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5篇“ 免疫病理损伤“的相关文章
- 阻断白细胞介素9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免疫病理损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研究阻断白细胞介素9(IL-9)对日本血吸虫(Sj)感染小鼠肝组织免疫损伤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阻断IL-9改善血吸虫病免疫病理损伤的机制。方法将15只实验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j组和IL-9阻断组。Sj组和IL-9阻断组小鼠分别感染(1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IL-9阻断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L-9抗体2次,Sj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2次作为同型对照。感染9周后处死小鼠,收取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收取小鼠结肠内容物,对肠道微生物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HE、Masson染色显示,单个肉芽肿面积百分比,Sj组(58.6±4.9)%>IL-9阻断组(3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4,P<0.001)。胶原沉积面积百分比,Sj组(35.5±2.0)%>IL-9阻断组(16.2±0.3)%>正常对照组(0.4±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4.0,P<0.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9阻断后小鼠肝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Ⅰ和胶原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α-SMA蛋白表达百分比,Sj组(29.9±4.0)%>IL-9阻断组(14.9±1.4)%>正常对照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9,P<0.001);胶原Ⅰ蛋白表达百分比,Sj组(33.9±1.2)%>IL-9阻断组(16.2±0.7)%>正常对照组(1.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12.0,P<0.001);胶原Ⅲ蛋白表达百分比,Sj组(14.5±3.0)%>IL-9阻断组(5.3±0.6)%>正常对照组(1.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1,P<0.001)。小鼠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j组和IL-9阻断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均降低,其中IL-9阻断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温生菌、巴恩斯氏菌、未分类肠杆菌、埃希氏菌属等的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体内阻断IL-9可改变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结构、多样性,并且这种改变可能与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吕嘉慧王纪龙肖苏羽卢作超莫景筌李彩淇邱然唐泽丽李青战廷正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白细胞介素9肠道菌群
-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机制及诊断治疗新进展
- 2022年
- 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它的性状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它能导致宫颈炎、尿道炎、盆腔炎、异位妊娠等严重的临床疾病,还能导致致盲性沙眼。炎症信号通路在沙眼衣原体的识别,固有免疫的起始应答和适应性免疫的诱发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沙眼衣原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能促进其治疗和疫苗的研发。
- 陈纯静夏妍
-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信号转导炎症
- IL-17介导山羊羊口疮免疫病理损伤的研究
- 羊口疮作为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引起口唇部皮肤组织严重的病理损伤。羊口疮的致病病毒为羊口疮病毒,羊口疮病毒在患病动物的皮肤中定殖并增殖,并在表皮细胞中复制,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之前的研究发现IL-17作用于...
- 汤茜典
-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IL-17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人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2019年12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卫生机构报告了多起不明原因肺炎的聚集性病例.2020年1月初,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体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该致病病毒被暂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1] ,后又于2020年2月11日被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建议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迄今为止,除中国外已有其他206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报告了SARS-CoV-2的确诊病例,世卫组织总干事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SARS-CoV-2的爆发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李紫薇杨东亮刘嘉
- 关键词:SARS-COV免疫病理损伤
- 狼疮性肾炎患者IL-15表达情况及免疫病理损伤特点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IL-15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免疫病理损伤特征。方法采用资料收集及回顾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2月到2017年6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LN情况分为LN组(62例)与SLE组(60例),记录2组患者的免疫病理损伤特点,检测IL-15等血液学指标,随访预后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的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生率显著高于SLE组(P<0.05),2组肾小球硬化与纤维性新月体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的CysC、TNF-α、IL-1β、IL-6都显著高于SLE组(P<0.05)。LN组的IL-15值为(16.30±11.49)ng/L,显著高于SLE组的(8.20±2.94)ng/L(t=8.588,P=0.003)。SLE组的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心源性死亡、心衰、冠脉事件等MACE发生率为5.0%,LN组为24.2%,LN组显著高于SLE组(P<0.05)。在LN组中,Spearman检验显示患者的IL-15值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CysC、IL-1β、IL-6、TNF-α、MACE等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IL-15在LN患者中呈现高表达情况,伴随有严重的免疫病理损伤,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可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
- 赵韶静曾艳李正东
- 关键词:白介素-15免疫病理损伤
- MERS-CoV感染hDPP4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病理损伤机制研究
-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一种新发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其致死率高达35%,而2003年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致死...
- 姜玉庭
- 关键词:冠状病毒补体免疫病理损伤
- 文献传递
- CD4+CD28-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损伤的机制研究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自身免疫耐受机制失衡,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大量针对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表面成分的自身抗体。SLE患者的...
- 张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损伤共刺激分子病理机制
- CD137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CD137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CD137L的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CD137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CD137和CD28蛋白水平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CD137和CD28 mRNA的表达。结果:重度CHB组患者血清CD137L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和中度CHB组患者(P<0.01)。肝组织中CD28 mRNA在中度CHB组和重度CHB组患者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轻度CHB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重度CHB组患者CD137 mRNA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轻度CHB组和中度CHB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CD28蛋白在中度CHB组和重度CHB组患者的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轻度CHB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重度CHB组患者CD137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轻度CHB组和中度CHB组患者中CD1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CD137的活化参与CHB患者肝组织免疫病理损伤过程,与其损伤程度有相关性。
- 王博吴俊英徐超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CD137免疫病理损伤肝损伤
- 肠道厌氧菌失调加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免疫病理损伤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肠道厌氧菌失调与流感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小鼠肺部免疫细胞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甲硝唑组,每组12只。甲硝唑组小鼠用18 mg/m L甲硝唑灌胃8 d,造成小鼠肠道厌氧菌菌群失调;再予每只小鼠50μL/d FM1株流感病毒连续滴鼻4 d,建立厌氧菌失调小鼠感染流感病毒的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盲肠及肠黏膜病理形态变化,ELISA测定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10和IL-17含量的变化。结果甲硝唑能使该组小鼠肺指数明显升高,其肺组织及盲肠组织病理改变较病毒对照组小鼠而言,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炎症损伤。FM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甲硝唑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γ、IL-17水平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IL-4、IL-10含量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厌氧菌失调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肺部炎性因子的分泌,抑制其适应性免疫应答,影响FM1流感病毒在体内复制及清除的时间,从而进一步加重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病理损伤。
- 吴莎颜宇琦张梦媛施珊珊江振友
- 关键词:肠道菌群炎性因子
- 共刺激分子表达与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观察共刺激分子CD137和CD28在CHB患者肝组织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 CHB患者肝脏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 CD28/B7和CD137/CD137L共刺激信号参与调控CHB患者肝组织免疫功能紊乱的...
- 王博
- 关键词:免疫功能紊乱
相关作者
- 白洁

-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口腔腺 蛋白 分泌 活性鉴定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 刘晨风

-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小鼠 禽流感病毒 急性肺损伤 免疫病理损伤 LPS
- 吴毓

- 作品数:29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口腔腺 毕赤酵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蛋白 分泌
- 李庆伟

- 作品数:310被引量:1,165H指数:17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七鳃鳗 鸟类 口腔腺 GD3 核型研究
- 周育森

- 作品数:275被引量:9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研究主题:TT病毒 TTV 庚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