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6篇“ 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文章
李广文种子转阴丹治疗免疫性不孕
2024年
不明原因不孕占比可达到不孕症10%~30%,其中免疫因素引起的不明原因不孕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免疫一词,顾名思义是免于疾病,亦即防病于未然之意。中医学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防病思想的萌芽,但并未形成系统的防治免疫性疾病理论。中医学典籍对免疫性不孕未有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可归属“不孕”范畴。对免疫性不孕的诊治,可根据辨证求因,审因求治的原则进行论治。李广文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免疫性不孕的发病机制,提出本病以肾虚为本,房劳损伤、感染邪毒等为外所因,瘀血为主要致病因素,内外因相合,造成气血失调,阴阳相乘,冲任督带损伤,则胎孕难成。李广文教授自拟种子转阴丹,兼有双补气血、温肾助阳、解毒消抗功效,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但对种子转阴丹整个复方、单味中药及组方规律需要进一步深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阐明其在免疫性不孕中的作用机制。
崔世超李丽王福强姜晓琳张金风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在免疫性不孕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接诊的免疫性不孕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红蓝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分析组采用助孕汤+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详细分析了两组内分泌激素指标,干预后分析组FSH及E2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H及T指标比较差异均衡,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了两组临床疗效,分析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性不孕的诊疗过程中,融合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激素状态,还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领域广泛推广。
周雪云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不育助孕汤性激素中西医结合内分泌激素
郑州市免疫性不孕患者自身抗体水平与激素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郑州市免疫性不孕患者自身抗体水平与激素的相关。方法:选取免疫性不孕患者122例为免疫性不孕组,按2∶1比例取同期于妇科检查的健康女为对照组(n=61)。比较2组血清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_(2))、睾酮(T)、孕酮(P)水平及抗卵巢抗体(AoAb)、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阳率,分析自身抗体与激素水平的相关。结果:免疫性不孕组AoAb、AsAb、AEmAb、AcAb阳率分别为35.25%、62.30%、20.49%、19.67%,高于对照组的1.64%、3.28%、0.00%、0.00%。免疫性不孕组血清PRL、LH、FSH、T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_(2)、P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免疫性不孕患者血清LH、FSH水平与AoAb、AsAb、AEmAb、AcAb呈正相关(P<0.05),血清PRL、E_(2)、T、P水平与自身抗体无相关(P>0.05)。结论:郑州地区免疫性不孕患者自身抗体阳率高,伴有激素紊乱,单一抗体、多项抗体患者的激素水平接近,且患者LH、FSH与自身抗体存在相关
付亚利葛洁洁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自身抗体性激素紊乱
免疫性不孕中医诊治思路
2023年
免疫性不孕是临床常见疑难病,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免疫性不孕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肾阴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且男女病机具有同一。治疗本病应重视“男女同治”,且提倡“三同”,即在同一时间、同一科室男女双方接受同一医生的诊疗。治疗时当分清四诊主次,明辨病机特点,以益肾养阴、化瘀利湿为大法,多选用全国名中医徐福松教授的验方精泰来颗粒为基础方,标本同治以达到调整免疫系统、促进受孕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莫蕙王睿陈莹魏道明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名医经验辨证辨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临床体会
2023年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1年中诊治的免疫性不孕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分别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最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结果 中西医组的痊愈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在血清免疫抗体、Th指标方面的对比,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的血清免疫抗体指标阳率以及Th1、Th2指标表达水平均显著改善,且中西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免疫性不孕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痊愈和妊娠情况,减少复发,并有效改善相关指标的表达,效果比较显著。
王立婧谈勇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中西医结合治疗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用药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疾病的文献,构建免疫性不孕的方药数据库,并运用Excel 2019、origin 21、IBM SPSS Statistics 25及IBM SPSS Modeler 14.1等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1首方药,共涉及1 350频次中药使用,药物118味,使用频率大于20次的药物有22味,依次为当归、菟丝子、甘草、丹参、黄芪、赤芍、枸杞子等,中药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中补虚药又以补肾药为主,药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多,药物归经主要归肝、肾、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8条核心关联,系统聚类分析得出药组4个。结论:临床上免疫性不孕的基本治疗大法为从肾论治,中药主要以补肾药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随证配伍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健脾益气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往往取得不错的疗效。
