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篇“ 仁说“的相关文章
朱子“”思想之探微——以《》文本为考察
2023年
”这一概念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朱子专门论述“”思想的文章。朱子认为“”的生成是上贯于天地之心,并可追溯到《周易》的核心价值“生”,以此确保了“”的价值内涵。而“”在其后的运化过程中又成为“心之德”与“爱之理”,不仅是“心”的具体含义体现,也是“爱”的内涵来源。在性与情中皆具,已发未发皆含,前承人心,后发性情。同时“”与“义礼智”并举,但又统贯这四德。“”还连接了“心”与“天地”,沟通“性”与“情”,可谓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康福鑫
关键词:生生天地
之实与之端——《孟子》发微
2023年
在《孟子》中,有“之实,事亲是也”和“恻隐之心,之端也”两种法,都是理解其的重要命题,但这两种表述却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是理解《孟子》的一个重要入手点。孟子对之实的讨论,是在文质论的架构中展开的,需要加以节文,而对之端则需要扩充。这两个方面并不相同,是交错展开的。作为之实的事亲即亲亲,根本上来自生生,却不等于自然的生生,而是因对生之反思性确认而产生的德性,这与以康德为代表的西方伦理是非常不同的。由消极的恻隐之心来理解人性,是孟子人性论中非常独到的人性论还原方式。孟子对恻隐之心的讨论有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普遍性的恻隐之心,如对赤子入井的讨论,不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陌生人的孩子,将入于井都会引发恻隐之心。另一方面是与事亲相关的恻隐之心,如见父母之尸体不得掩埋,就会内心凄恻,一定要埋葬,对他人就未必会有。由对父母的恻隐之心,甚至会以怨慕之情表达最率真的孝敬之德,可谓之实之端。节文情以为礼,扩充四端以为性,是孟子对待之实与之端的态度。
吴飞
关键词:亲亲恻隐之心
先秦哲学的“道德”
2023年
爱”“义”“道德”等语词都生成于先秦哲学,其含义十分丰富。在传统社会,“道德”或“义道德”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孝悌到为政、从情感到礼法、从需要到权利、从个人修身到社会治理和民生疾苦等无不与之相关,并涉及儒道墨等各家“。得“道”者生,但“不”之道也有自身的价值。从义到“生生”,都在不断充实着“道德”的内涵并为其实现提供最重要的生机活力。
向世陵
关键词:道德仁爱仁义生生
正谊明道视域下的董仲舒探析
2023年
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常常被视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性观点,然而此命题的提出实由“越有三”的话题所引出,本为论人”之标准而言。故必须从董仲舒的出发,才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其“正谊明道”原初的思想旨趣。董仲舒从“爱人”的学基点出发建构起“天合一”的思想体系,并指出“人”应该“不谋其利”、“不急其功”,将爱之心推扩出去,“以厚远”、“爱及四夷”、“致无为”而取得“习俗大化”的“圣”功绩。
姜智
关键词:义利
廓然以天下为家:邹守益的博爱理念
2023年
“万物一体之”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以“良知”为核心概念的新型“学一体论”。江右王门代表人物邹守益在其“”论中,对“万物一体之”予以着重阐释。对邹氏而言,良知构成了儒家学传统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心理动因,也构成了警策、敦促儒者于当下一念中践行博爱理念的精神动力。在爱精神的践行层面,邹守益特别强调“施始于亲亲”的宗族伦理构建,主张由修身而齐家,并进一步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进行推廓。通过对“得君行道”“得官行道”“觉民行道”等多种途径的结合与施用,邹氏期望构建出一个“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情,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的命运共同体。
牛磊
关键词:邹守益万物一体
论陈淳的
2023年
陈淳(1159—1217),字安卿,学者称其为“北溪先生”,福建漳州龙溪人。尽管拜入朱子门下时间较晚,且亲炙于朱子的时间并不长,但陈淳却以严谨笃实、恪守师训而成为朱子晚年最为重要的弟子之一。陈淳对朱子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体现在陈氏对朱子的丰富意涵加以详尽阐发,并对程门后学不符合朱子意旨的各种加以批判,从而维护、弘扬了朱子所构建的学体系。清儒全祖望曾评价道:“其卫师门甚力,多所发明,然亦有操异同之见而失之过者。”^(①)“操异同之见”的按语既体现在陈淳对陆九渊、杨简等人施以激烈攻驳,也体现在陈氏对杨时、谢良佐、吕大临等人学思想的批评方面。
牛磊
关键词:仁学思想谢良佐吕大临陆九渊
“天心”即“爱人”——论董仲舒的被引量:1
2022年
学界长期忽视了董仲舒思想在政治治理领域的研究。董仲舒首先为其在政治治理领域的展开设立天道论依据,以“天”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表达出的喜悦之情与爱之心论证政存在的合法性。其次,董仲舒思想的应用体现在现实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一,在政治施行方面,遵循德主刑辅的原则;第二,在王道教化目的方面,希望人民遵循礼义的原则;第三,在经济发展方面,要求统治者不与民争利。最终,董仲舒的思想不仅继承发展了先秦学理论,也影响了后世《白虎通》中理论的建立,使得《白虎通》在天道与人道两方面均继承发展了董仲舒的
高一品
关键词:《春秋繁露》仁说仁爱政治
高甲戏丑角表演——从《连升三级》饰演贾开去
2022年
高甲戏“无丑不成戏,无技不成丑”,研究高甲戏丑角表演美学具有非凡的意义。高甲戏丑角门类丰富,程式套路完整成熟,载歌载舞,诙谐俏皮,趣味盎然。高甲戏在全国众多剧种中能脱颖而出,丑角表演功不可没。
陈荣瑜
高甲戏丑角表演 ——从《连升三级》饰演贾开去
2022年
高甲戏“无丑不成戏,无技不成丑”,研究高甲戏丑角表演美学具有非凡的意义。高甲戏丑角门类丰富,程式套路完整成熟,载歌载舞,诙谐俏皮,趣味盎然。高甲戏在全国众多剧种中能脱颖而出,丑角表演功不可没。
陈荣瑜
张载与行的实践
2021年
不同于王弼和王安石,张载摄《老》入《易》,以德刻画天性,从"天地不"走向"圣人之"。天则无心,人能弘道,人相助于天而成天之功(),将自己的理性投射到了天道之上。人"未尝有意以为义",又"名其行"而成义。"虚者,之原",合内外而成其道至大,的实现离不开其他德目的扶助,智合一存乎圣。"于体上求得一个真实"与"尽有下工夫处"可以统一。注重一定条件下心不忍而发的可能表达及其社会效果,是他强调"术"的重要缘由。包括倡导复井田和肉刑在内,期待君王通过推恩模式将爱关怀"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在事实层面实现真正意义的"圣人之"。
向世陵
关键词:弘道仁术

相关作者

向世陵
作品数:136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研究主题:理学 儒家 仁爱 仁说 张栻
陈来
作品数:322被引量:1,920H指数:2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儒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儒家 德行
唐文明
作品数:67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儒学 儒教 儒家传统 历史哲学 天地之心
牛磊
作品数:2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慎独 万物一体 工夫论 心学 良知
郭园兰
作品数:27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克己复礼 《论语》 克己 高校毕业生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