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95 篇“ 传教士 “的相关文章
晚清传教士 粤方言小说考论 2024年 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 著、译的粤方言小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值得注意的一部分。在较严格的文体区分标准下,现存晚清传教士 粤方言小说虽仅存7种,但大部分为长篇之作,份量并不轻于以短篇为主的其他晚清粤方言小说类别。其中《浪子悔改》和《落炉不烧》之确切出版年份虽仍存在一定疑问,但作为最早粤方言小说的事实应当成立,且时间上限可确定为1848年以后。现存最早的粤方言长篇小说《天路历程土话》具备较强的粤方言驾驭能力,译本水准甚至比官话本更高;《人灵战纪土话》是难得的体现外国传教士 真实翻译水平的文献;《辜苏历程》的署名译者英为霖当为William Bridie教士 ,该书译述策略并不突出宗教原则。现有研究对这一批作品界定尚不清晰,对一些基本文献事实和相关问题论述也有不尽准确之处,进一步厘清相关文献问题是后续研究的必要基础。 周仕敏关键词:晚清 传教士 在沪传教士 与一·二八事变 2024年 一·二八事变期间,一批在沪传教士 以亲历者身份记录了其战时观感、心路历程、政治主张和应对行动,以第三方视角揭示了事变的多重面向。他们力求通过个案详尽地描述事变细节,印证并补充了日军暴行的诸多史实;他们力驳日军侵华的种种借口,指出日方是事变的罪魁祸首;他们痛批日军违反国际法、深度损害中外权益,呼吁国际社会鼎力援华;他们冒险投身难民救助,缓解了民众的身心痛苦。与其他外侨相比,传教士 更关注教会所受侵害及针对基督徒的救援,反对日本侵华的态度更为坚决。在民族主义和政治高压的双重作用下,日本基督教界对在沪传教士 的言行提出抗议。受到美国孤立主义的影响,在沪传教士 在清理美国基督教界的混乱认识方面作为有限。 徐炳三关键词:一·二八事变 国际舆论 传教士 来华与明代西方艺术的传入2024年 明代中叶以后,大量基督教传教士 跟随商船来到中国,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上帝的“福音”,使基督教成为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教士 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传教 策略。一方面,他们撰写了许多详细阐述基督教思想的著作,并以这些著作为立足点,与中国人展开了讨论;另一方面,为了引起中国人对于天主教的兴趣,传教士 们也带来了具有西方特色的自然与人文科学,并以此为桥梁建立了他们与中国人之间的联系。 胡梦伊关键词:传教士 基督教思想 明代中叶 传教策略 传教士 汉学的性质、历史、特点与影响2024年 传教士 汉学作为西方汉学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西方专业汉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学术界尚未对传教士 汉学的诸多基本问题加以厘清。传教士 汉学不仅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紧密相连,而且其学术成果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教士 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1500—1800年的初识与和平交往期,以及1807—1949年的紧张与冲突期。传教士 汉学对西方中国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其研究成果不仅属于中国历史,也是欧洲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张西平 龙宇飞关键词:汉学 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时期对违规传教士 的惩处与安置 2024年 明清时期发生过多起涉及天主教和传教士 的案件。朝廷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化外人有犯,依律拟断”的司法原则始终是基本参照。与此同时,司法权与行政权的混合运用,法条、历史经验、国家安全、对天主教的政策、贸易关系、传教士 与朝廷的关系、朝廷对特殊地区的政策与管理,以及最高统治者的态度等等,都是关联因素。具体来看,从晚明到清嘉庆时期,朝廷对京城违规传教士 的惩处有别于地方传教士 ,对所有违规的在华传教士 的处置总体上趋于严厉,其间“禁教”政策是变化的关键。与“禁教”趋于严厉相关,朝廷对中国澳门天主教的管治渐与内地接近。 陈玉芳关键词:明清 禁教 传教士 明末清初传教士 释《易》的思想取向及其影响 2024年 明末清初涌现出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各种新兴的理论学说。就易学研究而言,首次出现了传教士 对《周易》的翻译、研究和诠释。早期来华传教士 从神学的角度出发,拒绝《周易》的宇宙创生主张,坚持认为太极生天地的理论需要被修正和排除。后来白晋等人将《周易》定性为神学作品,才完成了传教士 接纳《周易》的历程。虽然这种释《易》的神学取向有诸多问题,但麦丽芝、理雅各和卫礼贤等英译本《周易》均受其影响。由此推知,明末清初传教士 对《周易》的诠释,应该奠定了早期海外易学研究的基本模式。 张丽丽关键词:太极 明末清初 来华传教士 法国传教士 文献所见康熙年间带往中国的器具 2024年 法国传教士 档案中,有清康熙时期(1662-1722)关于安菲特里特号(Amphitrite)航行之前被带到或发送到中国物品的数据。安菲特利特号是第一艘到达中国的法国船,分别于1698年和1701年停靠在广州。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识别所提供的物品,本文研究了耶稣会神父洪若(1643-1710)从中国寄给法国的一系列信件,信件列出了可能有利于建立传教士 的艺术和科学物品的清单,并注意到发明者、供货商和制造者的签名,说明中法间这种科学和艺术创新的氛围是互动的。关键词:传教士 礼品 19世纪传教士 编纂的《粤语方言词典》及其研究价值 2024年 19世纪德国传教士 欧德理(Ernest John Eitel)编纂的《粤语方言词典》(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是一部结构完整、体例完备的英粤双语方言词典。该词典在编纂方面极具特色:收录丰富的粤方言字、书面语和生活用语并存、字例词例编排合理。《粤语方言词典》能如实反映近代粤语的语音情况以及为规范粤方言书面语、梳理传教士 宗教翻译思潮两方面提供切实帮助,是不可多得的传教士 辞书文献。 蔡江曼 张荣荣关键词:辞书编纂 云上锦书:美国传教士 益和安的鼓岭信件 2024年 福建福州鼓岭是近代以来西方人在鼓山山脉避暑度假、聚集居住形成的特殊国际住区。从19世纪后半期至1949年前后,鼓岭上曾建有200多座别墅,数代英美传教士 、洋行商人、领事官员、银行家、教师、医生、护土等和相当数量的中国地方名流、文人雅士寓居于此,这使得鼓岭成为独特的多元文化交汇地和辐射点。 丁丽兴关键词:美国传教士 辐射点 五四运动前油画的“东渐”(1)传教士 的积极推广 2024年 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是将中国推向世界的一次大规模推广性尝试,此航行开始让海外许多国家认识中国。其结果是,神秘的东方、古老的文化、广衰的疆界、众多的人口,引起了西方的种种欲解。一般认为,海洋文化早于大陆文化,破除了混沌世界而迈向文明,但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易于造成两端单反思维。 郭晟关键词:郑和下西洋 地理特征 传教士
相关作者
高黎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美国传教士 晚清 西学翻译 翻译 翻译活动 宋莉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209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传教士 小说 汉文小说 基督教 中国文学 吴义雄 作品数:65 被引量:379 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传教士 基督教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 鸦片问题 张西平 作品数:153 被引量:620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汉学研究 海外汉学 中国文化 汉学 西方汉学 胡瑞琴 作品数:21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传教士 四书 儒学 西方传教士 儒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