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光合性状“的相关文章
密度对陕垦224光合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2024年
为给陕垦224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不同密度水平下测定了小麦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光合相关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等光合指标,并对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密度的增加一直下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旗叶面积、总叶面积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叶面积指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一直升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增加而下降,折合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增加先升后降;有效穗数随着密度增加先升后降,穗粒数和千粒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陕垦224的适宜种植密度在15万~20万株/667m^(2)。研究结果为陕垦224的高光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赵小光赵鹏涛翟周平尚毅
关键词:小麦光合性状高光效
凉粉草种质资源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2024年
[目的]对凉粉草种质资源的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为凉粉草种质资源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来源于不同地区的8份凉粉草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采用遗传变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凉粉草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8份凉粉草种质光合性状变异系数为6.53%~26.94%,广义遗传力为48.47%~99.14%;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6.26%~36.44%,广义遗传力为69.85%~99.63%。对8份凉粉草种质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145%,基本解释20个性状中的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第二主成分反映的是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叶宽、叶片面积和茎粗。通过综合得分初步筛选出X2、X3和X4为凉粉草优良种质。聚类分析将8份凉粉草种质划分为三大类群:第Ⅰ类群表现为叶片大,节间长,主茎粗且长,光合能力强,产量高;第Ⅱ类群表现为叶片较大,主茎短,产量低;第Ⅲ类群表现为叶片小,主茎较长,SPAD值高。[结论]8份凉粉草种质主要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遗传变异较大,其中X2、X3和X4种质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杂交优良亲本。在品种选育早期应把SPAD、C_(i)和T_(r)等高遗传力性状纳入到品种筛选的目标性状
张秀芬黄小娟郭素云黄珍玲陈会鲜兰秀杨海霞丁家东何文
关键词:凉粉草光合性状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花后叶片光合性状及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讨玉米应对不同滴灌定额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2 a池栽试验,以2个具有耐旱性差异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CK1(耐旱型品种、500 mm)、T1(耐旱型品种、350 mm)、T2(耐旱型品种、200 mm)、CK2(干旱敏感型品种、500 mm)、T3(干旱敏感型品种、350 mm)和T4(干旱敏感型品种、200 mm)6个处理,分析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光合响应特性及籽粒灌浆特性、籽粒中激素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滴灌定额减少玉米R3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4项光合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4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玉米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等10项光合响应相关参数均随滴灌定额减少而下降,CK1、T1与CK2处理光补偿点(LCP)与光饱和点(LSP)、CO_(2)补偿点(CCP)与CO_(2)饱和点(CSP)间差值范围较其他处理大。籽粒灌浆速率在开花后25 d达到峰值,T2和T4处理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随滴灌定额减少籽粒中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T2和T4处理籽粒中酸性蔗糖转化酶、蔗糖合酶、淀粉合成酶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玉米产量随滴灌定额减少而显著下降,T1处理较CK1处理仅下降3.45%~4.51%。T1处理与CK1和CK2处理在上述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T1处理的玉米叶片仍能维持光合性能和光系统Ⅱ结构,增强叶片对光与CO_(2)适应能力,玉米籽粒相关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增加,有效调控了籽粒生长发育及灌浆进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较佳。
徐晨赵仁杰刘晓龙边少锋赵洪祥闫伟平孙宁李前王洪君张治安张丽华
关键词:玉米光合特性籽粒灌浆
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2024年
