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篇“ 元刻本“的相关文章
刻本《周易兼义》附“校勘记”卢宣旬选择补校之得失
2024年
刻本《十三经注疏》,以刊明修十行本为底本重刻之,每卷附“校勘记”,乃阮委托卢宣旬据阮《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择其大半、更补校若干而成之。卢宣旬择之不精,学者每有讨论。其补校,则因陋就简,不能与阮《校勘记》同日而语。唯不无可取,未可遽废。今以与诸生从事《周易注疏汇校》,拙见所及,随手札记,区分门类,略做考订,利用阮刻本者或可参考焉。
杜泽逊
关键词:补校
刻本《书集传音释》
2023年
《书集传音释》六卷,首一卷,末一卷。(宋)蔡沈撰,()邹季友音释。至正双桂书堂刻本,匡高21.2厘米,广13.6厘米。半页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顾广析校并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0226,现藏吉林省图书馆。
关键词:元刻本
刻本《茅山志》楷书异体字研究
本文研究刻本《茅山志》的楷书异体字,首先编写《茅山志》楷书异体字编,在此基础上对异体字组进行分类描写,并总结其特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与可行性,介绍异体字的界定、刻本文字研究状...
李雯
关键词:元刻本分类描写
刻本《御药院方》版本流传及文献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御药院方》是我国现存成书年最早且相对完整的宫廷医药处方集,由代许国祯编撰整理,其成书使宋金时期宫廷医药秘方从隐蔽走向公开。此书的版本一度只见日本宽政10年戊午(1798年)精思堂木活字本。日本静嘉堂文库的刻本,曾由张金吾、汪士钟、蔡廷桢、蔡廷相、陆心源等收藏,是现存的最早的版本,基本保留了《御药院方》的原貌,且为校勘现行版本的谬误提供了依据。
徐丽丽覃晋高思嘉于红
刻本《新编事文类聚启札云锦》整理方法刍议
2023年
《启札云锦》是宋时期民间社会交际应用的启札类通俗类书。该书戊集涵盖“事实”“笺表”“诗词”等3种形式,在《启札云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该书仅有刻孤本,他校与理校成为整理的有效途径。以探究史源文献出处为重点,通过文献征引方式的不同情况,根据整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具体地运用史源文献,有助于尊重原书文本原貌,提高校勘的准确率。
石庭瑞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溪字义》刻本
2022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刻孤本《北溪字义》,此前研究者关注不够。梳理此书传刻源流,可以确定此刻本源出宋刻黄氏纂目本,与明弘治浙刻本底本来源有别,分属两个版本系统。取刻本与明弘治浙刻本通校,并将异文归类,析分优劣,定其是非。相较明弘治浙刻本,刻本虽有少数异文可供校勘参考,但讹脱严重,文本质量不高。整体而言,点校整理《北溪字义》,刻本参考价值不大。
谢佳睿
关键词:元刻本
密韵楼藏刻本《南丰先生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2022年
以密韵楼藏刻本《南丰先生丰类稿》为出发点,通过宋、金、、明、清各时期曾巩《丰类稿》不同版本之间的文本对勘,发现明代诸刻的共同祖本实为密韵楼藏刻本《南丰先生丰类稿》,而非传统认为的大德丁思敬刻本丰类稿》。自正统本开始,明清刻本不断试图正讹匡谬,却始终未得善本。密韵楼藏刻本《南丰先生丰类稿》虽多有讹谬,却仍保存有早期刻本原貌,当善加利用。
李俊标朱新月
清宫“天禄琳琅”藏刻本装潢形制研究
2022年
清宫“天禄琳琅”是清乾隆皇帝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宫廷善本书室,现存书目共有67部为刻本。本文从古籍装潢、修复视角,以“天禄琳琅”辽图藏刻本《战国策》(卷七)、《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为例,对清宫“天禄琳琅”现存刻本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天禄琳琅”的装潢形制与外部特征,总结“天禄琳琅”华美的清宫装潢技法与非遗技艺绝学,为“天禄琳琅”善本的鉴定与保护提供必要的史料,为当代古籍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历史借鉴与现实参考。
曹萌
关键词:天禄琳琅《战国策》装潢
《授时历》昼夜时刻制度考——以出土刻本汉文《授时历》残页为中心
2022年
在特定日期下标注昼夜时刻,用来指导漏刻改箭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具注历日传统。因不同时期历法采用的纪时与漏刻制度而形成不相一致的注记规律,历书是关于漏刻改箭制度最直接的证据。黑水城和敦煌出土刻本汉文《授时历》具注历日残片保留有昼夜刻和日出入辰刻信息,为代《授时历》漏刻制度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可以检验传统漏刻与术数典籍的记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代《授时历》昼夜时刻制度与特点。
何伟凤
关键词:历日元代
刻本王安石文集蠡测——以安正堂本、应云鸑本之关系为中心
2022年
王安石文集刻本久已失传,历来史籍亦罕有记载,唯吴澄所撰《临川王文公集序》略论危素曾增补校订以为新本。现存嘉靖十三年安正堂本、嘉靖二十五年应云鸑本卷首均存有吴澄序文。安正堂本国内外甚为罕见,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六十三卷本历来以为明初刊本,实则即安正堂本。今对此二本详加研讨可知,安正堂本虽疏漏众多,但应云鸑却对其尤为珍视。一者采用极为难得之影刻方式力求保存安正堂本原真样貌。二者全面订补其疏漏之处,同时又通过各种凑版方式努力遵循安正堂本原有排版样式。而安正堂本一向以“写刻精良”见重于学人,尤其“人风味”足可以假乱真。为保存危素刊本,遂不顾残损原样雕版。而应云鸑正有鉴于此,影刻之、修缮之,以望锦上添花促成完璧。王安石文集刻风貌亦正由此得以不绝如缕略窥于今。
李俊标宋亚飞

相关作者

潘建国
作品数:82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小说 古代小说 明代 刊本 《世说新语》
舒和新
作品数:27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馆藏 资源建设 图书馆特色 特色数据库 残本
罗鹭
作品数:22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元诗 虞集 元人 元代 孤本
乔琛
作品数:25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苏雪林 女子 作家评论 文学评论 新文学研究
王玉良
作品数:3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图书馆
研究主题:藏书家 活字本 活字 杜审言 铜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