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1篇“ 全膀胱切除“的相关文章
- 品管圈在提高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预后恢复的效果
- 2024年
- 探析在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我院泌尿外科病房内抽选手术患者146名,入组时间2017年5月2021年6月,2017.5-2019.10间73名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9.10-2021.6间资料纳入实验组,加入品管圈管理活动,分析科室存在问题,采取循证、中医、快速康复等护理。结果 实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优异,术后排气、排便、瘘口愈合时间短,GSRS评分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低至2.74%,胃肠功能恢复率(54.79%)、瘘管舒适率(91.78%)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实验组品管圈干预后,患者抑郁、焦虑得分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泌尿外科膀胱癌手术患者中,可以提高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率,提高瘘管携带舒适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李雪鑫
- 关键词:品管圈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胃肠道功能恢复负面情绪
- 回授法联合微信平台在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评估利用回授法结合微信平台对接受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的患者进行持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接受该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结合微信平台的宣教方法进行持续护理,而对照组则接受标准的出院指导。针对两组在焦虑、抑郁、生活质量、造口自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升高;且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在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功能方面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将回授法结合微信平台的护理方案应用于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的随访护理中,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对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疾病预后有较好的效果。
- 纪文康亚辉胡桑夏倩倩张会
- 关键词:膀胱切除尿流改道造口自护能力
- 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加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病耻感量表(SSC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病耻感和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SCI、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相关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病耻感和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黄惠娜
- 关键词:并发症全膀胱切除术腹胀不完全肠梗阻
- 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在膀胱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析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以下简称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试验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2.07±45.48)min、(24.83±4.16)d较对照组(339.47±52.07)min、(21.05±4.72)d长,术中出血量为(857.06±125.39)ml较对照组的(749.14±140.06)m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4.291、4.100,P<0.001)。试验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08±7.25)分、(63.93±7.02)分和(61.17±6.93)分,较对照组的(60.13±6.59)分、(59.97±6.84)分和(57.08±7.11)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2.885、2.942,P<0.05);试验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应用于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虽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可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 钱丽萍陈慧王辰辰张青
- 关键词:膀胱癌
- 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RC)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抽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拟行腹腔镜下RC治疗的9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肠道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3/45)低于对照组(22.22%,10/45),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下RC治疗膀胱癌的效果相当,但后者住院时间更短,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胡跃世王阳杨立新李明林陶林静程双蕾
- 关键词:膀胱癌腹腔镜经腹腔入路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
- 2023年
- 目的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高质量文献,拟定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初稿,于2022年7—9月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函询,形成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终稿。结果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2轮函询专家相同,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63;第1、2轮专家函询中分别有10、4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1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092~0.169(P<0.05);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1~0.223(P<0.05)。第2轮咨询各指标变异系数为0.05~0.22。最终确定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41项。结论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 张磊张宇李欣
- 关键词:膀胱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德尔菲法营养管理
- 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在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旨在深入评估在接受全膀胱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将营养支持疗法与护理相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跨足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共纳入了100名在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并被确诊的患者。每位患者都接受了个体化的营养评估,并接受了特定于其状况的针对性营养支持。结果 观察组在体重恢复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后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讨论 在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恢复情况。通过个体化的营养评估和针对性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陈丽郑开平
- 关键词:营养支持疗法结合护理全膀胱切除术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23年
- 分析对接受了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术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的效用。方法 通过筛选对照患者,利用计算机技术随机进行排号,调取肛肠科临床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传统护理方案和围术期护理方案的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比对。基于两组方案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病耻感、自我管理效能与应对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指标恢复情况更好,病耻感更低,自我管理效能与应对能力更强,生活质量水平更高。两组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时,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疾病护理、指导锻炼等有效护理措施,更有帮助作用,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 张传影
- 关键词: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护理
- 五维护理模式对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病耻感的影响
- 2023年
- 为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提供五维护理模式是否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病耻感。方法 选取44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组来实现各22例的比对,主要为对照组(基本护理措施)和研究组(五维护理模式)。对比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的病耻感评分。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病耻感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后的结果明显,为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为P>0.05。结论 在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五维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减少病耻感,临床应用广泛。
- 袁任晴
- 关键词:全膀胱切除术生活质量病耻感
- 机器人"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完全腔内尿流改道的初步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完全腔内尿流改道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膀胱癌患者,年龄55~82岁,其中男4例,女1例,经术者评估后行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手术采用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脐下约7 cm切口置入LAGIS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穿刺器,切口两侧约7 cm处分别做小切口,左侧置入12 mm腹腔镜鞘卡,右侧置入8 mm机器人鞘卡,构建"单孔+2"腹膜外入路全膀胱切除术鞘卡分布体系。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等。定期随访,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学预后。结果5例患者年龄55~82岁,其中男4例,女1例。2例患者行腹壁造口,3例患者行完全腔内Wallace法回肠流出道。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或转为腹腔入路。所有患者手术时间220~405 min,平均手术时间290 min;术中出血量100~15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26 ml。所有患者均在48 h内恢复通气,平均通气时间33.4 h。目前随访6.0~8.6个月,尚未出现肠梗阻或肿瘤复发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单孔+2"腹膜外全膀胱切除术安全可行,完全体内尿流改道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加速康复。
- 杨潇庄俊涛蔡令凯刘沛昆吴启开李鹏超曹强吕强
- 关键词:单孔机器人腹膜外入路全膀胱切除术
相关作者
- 周芳坚

- 作品数:330被引量:1,3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肾癌 膀胱肿瘤 预后 肾肿瘤
- 刘春晓

- 作品数:437被引量:2,54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前列腺增生 尿道 膀胱肿瘤 膀胱癌
- 刘卓炜

- 作品数:187被引量:80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膀胱肿瘤 肾癌 原位新膀胱 尿流改道
- 秦自科

- 作品数:183被引量:66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膀胱肿瘤 睾丸肿瘤 肾肿瘤 外科手术
- 韩辉

- 作品数:186被引量:6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研究主题:预后 阴茎癌 肾肿瘤 膀胱肿瘤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