增。髋关节翻修的常见原因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聚乙烯内衬磨损、骨溶解、假体周围骨折等[1]。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处理可谓是最具挑战性的难题。骨缺损以髋臼侧多见,髋臼侧骨性结构缺失过多将直接导致翻修术中臼杯固定不牢靠,假体稳定性难以保证。因此,髋臼骨缺损能否得到有效重建。
- 方盛李欢徐鹏王盼盼蒋喆成张大海李树祥王棚孙晓亮
- 关键词:髋臼骨缺损全髋翻修术髋关节翻修术假体无菌性松动
- 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研讨人工全髋翻修术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和方法。方法选取44例人工全髋翻修术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2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感轻。观察组满意度96%,对照组满意度70.50%,各方面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髋翻修术时对患者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的有效性,让患者痛苦减轻,值得应用推广。
- 马慧慧杨雪唐冬雪纪淑香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护理
- 全髋翻修术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髋关节翻修病例中下肢不等长发生的原因,评估翻修手术后肢体不等长平衡的效果。方法:36例(36髋)进行髋关节翻修的患者存在肢体不等长,测量下肢长度差异,评估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的位置,随访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最低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26.7(12-55)月。术前Harris评分38.6±39.1,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3.3±26.4,肢体长度差异:术前平均肢体长度差异2.35(-3.8-2)cm,术后平均肢体长度差异0.65(-2-1)cm。髋臼侧原因导致肢体不等长12例,股骨侧原因导致肢体不等长20例,关节间隙造成肢体短缩8例,股骨侧及髋臼侧差异均存在的患者为2例。结论:翻修术前仔细分析下肢不等长的来源,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假体可以尽量减少肢体长度差异。
- 徐海军程文俊王俊文郑琼勘武生
- 关键词:髋关节翻修下肢不等长
- 髋臼加强环型全髋翻修手术的临床护理经验
- 2014年
- 目的:髋臼加强环在全髋翻修手术中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20例需要进行髋臼加强环全髋翻修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评估患者有无骨质疏松症和骨缺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妥善管理体位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刺激症状,2例患者出现轻度植骨排斥反应,在临床精心护理下,得到治愈。结论:对髋臼加强环型全髋翻修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加快患者康复。术前骨质疏松症和骨缺损评估,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体位妥善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李克群史嫦娥
- 关键词:全髋翻修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 全髋翻修髋臼骨缺损中颗粒打压植骨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背景:髋臼重建植骨分为颗粒植骨、结构植骨和混合植骨,而颗粒骨由于制作简便、愈合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翻修中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16例髋关节翻修AAOSIII骨缺损患者采用单纯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器械或结构植骨处理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颗粒打压植骨对该型髋臼骨缺损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按照治疗后3,6,12个月及每半年周期随访中,16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并恢复行走功能。16例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治疗前平均48.00分提高到84.94分(P<0.01),其中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患者满意率为94%。16例患者术后X射线片示髋臼旋转中心均恢复(接近)正常,臼杯骨性覆盖良好,植骨颗粒获得放射学骨整合,臼杯假体未发生移位,假体植入物未发生位置改变或断裂现象。结果提示颗粒打压植骨技术修复翻修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有效重建了髋臼的骨性结构,保留并恢复了髋臼的骨量,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临床疗效。
- 潘昭勋孙超杨振雷杨晓明崔岩
- 关键词:全髋翻修植入物植骨
- 骨水泥金属复合体在严重髋臼骨缺损全髋翻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骨水泥金属复合体在严重髋臼骨缺损全髋翻修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严重髋臼骨缺损行全髋翻修术患者26例,均实施骨水泥金属复合体填充,重建髋关节正常解剖,恢复髋关节的旋转中心。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结果 26例患者获随访6-10年,术后4年Harris评分(93.4±6.2)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8.7±7.1)分,均较术前(44.1±3.2)分改善(P<0.05)。术后8年髋臼假体生存率92.31%。结论骨水泥金属复合体可以用于严重髋臼骨缺损全髋翻修,疗效确切可靠。
- 钱明权陈刚曾柯朱国兴
- 关键词:全髋翻修术髋臼缺损
- 全髋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翻修重建被引量:3
- 2011年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失败的翻修重建,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的技术挑战。翻修时面对广泛的髋臼骨缺损,可能需要采用几种不同技术,尽可能使髋臼侧恢复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骨量。获得翻修假体初始稳定是翻修手术成功的关键。该文就全髋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类、术前计划和翻修重建策略作一综述。
- 王强董利军徐宏光
- 关键词:全髋翻修骨移植打压植骨髋臼重建
- 心理训练对降低全髋翻修术患者焦虑水平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心理训练(预防接种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将接受全髋关节翻修术并存在中度焦虑情绪的3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预防接种训练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53,17.732;P〈0.05)。结论心理训练对降低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焦虑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术前心理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 余新颜余梅
- 关键词:心理护理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翻修22例
- 2010年
- 王鹏福耿雁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翻修
- 人工全髋翻修及非骨水泥假体的应用:5年同一机构41例41髋资料回顾被引量:5
- 2010年
- 背景: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随访时间的延长,需行翻修者逐渐增多。而人工关节出现机械性松动前常已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不断加重的骨溶解会引起人工关节松动,最终导致关节翻修。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2009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后患者41例(41髋)进行了翻修,再置换关节为北京普鲁士钢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旋入式全髋关节及美国史塞克有限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压配式全髋关节。41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8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7髋,Ⅲ型髋臼松动8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髋臼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取出假体柄后试情况置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根据试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与结论: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翻修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以于翻修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翻修后随访6~66个月,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平均32.6分增加到翻修后的平均88.1分。随访X射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亮带的患者。结果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后,近期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 梁潇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并发症髋关节假体
相关作者
- 罗树林

- 作品数:54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
-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术 肩关节 医用器械 外科手术 股骨
- 姚建锋

- 作品数:158被引量:7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全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 关节成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
- 郑江

- 作品数:52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镜 骨质疏松 动力髋螺钉 骨折固定术
- 张育民

- 作品数:54被引量:24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人工关节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术
- 许鹏

- 作品数:249被引量:958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质疏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