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16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相关文章
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恒温扩增引物探针组、试剂盒及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病原体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恒温扩增引物探针组、试剂盒及方法,所述恒温扩增引物探针组包括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探针;其中,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CATAATTGGAAGAAAT...
蒋析文彭春梅董子维秦慧沈丹霓
一种筛选、鉴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独特重组毒株和流行重组毒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鉴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独特重组毒株和流行重组毒株的方法,其根据HIV‑1易发生断点突变区的扩增片段产生的mosaic图,与已公布的CRFs的mosaic图进行比对,筛选出具有新mosaic图的...
曹凯李鑫曹珊
云南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1}感染/艾滋病患者中{1}1pol区多态性位点的分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1}治疗(HAART)过程中耐药的发生与多态性位点分布规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2112月云南省16个地级行政区成功扩增得到pol区基因序列的HAART失败HIV/AIDS患者,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局部序列排比检索基本工具(BLAST)对序列进行亚鉴定,MEGA 6.0软件进行亚验证。将样本序列提交至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位点比对。分析不同耐药程度、治疗方案和HIV-1患者的多态性位点分布情况。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不同耐药程度患者多态性位点出现频率变化趋势。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作事后两两比较。结果1453例患者扩增获得序列,耐药检测结果为敏感者954例,潜在或低度耐药者224例,中度耐药者189例,高度耐药者86例。随着HIV-1耐药程度的增加,HIV-1蛋白酶区(PR区)I15V、L19I、D60E和反转录酶区(RT区)E36A、T39D、S48T位点出现频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9.86、9.16、13.66、37.64、18.44、40.86,均P<0.01),PR区V77I和RT区K122E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2.19、10.03,均P<0.01)。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和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治疗组患者PR区E35D、M36I、D60E和RT区S48T、K122E、R211K位点的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46、9.32、14.46、26.85、18.92、24.26,均P<0.05)。经两两比较,E35D、M36I、D60E位点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的频率,S48T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组的频率,K122E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组的频率,以及R211K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组的频率分别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流行重组(CRF)08BC、CRF07BC和CRF01AE亚患者中PR区T12S、I15V、L19I、M36I、V77I、L89M和
李健健程鹏刘家法王佳丽杨翠先杨壁珲张米董兴齐
关键词:HIV-1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多态性位点
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核酸测定试剂盒及其操作方法
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核酸测定试剂盒及其操作方法,所述试剂盒包括针对下述保守区的三套引物和探针:Gag区、Pol区和Ltr区;三套引物和探针的具体序列与说明书相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能够覆盖中国国内的主...
占明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耐药基因检测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耐药基因检测法及试剂盒,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耐药基因的引物组,用来扩增POL基因区的PR区(A区)和RT区(B区+C区)...
周素娟
基于随机森林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整合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2022年
目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中的随机森林模,筛选出具有潜在成药性和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整合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为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关键词从ChEMBL、BindingDB数据库检索出与HIV-1整合酶相关的小分子的数据资料,借助MOE软件、Knime软件等工具构建筛选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随机森林模,并对从ChemDiv数据库中筛选出的小分子进行相似度验证,最后使用ADMET lab工具进行成药性分析。结果:从ChEMBL和Binding DB数据库中收集到5459个具有IC_(50)值的小分子,通过随机森林模和相似性搜索筛选出1267个小分子,将其与作为配体的多替拉韦进行分子对接,得到24个最有小分子,再以ADMET lab软件对其进行成药性分析,最终得到5个成药性较好的小分子,其中最优的2个分子各项吸收指标均较佳,且清除率高、毒性较低。结论:通过随机森林模的筛选和后续软件工具的虚拟验证,共得到5个具有较好成药性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
王震霆卢熙奎伍湘平黄凌于慧敏李靖阳肖坚
关键词:分子对接
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HIV‑1 RNA核酸鉴别并且进行定量的检测试剂盒,可广泛应用于HIV{1}引起的艾滋病的窗口期检测、临床诊断、科学研究...
