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2篇“ 健脾化湿方“的相关文章
健脾湿治疗代谢减重术后脾虚痰湿证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健脾湿治疗代谢减重术后脾虚痰湿证患者的效果。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在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脾、代谢减重外科的80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中药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常规案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湿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形态学指标[腰围、体重、体重指数(BMI)、多余体重减少值(%EWL)]、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血糖(FPG)、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腰围、体重、BMI、%EW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FPG、HbA1c、FINS、TC、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湿能够有效改善代谢减重术后脾虚痰湿证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糖脂代谢,降低LDL-C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龙飞朱霞袁通立廖春红
关键词:肥胖健脾化湿方
健脾湿治疗脾虚湿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分析健脾湿治疗脾虚湿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TG、TC)、肝脏B超评分、血清GPC-4、Asprosin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区隐痛、肢体困重、口干口苦、脘腹胀满积分及血脂TG、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肝脏B超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GPC-4、Aspros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湿可有效缓解脾虚湿阻型NAFLD患者临床症状,纠正血脂异常,下调血清GPC-4、Asprosin水平,显著提高疗效。
闫仲凯韩晓东张健博王惠黄炜
关键词:健脾化湿方非酒精性脂肪肝
健脾湿联合中药膳食对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分析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经健脾湿联合中药膳食的干预效果及对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的影响。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n=38)与B组(n=38)。A组予以体重管理处,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健脾湿联合中药膳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第60d腰围、BMI、血脂[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A组68.42%(P<0.05);治疗第60d,B组腰围、BMI、TG、TC、LDL-C、HDL-C水平均优于A组(P<0.05)。结论: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经健脾湿联合中药膳食治疗,疗效显著,可降低腰围、BMI指数,改善机体血脂指标。
李茜葛盛
关键词: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健脾化湿方中药膳食血脂指标
理气健脾湿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用理气健脾湿治疗效果及其对胃肠运动功能和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理气健脾湿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运动功能、血清胃肠激素。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患者胃脘胀满、餐后饱胀、恶心呕吐、嗳气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患者33min胃排空率(30minGER)高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GET)、胃半排空时间(T_(1/2))、胃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跨膜蛋白(TMEM16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用理气健脾湿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张小会牛栋良李嵘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胃肠运动功能血清胃肠激素
健脾湿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质蓄积指数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健脾湿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质蓄积指数(LAP)的影响。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8例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T2DM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生活式干预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湿汤剂口服,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脾虚湿盛型主症和次症评分及证候总积分、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LAP、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统计2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主症和次症评分及总积分、体重、BMI、腰围、LAP及FPG、2hPG、HbAlc、HOMA-IR、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29/32)比64.51%(20/3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健脾湿能有效改善脾虚湿盛型超重/肥胖T2DM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降脂、减重、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何瑞雪张贺芳张庚良臧钰荣李硕
关键词:2型糖尿病减重
健脾湿联合聚焦超声治疗脾虚湿滞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 观察健脾湿联合聚焦超声治疗脾虚湿滞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法 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脾虚湿滞型CIN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海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湿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率,T细胞亚群、NK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7.053,P=0.008);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56.25%(χ^(2)=6.063,P=0.014)。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PV阴性率为46.87%,高于对照组的21.87%(χ^(2)=4.433,P=0.035);观察组患者CD3^(+)、CD4^(+)较治疗前升高,2组B淋巴细胞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3^(+)、CD8^(+)高于对照组,B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CD3^(+)、CD4^(+)、CD8^(+)与2组CD4^(+)/CD8^(+)、NK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湿联合聚焦超声治疗脾虚湿滞型CIN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效果显著,可平衡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杜瑞超王学美韩秀庆李玉娟卢秀花闫华
关键词:健脾化湿方聚焦超声中医证候淋巴细胞亚群
经鼻-肠梗阻导管灌注健脾湿联合动脉灌注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经鼻-肠梗阻导管灌注健脾湿联合动脉灌注疗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恶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经鼻-肠梗阻导管及动脉灌注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湿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灌注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50)、免疫炎症指标[CD3^(+)、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6/30)和80.0%(24/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CRP水平及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腹胀及腹痛缓解时间及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灌注健脾湿联合动脉灌注疗能有效缓解恶性肠梗阻,减轻症状,调节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俞雪刘建铭周诚沈天皓
关键词:健脾化湿方动脉灌注化疗恶性肠梗阻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健脾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健脾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TCMSP、 Drugbank数据库筛选健脾湿学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 OMIM、 DisGeNet数据库获取UC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获得交集靶点,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互作图和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互作图。利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行富集分析,使用CentiScaPe和Cytohub插件获取网络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健脾湿治疗UC的有效成分共18个,靶点75个。潜在有效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柰酚、川陈皮素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等,主要涉及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薯蓣皂素,山柰酚,槲皮素,柚皮素与AKT1,TNF,IL-6等关键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健脾湿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抗炎、抗氧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从而治疗UC。
徐张扬蒋蓓尔万雨闵天骄刘光盛何颖
关键词:健脾化湿方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健脾湿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研究健脾湿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健脾湿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其他组均自由饮用3%DSS水溶液,连续饮用7 d,建立UC小鼠动物模型;造模第1天同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9 d,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药物干预治疗9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取结肠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通过16S rR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结果 健脾湿给药后可有效缓解小鼠结肠炎症状,降低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对UC小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经健脾湿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菌群多样性明显提高,在门水平上主要表现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显著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增高,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Akkermansia增高和幽门螺杆菌降低。结论 健脾湿可能通过改善和恢复菌群多样性,调节UC小鼠菌群组成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徐张扬蒋蓓尔张建刘光盛王杨凯闵天骄何颖
关键词:健脾化湿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肠道菌群
自拟健脾湿联合益生菌对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及病情改善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自拟健脾湿联合益生菌对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及病情改善的影响.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n=40)采用自拟健脾湿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中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分别为(1.17±0.45)分、(1.91±0.51)分、(3.08±0.9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3±0.62)分、(2.15±0.63)分、(4.68±1.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自拟健脾湿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学琴
关键词:益生菌中医证候积分

相关作者

秦鉴
作品数:246被引量:96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禁食疗法 四逆汤 禁食 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
师林
作品数:59被引量:37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短期禁食 脾虚痰湿型 加味苓桂术甘汤 血管内皮功能 高脂血症患者
黄颖娟
作品数:23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脾虚痰湿型 胰岛素抵抗 脾虚痰湿证 肥胖2型糖尿病 健脾化湿方
刘红健
作品数:50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药疗法 冠心病 心绞痛 四逆汤
孟君
作品数:68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短期禁食 加味苓桂术甘汤 心脉通胶囊 脾虚痰湿型 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