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2篇“ 全胃切除“的相关文章
裤形吻合与RY吻合方式在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裤形吻合与Roux-en-Y(RY)吻合方式在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切除术治疗的癌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RY吻合组54例、裤形吻合组54例,两组均接受切除术治疗,RY吻合组、裤形吻合组分别于切除术后以RY吻合方式、裤形吻合方式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预后营养指数(PNI)]、生命质量(QLQ-C30)及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无意义(P>0.05)。RY吻合组术中1例由于肠管尺寸原因更换吻合器,RY吻合组术中吻合器更换率高于裤形吻合组,但两组比较无意义(P>0.05)。裤形吻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RY吻合组(P<0.05)。裤形吻合组远期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RY吻合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营养评价指标TP、Hb、ALB、PNI均升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在两组术后指标比较中,裤形吻合组TP、Hb、ALB、PNI高于RY吻合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生命质量QLQ-C30评分均升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在两组术后指标比较中,裤形吻合组生命质量QLQ-C30评分高于RY吻合组(P<0.05)。结论:与RY吻合的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较,裤形吻合所带来的并发症较低,且裤形吻合在抗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排空障碍方面优于RY吻合,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患者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应用价值较高。
王亮赵军汪兵史良会
关键词:ROUX-EN-Y吻合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机器人下根治性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Overlap法)
2024年
2000年获得临床应用许可的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作为一种创新的微创手术平台,提供了高清晰度的裸眼3D成像功能、有效的震颤过滤技术以及高精度灵活的模拟机械臂.根据目前研究证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癌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其安性和可行性.灵活的机械臂,在周淋巴结清扫中更具优势,对周围器官的损伤更小,术后胰瘘发生率更低;缝合优势能更便利完成机器人完缝合重建,缩短腹腔暴露时间、减少腹腔体液丢失、降低手术对患者内环境稳态的干扰.
李沣员刘宏达汪未知王林俊张殿彩杨力徐泽宽徐皓
关键词:ROUX-EN-Y吻合术
Siewert Ⅱ型食管交界处腺癌近端切除切除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近端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与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对Siewert Ⅱ型食管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PG在AEG治疗中的可行性与安性。方法本研究主要纳入了2016年02月至2020年0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Siewert Ⅱ型AEG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选择,将所有患者分为PG组(n=62)和TG组(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质量,围手术期结局与长期肿瘤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特征分布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Ⅱ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与TG组相比,PG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12[IQR:11,15]vs 15[IQR:14,19]天;t=-1.990,P=0.047),术后6、12个月的体重(6个月:47.8±5.9 vs 50.9±9.2 kg;t=2.090,P=0.039;12个月:46.4±6.4 vs 50.0±9.1 kg;t=2.367,P=0.020)、血清白蛋白(6个月:37.9±4.2 vs 39.3±4.6 g/L,t=2.257,P=0.026;12个月:37.4±3.5 g/L vs 38.9±3.2;t=2.296,P=0.024)及术后12个月的血红蛋白值更低(11.1±2.1 vs 12.2±1.5 g/dL;t=2.688,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表明PG组和TG组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8.2%和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9,P=0.414)。结论与TG相比,PG在术后恢复及营养状况方面更有优势,而肿瘤学结果具有可比性。PG或许是治疗Siewert Ⅱ型食管交界处腺癌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李辉申永东胡源清
关键词: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
腹腔镜下切除和近端切除治疗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行切除(TG)和近端切除(PG)根治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两种不同切除范围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按照手术切除范围对其进行分组,其中PG组43例,TG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等。结果TG组手术时间长于PG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腹腔引流管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G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低于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和TG组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3%和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G相比,PG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营养状态的恢复,临床应采取优化的重建方法来减少患者的反流。
代德柱时谨宋旭东丁凡陶国全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2024年
目的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50例近端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试验组(n=25,采取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和常规组(n=25,采取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前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1年并发症、生存质量、Visick分级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手术前两组体质量、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试验组体质量、血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分别为(19.05±2.25)kg/m^(2)、(122.35±21.23)g/L、(336.52±36.09)g/L和(75.27±18.29)g/L,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199.20±30.52)min、术中出血量(91.87±29.56)mL、恢复正常饮食时间(28.67±8.9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0±1.76)d、首次进食时间(3.61±1.80)d、住院时间(9.67±2.83)d及清扫淋巴结数量(34.01±5.62)个,与常规组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12%,与常规组(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isick分级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9.76±17.21)分,高于常规组的(78.98±16.80)分(P<0.05),实验组术后3年生存率跟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近端癌患者行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与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均能够达到较好手术效果,但腹腔镜近端切除双通道吻合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更适合近端癌手术患者。
张洪彦范银亮程金玉
关键词:全胃切除
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进展期癌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进展期癌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进展期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切除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胆囊收缩素水平、胆囊排空率、胆囊容积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铁蛋白(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可改善进展期癌患者的肠屏障功能、胆囊收缩功能及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高永江刘杰田利军吴智斌化建彪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进展期胃癌
改良π形吻合在腹腔镜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安性和有效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改良π形吻合在腹腔镜切除(LTG)消化道重建中的安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接受LTG治疗的80例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和π形组,改良组(n=36)采用改良π形吻合法,π形组(n=44)采用传统的π型吻合法。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分析,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行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较π形组显著降低(P<0.05),上切缘距离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经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吻合口均通畅;改良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π形组(11.1%vs.29.5%,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5~64)个月,两组患者累积总生存率(83.3%vs.77.3%)及无病生存率(80.6%vs.7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30、0.846)。结论改良π形吻合在LTG消化道重建中是安、有效的,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还获得了更高的安切缘,并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性。
逄世江黄艳艳朱冠烈郑惠慧
关键词:胃切除术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手术后并发症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于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析切除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为我院切除手术病人,共60名,分成两组进行相关指标对比分析,实验时间为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并予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每组病人人数为30名,护理手段为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指标为病人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调查两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分)、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癌手术中,肠内营养与护理比传统的肠外营养更具优势,能更快地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加快排气及肠鸣音的恢复,从而使病人的身体营养状态得到改善,说明此种方式,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卢琳媚廖柳荫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肠内营养支持
人性化护理对癌患者切除患者术后躯体功能的改善探讨
2024年
探究并分析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对于行切除手术癌患者的术后躯体改善情况及其他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在2023年内,我院展开此项研究,旨在探讨切除手术后对癌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研究选取了我院此时期内收治的部分癌患者,通过严格的筛选标准,最终确定了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0人,一组施行常规的护理方式,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实施了人性化的护理策略,被定为观察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这两种护理策略在手术后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 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体现在术后并发症的较低发生率以及更好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整体生活质量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法在切除术后恢复过程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不仅促进了患者躯体功能的快速恢复,还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在临床上对于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值得推广和应用。
祝辉
关键词:躯体功能
腹腔镜下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赖天伟

相关作者

黄昌明
作品数:315被引量:1,927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预后
李国新
作品数:437被引量:2,946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薛英威
作品数:224被引量:1,200H指数:1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预后 胃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
王为忠
作品数:392被引量:1,31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小肠移植 小肠 胃癌 胰腺移植 大鼠小肠
余江
作品数:234被引量:1,398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远端胃癌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