蒋析文夏乔李汉荣杨鸿辉廖丽丽王晶晶唐康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p24抗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 p24抗原是HIV感染者体内最早出现的{1}蛋白之一,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将检测“窗口期”缩短至14 d左右,在HIV感染的早期诊断、抗{1}治疗监测等过程中至关重要。该文对HIV-1 p24抗原基本结构和检测临床意义进行简要描述,重点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基于新纳米材料等对HIV-1 p24抗原的检测新技术研究,旨在了解基于新纳米材料、新化学反应等的生物传感器,以期为新检测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
唐卓芸王中浩魏垠昊李冬冬陶传敏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24抗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的广谱中和抗体的亲和力成熟与特征及其运用
2022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的长期不进展者(LTNP)体内分离到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s),已被证明可以预防HIV-1感染并降低感染者体内的{1}载量,成为了指导HIV-1疫苗设计和被动免疫治疗的突破口。中和抗体的功能除了与靶向表位有关,其亲和力也极大的影响了抗体的活性。HIV-1 bNAbs通过体内的多轮亲和力成熟获得了较高亲和力,从而实现了广谱度和中和活性的增加。高亲和力HIV-1 bNAbs在治疗过程中能更好的协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并且使用剂量更少,毒副作用也相对较低。在亲和力成熟的同时,HIV-1 bNAbs表现出了高水平的体细胞超突变(SHM)、插入缺失、较长的重链第三互补决定区等不寻常的特征。这些特征阻碍了通过有效疫苗诱导HIV-1 bNAbs在体内产生并发育成熟,因此了解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中发生的突变及其要点,有助于理解中和抗体的活性与特征的关系,并为设计有效的HIV-1潜在免疫原提供参考。
万鑫蕊孙明李娅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亲和力疫苗
云南省艾滋病主要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毒株 gag基因的变异特征
2022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4个艾滋病主要流行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HIV-1)毒株gag基因序列的变异特征。方法利用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省昆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抗{1}治疗定点机构进行随访治疗的480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艾滋病患者, 收集其流行病学信息, 采集血浆标本后送至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进行分析,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gag基因, 并进行基因分, 采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 采用VESPA在线分析工具分析特征性氨基酸, 采用Distance程序计算gag, 以及gag蛋白不同区段的基质蛋白p17、衣壳蛋白p24、核衣壳蛋白p7及p6蛋白的基因距离。采用SNAP程序分析同义突变频率与非同义突变频率比值(Ks/Ka值)。多组间统计学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404例患者成功获得gag基因序列, 其中以男性居多(250例, 61.9%), 年龄为40~59岁者占59.7%(241/404), 传播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61.4%, 248/404)。主要流行的HIV-1依次为流行重组(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8C 155例(38.4%), CRF01E 74例(18.3%), 独特重组(unique rebombinant form, URF)52例(12.9%)、CRF07C 39例(9.7%), C亚34例(8.4%), 其他亚28例(6.9%), B亚22例(5.4%)。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 CRF08C亚形成了2个主要传播簇, 2个传播簇间共有8个位点的特征性氨基酸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分别为第79、93、121122、151、363、395和396位点。CRF01E、CRF07C和CRF08C的gag基因距离分别为0.090±0.004、0.088±0.004和0.078±0.0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33, P<0.001)。3种主要亚中, gag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4.003±1.309、4.141±0.860和4.511.2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 P<0.001);p17区段的Ks/Ka值分别为2.590±0.186、2.831±0.496和2.936±0.4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
李健健邱钰婷刘家法王佳丽张米董兴齐
关键词:HIV-1

相关作者

邢辉
作品数:305被引量:1,433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HIV-1 艾滋病病毒 HIV 耐药 抗病毒治疗
梁浩
作品数:349被引量:1,416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HIV-1 艾滋病 HIV 幽门螺杆菌 影响因素
尚红
作品数:332被引量:1,35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疾病进展 HIV HIV-1 HIV/AIDS患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陈琳
作品数:233被引量:1,471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IV-1 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
韩晓旭
作品数:138被引量:4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1 HIV/AIDS患者 HIV 疾病进展 HIV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