【目的】光合作用是果树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生理过程,在果树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及高光效杂交后代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串枝红(高光合速率)为母本和骆驼黄(低光合速率)为父本进行杂交构建F1群体,采用Li-6400XT测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与蒸腾速率。【结果】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F1群体中存在极端超亲单株。光合特性相关性状呈正态分布规律,具有典型的数量遗传特征。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受遗传效应影响。构建了包含1356个indel标记的杏高密度遗传图谱,标记平均间距为0.44 cM,利用该图谱共检测到7个与光合性状相关的QTLs,其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均定位在1号染色体的25.4~26.2cM附近,并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发现PA01G03444可能是调控光合作用的1个主效基因。【结论】获得了7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QTLs,发现一个调控光合作用的主效基因PA01G03444,这为进一步探索杏树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因资源。
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光合性状QTL定位
提高绿光占比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性状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探究不同绿光占比对黄瓜幼苗形态、光合性状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遴选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最优绿光占比,以‘新津优1号’黄瓜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比为4∶1及总光强200μmol/(m^(2)·s)的基础上,设定绿光占比为10%(G10%)、20%(G20%)和30%(G30%),使其强度分别为60、40、20μmol/(m^(2)·s),研究不同绿光占比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范围内提高光质中绿光占比的比例可提高黄瓜幼苗鲜重及干重,G30%处理较G20%和G10%处理的鲜重分别增加了29.65%和29.26%。提高绿光占比降低了气孔孔隙面积,但增加了叶片气孔密度,G30%与G20%处理较G10%处理的孔隙面积显著降低了13.17%和23.05%,但G30%与G20%处理的气孔密度较G10%增加了20.22%和14.66%。提高绿光占比增加了叶片组织栅海比(P/S),G30%处理P/S值显著高于G20%与G10%处理。提高绿光占比可促进植物光合潜力,在光强为1000μmol/(m^(2)·s)的测定光源下,G30%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G10%显著提高77.37%。该研究结果为植物工厂化育苗及设施内补光提供依据和参考。
李雪赵士文包星星杨媛媛武永军杨振超
关键词:黄瓜幼苗幼苗形态光合性状碳水化合物
小麦远源杂交种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2023年
为阐明小麦远缘杂种的光合性状杂种优势,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四倍体小麦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在小麦灌浆期测定了2个亲本和杂交种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相关性状和不同光照强度、不同CO_(2)浓度、1日内不同时间净光合速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交种净光合速率的中亲优势为正,超亲优势为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正向杂种优势,胞间CO_(2)浓度为负向杂种优势;叶绿素浓度为负向杂种优势,而旗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为正向杂种优势;光量子效率为负向杂种优势,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为正向杂种优势;羧化效率为正向杂种优势,而CO_(2)补偿点和CO_(2)饱和点为负向杂种优势;净光合速率的中亲优势在1日内均为正向杂种优势,而超亲优势在1日内均为负向杂种优势。综上所述,远缘杂交可以提高小麦种质资源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光能利用率,通过高光效育种结合传统选育的手段,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赵小光翟周平尚毅柴靓赵鹏涛
关键词:远缘杂交光合作用性状杂种优势
基于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评价不同甜菜品种的生态稳定性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北疆不同生态区甜菜的生长发育特性,筛选优质甜菜品种,通过探究20个甜菜品种在3个不同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变化,使用适定性参数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不同甜菜品种的稳定性,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关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甜菜品种在3个生态区的光合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品种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参试品种间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但3个生态区之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合性状、甜菜产量和含糖率存在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昌吉、石河子和伊犁3个生态区分别提取到了4、3和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了63.50%、68.70%和63.65%;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甜菜品种‘BeTa379’‘KWS9968’‘KWS5599’‘KWS6637’在3个生态区的综合排名都处于较高位置,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102 000.45、88 613.85、96 501.90和95 214.90 kg,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19%、15.08%、14.29%和14.14%,表明这3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好,具备在生产中推广的潜在优势。
林明林明曹禹鲁伟丹周远航陈友强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王志敏王志敏
关键词:甜菜生态区光合性状农艺性状生态适应性
4种乔木幼树的光合性状对氮添加的响应
2023年
