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5篇“ 产后腹痛“的相关文章
中医护理产后腹痛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提出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后腹痛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者总结了产后腹痛的中医病因、发病机制和辨证分型,并对悬灸技术、穴位敷贴、中药热熨敷、耳穴贴压、经穴推拿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产后腹痛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产后腹痛的护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张云林小敏蓝毓营
关键词:产后腹痛中医护理技术辨证分型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方治疗产后腹痛用药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治疗产后腹痛古方的组方配伍及用药规律。方法整理收集《中华医方》妇科篇中治疗产后腹痛的方剂,进行筛选,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复杂网络构建等。结果使用的药物类别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清热药、理气药较为集中,使用高频次药物为当归、肉桂、川芎、白芍、桃仁等。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辛、苦为主,归经多属肝、脾、肺、肾经。关联强度较高的二联规则17组,3联规则10组,肉桂-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等为高频药对,川芎-肉桂-当归、延胡索-当归-肉桂、白芍-肉桂-当归等为高频角药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获得8个中药聚类组合,12个公因子,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方剂为生化汤、少腹逐瘀汤、下瘀血汤。结论虚、寒、瘀是产后腹痛的病变特点,血虚不荣、血瘀阻滞是产后腹痛的主要病机。组方以益气补血药、温里散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配伍清热药、理气药、止血药。数据挖掘所得到核心组合和方剂对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陈媛丁园晨陈赟赵凡张卫华
关键词:数据挖掘中医妇科产后腹痛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封包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ib、D-dimer、子宫底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ib、D-dimer降低,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PRI、PPI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底高度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产后腹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朱丽芳方春妹钱林燕周敏沈红丽
关键词:产后腹痛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五子散热庵包联合生化汤对减轻顺产产妇产后腹痛症状及促进其子宫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五子散热庵包联合生化汤对减轻顺产产妇产后腹痛症状及促进其子宫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7月—2024年7月产科住院的120例顺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生化汤治疗)和观察组(60例,五子散热庵包联合生化汤),比较两组宫底高度下降幅度、腹痛程度、舒适度以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的宫底高度下均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12h、24h及48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子散热庵包联合生化汤在顺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顺产后腹痛症状,有效促进促子宫恢复,优势明显,可在未来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实施。
钟文青
关键词:生化汤产后腹痛
督脉熏蒸治疗产后腹痛血寒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产后腹痛血寒证应用督脉熏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遂川县妇幼保健院产后腹痛血寒证患者70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督脉熏蒸组、常规干预组,各35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分级、腹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督脉熏蒸组疼痛分级0级比率高于常规干预组,Ⅰ级、Ⅱ级、Ⅲ级比率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督脉熏蒸组患者的疼痛状况(PPI)、疼痛评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督脉熏蒸组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常规干预组的77.14%(27/35)(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熏蒸治疗产后腹痛血寒证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肖美莲
关键词:产后腹痛中医外治法
自拟中药汤方治疗产后腹痛的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方治疗产后腹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40例产后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汤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恶露排出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产后24h、产后48h、产后72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出血、小腹疼痛、恶露有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1d、产后3d、产后7d恶露排出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方治疗产后腹痛,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值得推广。
刘婷
关键词:产后腹痛恶露
祝佩芹教授从“虚气流滞”理论辨治产后腹痛临床经验
2024年
祝佩芹教授基于“虚气流滞”理论,结合妇女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认为气血亏虚而致瘀血留滞胞宫是产后腹痛的重要病机,以补虚通滞为治疗原则,根据妇人产后体质特点辨证施治,补虚固本同时不忘攻邪通滞。临证用药谨记产后病理特点,重视气血并补,疏导胞宫,自拟加减生化汤和中药热奄包外用方,两方并用,内外同治,直达病灶,标本兼治,临床疗效确切。
石玉婷郭亚净王晓雯祝佩芹
关键词:产后腹痛气虚
《素圃医案》产后腹痛证治特色探析被引量:1
2023年
以新安医家郑重光《素圃医案》中6则产后腹痛验案为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其主要辨治经验与用药特色。郑重光认为妇人产后腹痛的病因病机常责之“瘀”和“寒”,该病多由寒凝、血瘀或者瘀久化热引起;临证精审,重视脉诊,常常脉症合参以辨证论治;治疗上灵活运用活血、祛瘀、排脓、温阳、散寒之法;善用附子、干姜、肉桂温热之品以补气温阳、用阳化阴;并指出白术有闭气、助脓之弊,治疗妇人产后恶露未尽、腹痛未止时应当慎用白术。
吴杨璐王玲王鹏
关键词:产后腹痛寒凝温阳散寒
腕踝针联合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腹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生化汤加味对产后腹痛患者腹痛程度、子宫复旧、恶露情况及血清β-内啡肽(serumβ-Endorphin,β-EP)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产后腹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
霍艳
关键词:产后腹痛镇痛腕踝针针药联合
中药督脉熏蒸治疗产后腹痛的效果及对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产后腹痛属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治疗,但若腹痛加剧,难以忍受,影响产妇康复时应予治疗[1]。中医学认为产后腹痛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益气补血为主,用以缓解临床症状[2]。中药督脉熏蒸疗法是利用中草药煎煮产生药气熏蒸,借热力和药力刺激督脉,使毛孔扩大,将人体内寒湿等病邪从毛孔透出体外,被广泛用于腰痛、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在产后腹痛中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督脉熏蒸治疗产后腹痛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
金静蔡玉娟袁海艳任玮
关键词:产后腹痛恶露持续时间

相关作者

张小妹
作品数:30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研究主题:复发性流产 护理 中药熏蒸 熏蒸治疗 行气止痛
覃菁
作品数:26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不孕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肝郁证 动物模型
温伟
作品数:251被引量:183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马属动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 配合西药治疗 赛马 雏鹅
魏绍斌
作品数:362被引量:1,749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名医经验 妇科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赵芳成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马属动物 产后腹痛 辨证 血瘀 黄牛