李锦英吴昱瑛陈益母黄丽芝梁蕴仪朱玲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数据挖掘从肾论治补肾药用药规律关联规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分析、评价免疫性不孕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免疫性不孕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相关激素指标(包括E2、FSH),免疫抗体转阴情况和分娩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观察患者免疫抗体(AsAb、EmAb)转阴率、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性不孕症采取中西医结合诊疗效果显著,可纠正激素状态,提升免疫抗体转阴率,促进患者成功妊娠,值得推广。
黄慧玲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雌二醇分娩率
抗精子抗体检测在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2023年
本次研究对抗精子抗体检测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2021年1月10日-2021年12月1日的60例不孕不育夫妇参加试验,另选择本时间内60例正常生育夫妇作为对照对象,对所有参与对象实施抗精子抗体检测。对比两组对象的抗精子抗体检测的阳率以及3种抗体分布的情况。结果 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夫妇抗精子抗体阳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1.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夫妇3种抗精子抗体的分布均多于对照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抗精子抗体可以有效反应患者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情况,抗精子抗体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孕不育夫妇有不同的影响。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开展抗精子抗体检测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建议广泛应用。
宋琪
关键词:抗精子抗体免疫性不孕不育精子
岭南调神助孕针法对免疫性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及IL-2、IL-6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免疫性不孕患者采用岭南调神助孕针法治疗,研究岭南调神助孕针法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9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5例患者,施行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45例患者,行岭南调神助孕针法。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与安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激素水平与血清水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岭南调神助孕针法能够显著改善免疫性不孕患者的妊娠结局。同时,该针法还能够调节免疫功能,降低IL-2和IL-6的水平。综合结果表明,岭南调神助孕针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提高免疫性不孕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并调节免疫应答,值得推广和应用。
吴佳潘琦琦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
丹参多酚酸对免疫性不孕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免疫性不孕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影响。方法取50只未孕雌SD大鼠,采用人精液注射免疫的方法建立抗精子抗体阳免疫性不孕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9只)、强的松组(10只)和丹参多酚酸低剂量组(9只)、中剂量组(10只)、高剂量组(10只),另取10只未孕雌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强的松组经腹腔注射给予5 mg/kg强的松,丹参多酚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10、20、40 mg/kg丹参多酚酸,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14 d。各组雌大鼠与正常雄大鼠按3∶1数量比合笼2周,统计各组大鼠受孕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促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雌二醇(E2)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黄体生成素受体(LHR)、雌激素受体α(ER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受孕率,血清GnRH、FSH、LH、E2含量降低(P<0.05),卵巢内黄体和成熟卵泡明显减少,颗粒细胞层数减少,囊状卵泡较多,FSHR、LHR、ERα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强的松组和丹参多酚酸中、高剂量组大鼠受孕率,血清GnRH、FSH、LH、E2含量升高(P<0.05),囊状卵泡数目减少,颗粒细胞层数增多,有成熟卵泡和黄体生成,FSHR、LHR、ERα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可通过调控HPOA促进卵泡成熟治疗免疫性不孕
柳艾霞张庆玲武志娟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系统促黄体激素LHRH丹参多酚酸免疫性不孕

相关作者

韩延华
作品数:309被引量:957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韩氏 妇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莫蕙
作品数:41被引量:311H指数:10
供职机构:澳门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性不孕 名中医 宫腔粘连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
吴克明
作品数:224被引量:653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吴克明教授 名医经验 卵巢早衰 不孕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罗颂平
作品数:426被引量:3,050H指数:2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自然流产 寿胎丸 岭南 妇科 复发性流产
曹亚芳
作品数:73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名医经验 诊治 名老中医 不孕症 月经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