为探讨不同氮添加水平对4种乔木树种光合性状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间的差异,以红松、胡桃楸、水曲柳和黄檗的幼树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舒兰市开原林场开展氮添加试验。设置无氮(0 kg·hm^(-2)·a^(-1))、低氮(50 kg·hm^(-2)·a^(-1))和高氮(100 kg·hm^(-2)·a^(-1))3种水平的氮处理,测定了4种树种的光合参数、气孔行为参数和光谱反射指数,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树种间光合能力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氮处理下光合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无氮处理下,红松和黄檗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胡桃楸和水曲柳(P<0.05),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竞争优势。氮处理抑制了红松的光合能力,高氮处理下胡桃楸和水曲柳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提高(P<0.05)。此外,氮处理下胡桃楸和黄檗的光化学反射指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氮处理促进了植物光保护机制的触发。4种树种中,黄檗为强阳性树种,最适合在无林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水曲柳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全光环境下处于相对劣势。施用氮肥可以提升胡桃楸和水曲柳的光合能力。红松对氮素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施用氮肥将抑制红松的光合能力。
张翼叶尔江·拜克吐尔汉王宣璎程艳霞
关键词:光合作用气孔行为
桂西南岩溶区八种适生植物光合性状的变异与关联
2023年
为探究岩溶植物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广西平果市岩溶区8种适生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6个光合特征参数在种内和种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并且种内变异均大于种间变异。(2)Gs和Tr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变异(46.72%~49.76%),而Pn、Ci、WUE和Ls变化主要来源于种内变异(48.66%~64.50%)。在生活型水平上,Pn、Gs和Tr的种内变异表现为常绿植物小于落叶植物,而Ci、WUE和Ls则相反。(3)各参数的种间变异均表现为落叶植物大于常绿植物。(4)无论在种内还是种间,Gs的总体变异程度最大,其次是Tr和Pn,再次是Ls和WUE,Ci最小。Pn、Gs和Tr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Ls与WUE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Gs和Ci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种关系与全球尺度基本一致,反映了植物对资源的权衡策略,验证了岩溶植物叶经济谱(LES)的存在。(5)常绿植物具有较高的Ls、WUE和较低的Gs、Tr、Ci及Pn,在LES中的位置更靠近具有高WUE、低蒸腾、低光合等特点的“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一端;而落叶植物与之相反,位于低WUE、高蒸腾、高光合等特点的“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的一端。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通过性状间的协同与权衡,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为后续筛选适生物种,加速植被恢复演替进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庞世龙欧芷阳叶斯进吴梓源申文辉何峰陆国导
关键词:光合性状种内变异岩溶
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的权衡及其种源差异被引量:2
2023年
植物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的变异及其权衡关系能够表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生态适应策略。本研究在帽儿山同质园内测定了17个地理种源兴安落叶松叶的化学计量特征[叶碳(C)、氮(N)、磷(P)含量、C/N、C/P、N/P]和光合性状[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最大光电子传输速率(J_(max))、最大羧化速率(V_(max))],比较化学计量特征和光合性状的种源差异,分析二者的权衡关系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种源原地气候因子分别解释叶化学计量特征变异的54.8%和光合性状变异的67.2%,叶C、N、P含量和A_(max)、J_(max)、V_(max)均与种源原地干燥度(AI)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N、C/P、N/P与AI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冗余分析表明,叶化学计量特征解释了光合性状75.0%的变异,叶C、N、P含量与A_(max)、J_(max)、V_(max)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C/N、C/P、N/P与光合性状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兴安落叶松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光合性状及其协同关系存在种源差异,是树木对种源地气候长期适应的结果。本研究对气候变化下树木的生态适应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官虹玉王传宽全先奎
关键词:光合性状种源

相关作者

赵小光
作品数:80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光合特性 高光效 高光效育种
张耀文
作品数:121被引量:443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油菜 光合特性 高光效育种 高光效
陈如凯
作品数:559被引量:3,089H指数:3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甘蔗 斑茅 转基因甘蔗 甘蔗品种 配合力
李殿荣
作品数:264被引量:1,439H指数:20
供职机构: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油菜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化学杂交剂 甘蓝型
姜卫兵
作品数:300被引量:3,607H指数:3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园林绿化 光合特性 园林应用 无花果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