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7篇“ 人群出生缺陷“的相关文章
- 安徽省广德市育龄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广德市育龄服务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9—11月整群抽取20~40岁的初婚婚检对象、孕优服务对象、孕妇夫妇、0~6岁儿童父母各100人调查。采用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t检验分析男女得分差异。结果 广德市育龄服务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平均得分18.64分,满分率达46.25%,男性得分较女性得分低(t=-0.280,P=0.008)。单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人群类别、子女数等与知晓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人群类别等与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P<0.05)。结论 广德市育龄服务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受到文化程度、人群类别、孩次等的影响,男性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掌握较女性差,需要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孩、男性和婚检对象等重点人群进行宣传,提高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降低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
- 周慧王伟民吴骏
- 关键词:知晓率影响因素
- 山西省部分地区2014-2018年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形态结构异常表现为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四肢异常等,生理功能和代谢缺陷常常导致先天性智力低下等,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相应的人群出生缺陷的监测结果报道也比较少。现将山西省部分县区2014-2018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也为制定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王海青白云
- 关键词:先天性智力低下出生人口素质病因学研究神经管畸形胎儿发育
- 柳州市柳南区2011-2015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5年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南区5年共登记围产儿34814例,监测到出生缺陷儿861例,人群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47.31/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男性(272.82/万)高于女性(217.39/万),本地户籍(283.24/万)高于外地户籍(220.88/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前五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74.97/万),多指/趾(29.30/万),睾丸鞘膜积液(16.09/万),外耳其他畸形(15.22/万),隐睾(9.77/万)。结论柳州市柳南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一级预防,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基层人员的产前诊断水平,大力实施二级预防,控制出生缺陷儿的出生。
- 农铮张玉关海滨覃海妍刘静曾定元
- 北京市怀柔区2007年-2011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与医院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怀柔区2007年至2013年人群出生缺陷监测与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的异同,以便更好的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柔区2007年至2011年居住在怀柔区人群出生缺陷与医院出生缺陷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11年人群出生缺陷共监测围产儿14 298例,出生缺陷328例,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2.94‰;医院出生缺陷共监测围产儿15 326例,出生缺陷32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0.94‰。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略高于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率。人群出生缺陷与医院出生缺陷顺位前五位基本相同,发生率较相近。产后8天至42天发现的出生缺陷情况比较人群监测检出数少于医院监测检出例数。结论继续做好医院监测和人群监测,发挥各自优势,同时不断完善1岁以内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 周亚玲
- 关键词:人群出生缺陷
- 重庆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对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参检人群提供优生健康教育和服务。方法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2013年6~12月重庆市自愿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人群1 009名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参检人群的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得分,不及格率57.0%,良好率仅21.5%。不同年龄、性别以及职业因素对出生缺陷与孕前优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检人群获得优生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书籍,参检人员希望获得优生知识和指导的途径有宣传册(58.1%),面对面咨询(56.9%),科普讲座(42.9%),电话咨询(29.5%)等方式。结论在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参检人员的预防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教育和指导,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订措施,多渠道普及优生知识。
- 官燮殷雨天刘俊何杨李鹏李琪李波
-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教育
- 2007年~2012年某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的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硚口区人群主要出生缺陷发生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规范我区出生缺陷监测打下坚实基础。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在辖区7家助产医疗机构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结果2007年~2012年共监测胎婴儿25279例,6年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60‰,出生缺陷前3位高发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副耳。结论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早期筛查、诊断,落实出生缺陷监测措施,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刘文进肖露李良军丁霞
- 关键词:人群出生缺陷
- 2010~2012年武汉市江岸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岸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出依据。方法:利用武汉市产科质量监测系统,采用人群监测方法收集出生缺陷资料,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0~2012年3年共调查围产儿19782例,发生出生缺陷人数13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6.87‰,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性73例,女性61例,性别不详2例,男女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126例、农村10例;出生缺陷患病率前3位分别为多指多趾和并指并趾、外耳其他畸形;出生缺陷转归情况活产66.18%、死胎30.88%,7天内死亡2.94%;出生缺陷诊断依据临床65.45%、产前超声33.09%、染色体0.74%、其他0.74%;出生缺陷诊断时间产前为33.82%、产后7天为66.18%;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34.00%、未进行治疗性引产64.71%。结论: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城镇明显高于农村;要进一步提高婚前检查,加强产前健康管理,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宣传。
- 倪泽敏汪静
- 重庆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
- 目的: 了解重庆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对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需求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生育胎次不同之间知晓率差异,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为参检人群提供优...
- 官燮
- 关键词:孕前优生知晓
- 文献传递
- 沈阳市和平区人群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监测,提高出生缺陷防治水平。方法统计各种缺陷的构成情况、发生率及缺陷发生的三间分布。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2/万,略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缺陷发生顺位与全国一致,血管瘤发生率较高;从第一到第四季度缺陷发生率逐渐下降;年龄≥35岁、孕次≥4次是危险因素;部分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缺陷率较高。结论应适当关注春季监测和保健工作,对高龄妇女、多孕产妇和流动人口加大保健力度。
- 高欣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2007-2010年峨眉山市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峨眉山市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情况,提出干预建议。方法对峨眉山市2007-2010年的人群出生缺陷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11 443人,出生缺陷人数153人,出生缺陷发生率13.37%,产前超声诊断14例(9.5%),42 d内死亡20例(13.07%)。出生缺陷患病率前3位分别为小(副)耳、多(并)指(趾)、唇腭裂。结论提高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质量,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宣传。
- 刘爱宇
- 关键词:人群出生缺陷
相关作者
- 杨柳

- 作品数:268被引量:9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孕产妇 儿童 孕产妇死亡 死亡率 新生儿
- 刘冰

- 作品数:22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幼保健所
- 研究主题:人群出生缺陷 流动人口 发生率 妇幼保健网络 保健状况
- 邵杰

- 作品数:60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孕产妇死亡 围产儿 孕产妇 监测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
- 黄东萍

- 作品数:68被引量:207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壮族 影响因素 广西壮族人群 高血压 孕妇
- 徐晓燕

- 作品数:37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性与生殖健康 中老年男性 儿童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